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浸没式数据中心机柜冷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设备的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浸没式数据中心机柜冷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芯片散热是服务器中最重要的部分,服务器安全可靠的稳定运行是数据中心的必须要求,一般芯片的最佳工作温度为60
‑
70℃,近年来,电子技术迅速发展,电子器件运行速度的加快以及集成电路不断的小型化,使电子器件热流密度不断增加。据统计,目前有芯片的热流密度已超过100W/cm2,且为不断增大的趋势。根据2018全球电力报告及2020年2月发布的《关于加强绿色数据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到2022年我国数据中心平均能耗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新建大型数据中心的PUE(电能使用效率)小于1.4的目标。因此数据中心散热过程的能耗降低与冷却技术的优化是未来发展趋势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从国家层面来说,国家有节能减排相关任务,而制冷技术的变革及突破能够帮助数据中心真正把能源消耗降下来。从运营者的层面看,数据中心运营70%的成本是电费成本。通过新技术帮助降低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浸没式数据中心机柜冷却系统,其特征是,包括支架隔板(1)、接线口(2)、气孔隔板(3)、导气管(4)、水槽(5)、喷头(6)、喷淋管、风机(7)、盘管(8)、水循环泵(9)、集管(10)、排污阀(11)、压力表(12)、第一过滤器(13)、刀片式服务器(14)、第二过滤器(15)、储液罐(16)、工质循环泵(17)、工质回收器(19)和热交换池(20),所述压力表(12)设置在所述热交换池(20)上,所述接线口(2)设置在所述热交换池(20)上,所述刀片式服务器(14)的接线穿过接线口,所述热交换池(20)的底部与所述第二过滤器(15)的进口端连接,所述第二过滤器(15)的出口端分别与所述工质循环泵(17)和所述储液罐(16)连接,所述储液罐(16)还与所述工质回收器(19)连接;所述热交换池(20)内充有工质(18),所述支架隔板(1)设置在所述热交换池(20)内,所述支架隔板(1)内设置有横向槽,所述刀片式服务器(14)设置在所述横向槽内,所述支架隔板(1)和所述刀片式服务器(14)均浸没在工质(18)中,所述气孔隔板(3)设置在所述热交换池(20)内且位于工质(18)上方,所述气孔隔板(3)上设置有气孔,所述热交换池(20)的顶部与所述导气管(4)的下端连接,所述导气管(4)的上端与所述盘管(8)的前端连接,所述盘管(8)的后端与所述集管(10)的进口连接,所述集管(10)的出口与所述热交换池(20)连接,所述第一过滤器(13)设置所述集管(10)上,所述水槽(5)设置在所述盘管(8)的下方,所述水槽(5)内充有水,所述盘管(8)的下部浸没在所述水槽(5)内的水中,所述喷头(6)设置在所述盘管(8)的上方,所述风机(7)设置在所述喷头(6)的上方,所述喷头(6)与所述喷淋管的一端连接,所述喷淋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水循环泵(9)的出口连接,所述水循环泵(9)的进口与所述水槽(5)中的水连通,所述排污阀(11)设置在所述水槽(5)的底部;所述水槽(5)设置在所述热交换池(20)的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没式数据中心机柜冷却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热交换池(20)与所述第二过滤器(15)之间、所述第二过滤器(15)与所述工质循环泵(17)之间、所述第二过滤器(15)与所述储液罐(16)之间、以及所述储液罐(16)与所述工质回收器(19)之间的管路上均设置有控制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没式数据中心机柜冷却系统,其特征是,工质(18)采用十氟戊烷(C5H2F
10
)。4.一种浸没式数据中心机柜冷却系统,其特征是,包括支架隔板(1)、接线口(2)、气孔隔板(3)、导气管(4)、水槽(5)、喷头(6)、喷淋管、风机(7)、盘管(8)、水循环泵(9)、集管(10)、排污阀(11)、压力表(12)、第一过滤器(13)、刀片式服务器(14)、第二过滤器(15)、储液罐(16)、工质循环泵(17)、工质回收器(19)和热交换池(20),所述压力表(12)设置在所述热交换池(20)上,所述接线口(2)设置在所述热交换池(20)上,所述刀片式服务器(14)的接线穿过接线口,所述热交换池(20)的底部与所述第二过滤器(15)的进口端连接,所述第二过滤器(15)的出口端分别与所述工质循环泵(17)和所述储液罐(16)连接,所述储液罐(16)还与所述工质回收器(19)连接;所述热交换池(20)内充有工质(18),所述支架隔板(1)设置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绅,程雪,窦萬斌,漆乐,詹雨涵,马翠玲,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商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