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标签剥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05617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3: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标签剥离方法,还具体涉及到一种标签剥离装置,包括用于卷绕标签带的卷圈机构、用于控制标签带的升降机构、用于识破瑕疵标签的图像检测机构、用于合格标签的剥离机构,升降机构、图像检测机构和剥离机构依次排列位于卷圈机构之间,光电检测探头与气缸和液压缸之间与PLC连接,光电检测探头检测到瑕疵标签,发送信号至PLC,控制上传动辊和下传动辊上至与导向辊水平位置,液压缸驱动剥离片下降脱离标签带,光电检测探头未检测到瑕疵标签,发送信号至PLC,控制上传动辊和下传动辊下降,液压缸驱动剥离片上升与标签带紧密连接完成合格标签的剥离。成合格标签的剥离。成合格标签的剥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标签剥离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标签剥离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标签剥离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镍氢电池是一种性能良好的蓄电池,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具有良好的使用前景。镍氢电池分为高压镍氢电池和低压镍氢电池。镍氢电池作为氢能源应用的一个重要方向越来越被人们注意。目前国内研制开发的镍氢电池原材料加工技术也日趋成熟。镍氢电池可以和锌锰电池、镉镍电池互换使用,今后圆形电池主要朝着产品规格的多样性和商业化方面发展,而方形电池的发展重点是作为动力车的动力源。
[0003]镍氢电池属于高端新能源电池,所以对镍氢电池贴标工艺要求相对较高,不允许将有瑕疵或者有污染损的标签贴到镍氢电池上,所以需要在贴标前将有瑕疵的标签剔除。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标签剥离方法,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标签剥离方法,其制作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标签带安装:标签带依次安装在卷圈机构上;
[0008]S2、标签检查:检查卷圈机构标签带上的标签是否朝向,不朝下则重新安装;
[0009]S3、标签剥离:卷圈机构工作,图像检测机构检测到合格标签,则剥离机构与标签带接触,剥离标签,检测到瑕疵标签,则剥离机构与标签带脱离,瑕疵标签被卷圈机构卷绕;
[0010]采用上述步骤S1

S3的标签剥离方法在剥离合格标签的过程中还具体涉及到一种标签剥离装置,包括用于卷绕标签带的卷圈机构、用于控制标签带的升降机构、用于识破瑕疵标签的图像检测机构、用于合格标签的剥离机构,升降机构、图像检测机构和剥离机构依次排列位于卷圈机构之间;其中:
[0011]所述卷圈机构包括放料卷盘、收料卷盘和支撑架,放料卷盘和收料卷盘分别安装在支撑架上,放料卷盘和收料卷盘上缠绕同一根标签带,且标签带的底面黏贴标签,收料卷盘受外接的动力电机驱动,带动放料卷盘旋转放料。
[0012]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两组的侧板、气缸和升降台,侧板对称分布,并在侧板的中心处加工有条形槽,升降台固定在侧板的外部,并且升降台覆盖条形槽,升降台的两侧内壁上对称开设滑槽,气缸固定在升降台的底壁上;
[0013]一组升降台内安装有传动机构,另一组的升降台内安装支撑机构,传动机构包括上传动辊、下传动辊、套筒以及支柱,上传动辊和下传动辊的两端分别穿过条形槽延伸至升降台内,套筒套在上传动辊和下传动辊的端口上,并且套筒两侧固定的插杆插入滑槽内,并且同一侧的套筒之间通过支柱固定,位于下端的套筒与气缸的伸缩杆连接,上传动辊和下传动辊在气缸驱动下降,增大标签带与剥离机构之间连接的紧密度;
[0014]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上支撑辊和下支撑辊,上支撑辊和下支撑辊也穿过条形槽固定在升降台上。
[0015]优选的,所述图像检测机构包括横架和光电检测探头,横架横跨两组的侧板,横架分布在标签带的下端,并且光电检测探头分别设置在下位置的横架上,并且光电检测探头均朝向标签带,光电检测探头检测标签带的底面,识别瑕疵标签。
[0016]优选的,所述剥离机构包括安装板、第一台阶面、第二台阶面、第三台阶面、液压缸、导向辊、剥离片,第一台阶面、第二台阶面、第三台阶面依次固定在安装板一侧,导向辊设在安装板的另一侧,第三台阶面上通过转销与液压缸的底端活动连接,液压缸的活塞杆与剥离片的底端活动连接,剥离片的侧边与第二台阶面通过转销活动连接,剥离片的顶端刃口与标签带的表面接触连接,剥离片旋转至竖直位置抵在第一台阶面上,并且合格标签经过剥离片被剥离。
[0017]优选的,所述放料卷盘和收料卷盘上的标签带一次穿过同侧的上支撑辊和下支撑辊、同侧的上传动辊和下传动辊以及贴合在剥离片和导向辊。
[0018]优选的,所述光电检测探头与气缸和液压缸之间与PLC连接,光电检测探头检测到瑕疵标签,发送信号至PLC,控制上传动辊和下传动辊上升至与导向辊水平位置,液压缸驱动剥离片下降脱离标签带。
[0019]优选的,所述收料卷盘外接的动力电机上安装转速传感器,实时检测转速检测上传动辊和下传动辊转动时的线速度V。
[0020]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者有益效果:
[0021]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标签剥离方法,具体涉及到一种标签剥离装置,标签剥离装置,同一侧的套筒之间通过支柱固定,支柱将同一侧的套筒固定在一起,位于下端的套筒与气缸的伸缩杆连接,上传动辊和下传动辊在气缸驱动下降,增大标签带与剥离机构之间连接的紧密度。
[0022]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标签剥离方法,具体涉及到一种标签剥离装置,光电检测探头均朝向标签带,光电检测探头检测标签带的底面,识别瑕疵标签,光电检测探头实时传递检测的图像信息至PLC,通过与合格标签比对,判断当下检测的标签是否合格。
[0023]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标签剥离方法,具体涉及到一种标签剥离装置,光电检测探头与气缸和液压缸之间与PLC连接,光电检测探头检测到瑕疵标签,发送信号至PLC,控制上传动辊和下传动辊上至与导向辊水平位置,液压缸驱动剥离片下降脱离标签带,光电检测探头未检测到瑕疵标签,发送信号至PLC,控制上传动辊和下传动辊下降,液压缸驱动剥离片上升与标签带紧密连接完成合格标签的剥离。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5]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标签剥离方法的流程图;
[0026]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标签剥离装置的整体立体示意图;
[0027]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标签剥离装置的升降机构立体示意图;
[0028]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标签剥离装置的升降机构立体爆炸示意图;
[0029]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标签剥离装置的升降机构内部示意图;
[0030]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标签剥离装置的升降机构内部侧面示意图;
[0031]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标签剥离装置的合格标签剥离状态图;
[0032]图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标签剥离装置的瑕疵标签收卷状态图。
[0033]图中:
[0034]1、卷圈机构;11、放料卷盘;12、收料卷盘;13、支撑架;2、升降机构;21、侧板;211、条形槽;22、气缸;23、升降台;231、滑槽;24、传动机构;241、上传动辊;242、下传动辊;243、套筒;2431、插杆;244、支柱;25、传动机构;251、上支撑辊;252、下支撑辊;3、图像检测机构;31、横架;32、光电检测探头;4、剥离机构;41、安装板;42、第一台阶面;43、第二台阶面;44、第三台阶面;45、液压缸;46、导向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标签剥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作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标签带安装:标签带依次安装在卷圈机构(1)上;S2、标签检查:检查卷圈机构(1)标签带上的标签是否朝向,不朝下则重新安装;S3、标签剥离:卷圈机构(1)工作,图像检测机构(3)检测到合格标签,则剥离机构(4)与标签带接触,剥离标签,检测到瑕疵标签,则剥离机构(4)与标签带脱离,瑕疵标签被卷圈机构(1)卷绕;采用上述步骤S1

S3的标签剥离方法在剥离合格标签的过程中还具体涉及到一种标签剥离装置,包括用于卷绕标签带的卷圈机构(1)、用于控制标签带的升降机构(2)、用于识破瑕疵标签的图像检测机构(3)、用于合格标签的剥离机构(4),升降机构(2)、图像检测机构(3)和剥离机构(4)依次排列位于卷圈机构(1)之间;其中:所述卷圈机构(1)包括放料卷盘(11)、收料卷盘(12)和支撑架(13),放料卷盘(11)和收料卷盘(12)分别安装在支撑架(13)上,放料卷盘(11)和收料卷盘(12)上缠绕同一根标签带,且标签带的底面黏贴标签,收料卷盘(12)受外接的动力电机驱动,带动放料卷盘(11)旋转放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标签剥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2)包括两组的侧板(21)、气缸(22)和升降台(23),侧板(21)对称分布,并在侧板(21)的中心处加工有条形槽(211),升降台(23)固定在侧板(21)的外部,并且升降台(23)覆盖条形槽(211),升降台(23)的两侧内壁上对称开设滑槽(231),气缸(22)固定在升降台(23)的底壁上;一组升降台(23)内安装有传动机构(24),另一组的升降台(23)内安装支撑机构(25),传动机构(24)包括上传动辊(241)、下传动辊(242)、套筒(243)以及支柱(244),上传动辊(241)和下传动辊(242)的两端分别穿过条形槽(211)延伸至升降台(23)内,套筒(243)套在上传动辊(241)和下传动辊(242)的端口上,并且套筒(243)两侧固定的插杆(2431)插入滑槽(231)内,并且同一侧的套筒(243)之间通过支柱(244)固定,位于下端的套筒(243)与气缸(22)的伸缩杆连接,上传动辊(241)和下传动辊(242)在气缸(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美
申请(专利权)人:泸州韶光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