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甜叶菊提纯用絮凝剂,其原料包括:改性多孔二氧化硅微球、壳聚糖季铵盐、聚合硫酸铁;其中,在改性多孔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过程中,将氢氧化钙和氨水溶液混匀,然后滴加到正硅酸乙酯的乙醇溶液中,搅拌反应,过滤,洗涤得到中间颗粒,煅烧得到改性多孔二氧化硅微球。本发明专利技术选用改性多孔二氧化硅微球、壳聚糖季铵盐、聚合硫酸铁以适宜比例相互配合,具有良好的絮凝效果,且对甜菊糖的吸附小,收率高,并且缩短絮凝时间。并且缩短絮凝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甜叶菊提纯用絮凝剂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甜叶菊提纯
,尤其涉及一种甜叶菊提纯用絮凝剂。
技术介绍
[0002]甜菊糖是甜叶菊干叶中的主要成分,其含量约占干叶重的10
‑
20%,从叶片中提取的甜菊糖经分析检测含有8
‑
9中成分,其中的两种主要成分为甜菊苷、莱鲍迪苷A。甜菊糖主要用作甜味剂使用。
[0003]目前工业上常通过水浸提法来提取甜菊糖,但是甜叶菊中除了甜菊糖以外,还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脂肪、纤维素、灰分和无氮浸出物等物质;通常需要对浸提液进行絮凝处理,虽然絮凝方便、实用,但是目前使用的絮凝剂在絮凝杂质的同时还存在吸附甜菊糖、絮凝速度较慢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甜叶菊提纯用絮凝剂,本专利技术选用改性多孔二氧化硅微球、壳聚糖季铵盐、聚合硫酸铁以适宜比例相互配合,具有良好的絮凝效果,且对甜菊糖的吸附小,收率高,并且缩短絮凝时间。
[0005]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甜叶菊提纯用絮凝剂,其原料包括:改性多孔二氧化硅微球、壳聚糖季铵盐、聚合硫酸铁;
[0006]其中,在改性多孔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过程中,将氢氧化钙和氨水溶液混匀,然后滴加到正硅酸乙酯的乙醇溶液中,搅拌反应,过滤,洗涤得到中间颗粒,煅烧得到改性多孔二氧化硅微球。
[0007]优选地,在改性多孔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过程中,氢氧化钙、NH3·
H2O、正硅酸乙酯的摩尔比为0.4
‑
0.5:1
‑
1.2:1。
[0008]优选地,在改性多孔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过程中,氨水溶液的质量分数为4
‑
6wt%。
[0009]优选地,在改性多孔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过程中,正硅酸乙酯、乙醇的摩尔体积比为1mol:2
‑
4L。
[0010]优选地,在改性多孔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过程中,滴加速度为0.05
‑
0.1ml/s。
[0011]优选地,在改性多孔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过程中,于室温搅拌反应5
‑
6h。
[0012]优选地,在改性多孔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过程中,滴加过程中,以1000
‑
1500r/min的速度搅拌正硅酸乙酯的乙醇溶液;滴加完毕后,以400
‑
450r/min的速度搅拌反应。
[0013]优选地,在改性多孔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过程中,煅烧温度为400
‑
450℃,时间为2
‑
4h。
[0014]优选地,在改性多孔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过程中,氢氧化钙的粒径为8000
‑
10000目。
[0015]优选地,改性多孔二氧化硅微球、壳聚糖季铵盐和聚合硫酸铁的重量比为1.5
‑
2:
2.5
‑
4.5:2
‑
3。
[0016]优选地,壳聚糖季铵盐为3
‑
氯
‑2‑
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接枝改性壳聚糖。
[0017]上述壳聚糖季铵盐可以从市场购得,也可以按照本领域常规方法制得。
[0018]上述水均去离子水。
[0019]有益效果:
[0020]本专利技术选用改性多孔二氧化硅微球、壳聚糖季铵盐、聚合硫酸铁以适宜比例相互配合,具有良好的絮凝效果,且对甜菊糖的吸附小,收率高,并且缩短絮凝时间;壳聚糖季铵盐、聚合硫酸铁相互配合通过粘结架桥、网捕等作用,与甜叶菊浸提液中的非糖苷有机、无机杂质快速连接形成絮凝体;改性多孔二氧化硅微球中包覆有氢氧化钙,二者相互配合在提高二氧化硅的吸附性能的同时具有良好的选择性能,在除杂的同时不吸附甜菊糖,并且还能吸附色素,达到脱色作用;另外改性多孔二氧化硅微球还可以吸附壳聚糖季铵盐、聚合硫酸铁与杂质形成的絮凝体,促进沉降,进一步缩短絮凝时间;本专利技术通过调节具体的制备方法使得改性多孔二氧化硅微球具有均匀的粒径和多孔结构,进一步提高其吸附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0022]实施例1
[0023]一种甜叶菊提纯用絮凝剂,其原料包括:改性多孔二氧化硅微球、壳聚糖季铵盐、聚合硫酸铁;改性多孔二氧化硅微球、壳聚糖季铵盐和聚合硫酸铁的重量比为1.5:4.5:2;
[0024]其中,在改性多孔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过程中,将粒径为10000目的氢氧化钙0.2964g(即0.004mol)加入装有质量分数为6wt%的氨水溶液5.8ml(即NH3·
H2O 0.01mol)的烧杯中,搅拌混匀,然后以0.1ml/s的速度滴加到持续搅拌(转速为1000r/min)的正硅酸乙酯2.083g(即0.01mol)的乙醇40ml溶液中,滴加完毕后,以400r/min的速度室温搅拌6h,过滤,用乙醇和水依次洗涤3次得到中间颗粒,然后于400℃煅烧4h得到改性多孔二氧化硅微球;
[0025]在壳聚糖季铵盐的制备过程中,将5g壳聚糖加入三口烧瓶中,加入质量分数为40wt%的氢氧化钠水溶液10ml和80ml异丙醇,于50℃恒温搅拌4h,然后加入质量分数为10wt%的3
‑
氯
‑2‑
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水溶液2ml,升温至70℃恒温反应7h,用质量分数为10wt%盐酸水溶液调节pH至中性,抽滤,用乙醇洗涤滤饼,于60℃真空干燥即得壳聚糖季铵盐。
[0026]实施例2
[0027]一种甜叶菊提纯用絮凝剂,其原料包括:改性多孔二氧化硅微球、壳聚糖季铵盐、聚合硫酸铁;改性多孔二氧化硅微球、壳聚糖季铵盐和聚合硫酸铁的重量比为2:2.5:3;
[0028]其中,在改性多孔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过程中,将粒径为8000目的氢氧化钙0.37g(即0.005mol)加入装有质量分数为4wt%的氨水溶液10.5ml(即NH3·
H2O0.012mol)的烧杯中,搅拌混匀,然后以0.05ml/s的速度滴加到持续搅拌(转速为1500r/min)的正硅酸乙酯2.083g(即0.01mol)的乙醇20ml溶液中,滴加完毕后,以450r/min的速度室温搅拌5h,过滤,用乙醇和水依次洗涤3次得到中间颗粒,然后于450℃煅烧2h得到改性多孔二氧化硅微球;
[0029]壳聚糖季铵盐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0030]实施例3
[0031]一种甜叶菊提纯用絮凝剂,其原料包括:改性多孔二氧化硅微球、壳聚糖季铵盐、聚合硫酸铁;改性多孔二氧化硅微球、壳聚糖季铵盐和聚合硫酸铁的重量比为1.7:3:2.5;
[0032]其中,在改性多孔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过程中,将粒径为10000目的氢氧化钙0.3334g(即0.0045mol)加入装有质量分数为5wt%的氨水溶液7.7ml(即NH3·
H2O 0.011mol)的烧杯中,搅拌混匀,然后以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甜叶菊提纯用絮凝剂,其特征在于,其原料包括:改性多孔二氧化硅微球、壳聚糖季铵盐、聚合硫酸铁;其中,在改性多孔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过程中,将氢氧化钙和氨水溶液混匀,然后滴加到正硅酸乙酯的乙醇溶液中,搅拌反应,过滤,洗涤得到中间颗粒,煅烧得到改性多孔二氧化硅微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甜叶菊提纯用絮凝剂,其特征在于,在改性多孔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过程中,氢氧化钙、NH3·
H2O、正硅酸乙酯的摩尔比为0.4
‑
0.5:1
‑
1.2: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甜叶菊提纯用絮凝剂,其特征在于,在改性多孔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过程中,氨水溶液的质量分数为4
‑
6wt%。4.根据权利要求1
‑
3任一项所述甜叶菊提纯用絮凝剂,其特征在于,在改性多孔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过程中,正硅酸乙酯、乙醇的摩尔体积比为1mol:2
‑
4L。5.根据权利要求1
‑
4任一项所述甜叶菊提纯用絮凝剂,其特征在于,在改性多孔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过程中,滴加速度为0.05
‑
0.1ml/s。6.根据权利要求1
‑
5任一项所述甜叶菊提纯用絮凝剂,其特征在于,在改性多孔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过程中,于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大钊,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鸿昌糖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