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电用耐高温绝缘硅脂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057600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家电用耐高温绝缘硅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将聚二甲基硅油、导热耐温粉体在行星搅拌机下混合搅拌,分批多次投料后低速搅拌,充分混合后再高速搅拌,再抽真空搅拌后得出均一混合膏状物。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使用性能方便,物理性能好,性能优异等优点。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家电用耐高温绝缘硅脂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硅脂
,特别涉及一种耐高温绝缘硅脂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家庭电器内部电子产品瞬间发热最高可达300℃,其使用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量,影响其可靠性和使用寿命,为了更好地承受高温,需要特意设计一种可以专门适合家电用的耐高温绝缘硅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种耐高温,高导热绝缘性能好的家电用耐高温绝缘硅脂的制备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解决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0005]一种家电用耐高温绝缘硅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将聚二甲基硅油、导热耐温粉体在行星搅拌机下混合搅拌,分批多次投料后低速搅拌,充分混合后再高速搅拌,再抽真空搅拌后得出均一混合膏状物。
[0006]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聚二甲基硅油、导热耐温粉体是在常温下搅拌,转速400

600r/min,充分搅拌1.5

2.5小时,再抽真空搅拌1.5

2.5小时得出均一混合膏状物。
[0007]进一步地,采用的配方,按重量百分比包括:导热耐温粉体75

95%,聚二甲基硅油:5

25%。
[0008]进一步地,聚二甲基硅油采用D4(通用名称:八甲基环四硅氧烷)作为原料,聚二甲基硅氧烷合成前,将合成原料的水含量降低至在10~20ppm;聚合反应后,逐渐升温至200~250℃,脱低VOC含量0.1

0.5%;采用循环加热系统和罗茨泵串联使用,或者提高机组的极限真空度,能快速加热并保持优异真空状态,从而确保泵的极限真空度达到要求;
[0009]然后改造循环加热系统,从而扩大加热面积,让D4处于流动式吸热,使加热时间大大缩短,加热温度从常温升值到脱水温度,使得聚二甲基硅油纯度高,通过上述工艺制得粘度50cs

100000cs的聚二甲基硅油。
[0010]进一步地,所述聚合的原料采用纯料D4,所述导热耐温粉体材料为用氧化镁、氧化铝、氧化锌、氢氧化铝、氢氧化镁、碳酸钙、硼酸锌、二氧化硅、氮化硼、氮化硅、二茂铁类稀土配合物、稀土中的两种或多种的粗细粒径进行复配;其中导热粉体材料的形状为球状或者类球状或非晶体状,填充物的粒径在0.5um

25um,上述不能导电,导电类金属粉体均不采用;耐温材料为二茂铁类稀土配合物、稀土其中一种或者两种。
[0011]由于耐温可高达300℃,目前绝大部分专利采用硅烷偶联处理剂在此温度下均会出现分解或者失效,导致粉体团聚,干涸,失去其应有的功能性作用。所以对导热粉体材料仅能进行粗细粒径搭配,填充物的粒径配比为:0.5

2um 15%、2

10um 60%、10

18um 20%、18

25um 5%,提高单位堆积密度,只进行粉体表面羟基去除提高导热耐温粉体亲油
性。
[0012]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技术解决方案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13]本专利技术采用在提高现有耐高温绝缘硅脂性能基础上,其使用特种工艺合成的聚甲基硅氧烷及特种混炼工艺制得导热硅脂:导热率可在1

4W,特别导热率2.5

4W是现有的聚二甲基硅油导热硅脂所不具备的性能同时使用性能方便,物理性能好,且制备方法简单,容易实现规模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方案作详细的描述。
[0015]实施例1
[0016]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家电用耐高温绝缘硅脂的制备方法,它包括将聚二甲基硅油、导热耐温粉体在行星搅拌机在常温下混合搅拌,转速500r/min,充分搅拌2小时,再抽真空搅拌2小时得出均一混合膏状物。
[0017]在制备过程中,采用的配方,按重量百分比包括:导热粉体75%,耐温材料0%,聚二甲基硅油25%,导热系数1.0W,280

300℃,2h后开始出现团聚固化、干涸、粉化情况。
[0018]若采用的配方,按重量百分比包括:导热粉体65

75%,耐温材料0

10%,聚二甲基硅油20

25%,导热系数1.0W,280

300℃,随着耐温材料变量增加,出现团聚固化、干涸、粉化情况逐渐改善,保持状态时间越来越长。
[0019]其中,所述的聚二甲基硅油合成工艺:聚二甲基硅油采用D4作为原料,聚二甲基硅氧烷合成前,为了保证原料D4中的水含量,合成原料的水含量低至10~20ppm;聚合反应后,在逐渐升温至200~250℃脱低VOC含量0.1

0.5%。为了确保泵的极限真空度,采用罗茨泵串联使用,这样提高前级泵的真空度,还可以提高机组的极限真空度,从而达到要求。聚合的原料采用纯料D4,改造循环加热系统,从而扩大加热面积,让D4处于流动式吸热,使加热时间大大缩短,几分钟内加热温度从常温升值脱水温度。这样的聚二甲基硅油纯度高,VOC几乎没有。通过上述制得粘度从50cs

100000cs的聚二甲基硅油。
[0020]所述导热耐温粉体材料为用氧化镁、氧化铝、氧化锌、氢氧化铝、氢氧化镁、碳酸钙、硼酸锌、二氧化硅、氮化硼、氮化硅、二茂铁类稀土配合物、稀土中的两种或多种的粗细粒径进行复配;其中导热粉体材料的形状为球状或者类球状或非晶体状,填充物的粒径在0.5um

25um,上述不能导电,导电类金属粉体均不采用;耐温材料为二茂铁类稀土配合物、稀土其中一种或者两种。
[0021]本实施例中,导热耐温粉体材料选用上述材料复配,导热耐温粉体材料的形状为球状或者类球状或非晶体状,填充物的粒径在2

18um。由于工作温度约280

300℃,对于一般的硅烷偶联剂来说都是温度太高导致分解,只能对导热耐温粉体材料进行粗细搭配和羟基处理,从而达到同等条件下施工性能最优。首先对上述导热耐温粉体材料中的两种或者多种进行复合调配,空间搭配得当,填补粉体表面的间隙,令导热耐温粉体材料单位面积出现尽量大的堆积密度,另一方面优选导热耐温粉体材料同等条件下吸油值更低的选项。本实施例中,对导热耐温粉体材料进行粗细粒径搭配,填充物的粒径配比为:0.5

2um 15%、2

10um 60%、10

18um 20%、18

25um 5%,提高单位堆积密度,只进行羟基处理提高导热耐温粉体亲油性。
[0022]实验证明280

300℃可以烘超300小时均没有出现团聚固化、粉化情况。保持原有硅脂状态,仅仅因高温长时间的内聚导致导热硅脂有不明显的增稠。
[0023]实施例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家电用耐高温绝缘硅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将聚二甲基硅油、导热耐温粉体在行星搅拌机下混合搅拌,分批多次投料后低速搅拌,充分混合后再高速搅拌,再抽真空搅拌后得出均一混合膏状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电用耐高温绝缘硅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二甲基硅油、导热耐温粉体是在常温下搅拌,转速400

600r/min,充分搅拌1.5

2.5小时,再抽真空搅拌1.5

2.5小时得出均一混合膏状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电用耐高温绝缘硅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的配方,按重量百分比包括:导热粉体60

80%,耐温粉体5

15%,聚二甲基硅油:5

2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电用耐高温绝缘硅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聚二甲基硅油采用D4作为原料,聚二甲基硅氧烷合成前,将合成原料的水含量降低至在10~20ppm;聚合反应后,逐渐升温至200~250℃,脱低VOC含量0.1

0.5%;采用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应旭薛瑜军田丕华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华联有机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