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AdaLAM算法的视觉SLAM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05876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3: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AdaLAM算法的视觉SLAM方法,包括步骤A:通过相机采集视频或图像;步骤B:计算机对图像进行读取,并对图像的大小和分辨率预处理以满足后期的图像处理;步骤C:利用AdaLAM算法对图像中的特征进行提取并进行匹配;步骤D:利用PnP算法对相机运动位姿进行求解;步骤E:将计算结果交给g2o进行非线性优化;步骤F:根据优化结果建立环境稀疏地图;步骤G:回环检测贯穿于整个过程中。本发明专利技术将改进后的AdaLAM算法与视觉SLAM相结合,将其用于前端的特征提取和匹配,该算法能够作为一种快速而又准确的外点过滤器,有效提高系统在纹理稀疏、光照变化、物体移动等场景跟踪定位的实时性、准确性与鲁棒性。准确性与鲁棒性。准确性与鲁棒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AdaLAM算法的视觉SLAM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视觉和移动机器人定位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AdaLAM算法的视觉SLAM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机器人如何在无法借助其他定位系统(如全球定位系统)的情况下,对未知环境进行探测与地图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例如灾难现场、深空探测、甚至水下或战场环境等。视觉同时定位与建图(Visual 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VSLAM)技术为此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也成为了自主机器人的研究热点问题之一。
[0003]VSLAM问题可以描述为:机器人在没有先验信息的条件下,以初始状态为位姿坐标起点,通过搭载的视觉传感器对外部环境进行探测,并结合自身初始位姿的估计值进行后续运动状态的计算,最后根据任务要求建立相应的全局环境地图。
[0004]然而基于特征点的传统VSLAM算法在特征提取与匹配环节存在准确度低、鲁棒性低且时延高等问题,经常出现误提取、误匹配,使得VSLAM技术不能完成精准定位,特别是在一些纹理稀疏、物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AdaLAM算法的视觉SLAM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通过相机采集视频或图像;步骤B:计算机对图像进行读取,并对图像的大小和分辨率预处理以满足后期的图像处理;步骤C:利用AdaLAM算法对图像中的特征进行提取并进行匹配;步骤D:利用PnP算法对相机运动位姿进行求解;步骤E:将计算结果交给g2o进行非线性优化;步骤F:根据优化结果建立环境稀疏地图;步骤G:回环检测贯穿于整个过程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AdaLAM算法的视觉SLAM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通过单目RGB相机进行采集信号,若采集的是视频素材,则将其分解为图像帧的形式来处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AdaLAM算法的视觉SLAM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先将RGB图像转换为灰度图像,再将图像分辨率调整为640
×
48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AdaLAM算法的视觉SLAM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利用AdaLAM算法对图像特征点进行提取和匹配的具体方法为:步骤C1:根据最近邻算法从相邻两帧图像之间找到所有初始匹配点集M;步骤C2:在初始匹配集M中挑选有限数量的置信度高且分布较好的匹配点作为种子点集步骤C3:分别以这些种子点为圆心设定圆形区域,在第i个邻域内寻找可以支持第i号种子点匹配的初始匹配点集集合N
i
中的匹配对必须满足以下约束关系:其中,任意匹配对(p1,p2)=((x1,d1,σ1,α1),(x2,d2,σ2,α2))∈M,x为点坐标,d为特征描述子,σ为尺度因子,α为缩放因子,α=α2‑
α1为旋转变换角度,为尺度变换比例,为第i号种子点;步骤C4:基于局部仿射变换假设,使用RANSAC算法对最小点集采样,并迭代j次去拟合由第i号种子点S
i
得到的仿射矩阵然后滤除匹配集N
i
中置信度低的匹配对,匹配点对产生的残差为:并将残差集合R内的r
k
映射为置信度c
k

其中,正样本计数P=|l:r
i
≤r
k
|为假定匹配点k是最差内点的内点数量,H
o
为具有均匀分布的外点对应关系的假设,为P在该假设下的期望,R2为在第二幅图像中的采样半径;当置信度大于设定阈值,表示该模型对该匹配关系拟合的较好,视该匹配被视为内点,否则为外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AdaLAM算法的视觉SLAM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子点选取的具体方法为:将检比法得到的最优次优比作为匹配点的匹配置信度,选择那些在半径内匹配置信度最大的点作为种子点,由于每个匹配点都是独立的,此时采用GPU对该过程进行并行加速。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AdaLAM算法的视觉SLAM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RAN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云马向华叶银忠陈浩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