一种软质药柱芯模带药复合壳体实时缠绕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58819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3: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软质药柱芯模带药复合壳体实时缠绕成型装置,该装置包括复合壳体缠绕成型三维检测单元,获取实际复合壳体外型面尺寸,将实际复合壳体外型面尺寸与当前纤维层理论模型尺寸比对,得到复合壳体的变形量与变形位置;反馈成型控制单元,将变形量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将复合壳体沿Z轴方向进行分区,如果变形量大于等于阈值对应的变形位置,将此轴向位置左右加固定数量的纱宽尺寸形成一个轴向范围,壳体沿着此轴向范围的区域列入需要调整区域,将剩余的区域列入不需要调整区域;在需要调整区域变形位置调整下一层缠绕工艺参数以修改下一缠绕层的厚度来补偿变形量;根据调整后下一层缠绕工艺参数输出机床运动参数控制下一缠绕层的缠绕过程。控制下一缠绕层的缠绕过程。控制下一缠绕层的缠绕过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质药柱芯模带药复合壳体实时缠绕成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固体火箭发动机领域,提供了一种软质药柱芯模带药复合壳体实时缠绕成型装置,具体涉及软质药柱芯模、发动机壳体及喷管的一体化成型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传统发动机复合壳体及喷管成型技术采用金属或其他材料硬质芯模缠绕制备复合壳体,拆下芯模后,参考金属壳体的制造工序,然后再安装衬层、绝热层、药柱、外挂件等,但其中存在生产工艺复杂,不便于自动化生产改造;出于简化工艺便于自动化生产的需求,提出一种以粘弹性药柱为芯模进行壳体的一体化缠绕成型方法,但此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0003]1)带药复合壳体的芯模(药柱)的刚性相比常规金属芯模的刚性较弱,在带张力缠绕的过程中,由于芯模变形会使缠绕的纤维层存在变形使缠绕件的截面发生变化,从而会引起成型后复合壳体的尺寸发生变化,显著影响产品尺寸和质量;
[0004]2)对于发动机外壳体结构的一体化成型过程,如壳体封头段与喷管的连接部分存在变截面结构,由于该结构为非圆柱面复杂结构,需要结合外型面尺寸逐层改变缠绕参数,可通过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质药柱芯模带药复合壳体实时缠绕成型装置,所述复合壳体包括一体缠绕成型的前封头、筒段和后封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复合壳体缠绕成型三维检测单元、反馈成型控制单元:其中:复合壳体缠绕成型三维检测单元,用于在复合壳体缠绕成型过程中完成单纤维层或一定纤维层数缠绕工作后,获取实际复合壳体外型面尺寸,所述外型面尺寸包括复合壳体的外径,以理论模型复合壳体任意一侧端面为XOY平面,其与复合壳体中心轴线交点作为坐标原点O,复合壳体中心轴线为Z轴,建立参考坐标系,在参考坐标系下,将实际复合壳体外型面尺寸与当前纤维层理论模型尺寸比对,得到复合壳体的变形量与变形位置;反馈成型控制单元,将变形量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将复合壳体沿Z轴方向进行分区,如果变形量大于等于阈值对应的变形位置,将此轴向位置左右加固定数量的纱宽尺寸形成一个轴向范围,壳体沿着此轴向范围的区域列入需要调整区域,将剩余的区域列入不需要调整区域;依据外径偏小增加厚度、外径偏大减小厚度的原则,在需要调整区域变形位置调整下一层缠绕工艺参数以修改下一缠绕层的厚度来补偿变形量;在不需要调整区域的变形位置保持下一层缠绕设计参数不变;根据调整后下一层缠绕工艺参数自动输出机床运动参数控制下一缠绕层的缠绕过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质药柱芯模带药复合壳体实时缠绕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工艺参数包括缠绕张力、纱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质药柱芯模带药复合壳体实时缠绕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固定间隔将变形量分为多个梯度,每个固定间隔对应固定的缠绕张力或者固定纱宽,根据变形量为几个固定间隔对应增加或者减少固定的缠绕张力或者固定纱宽;其中,增加厚度时,减小纱宽、减小张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占冬至林天一郑庆杨明江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新力动力设备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