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型显示设备和包括其的眼镜型增强现实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52121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3:14
本公开涉及透视型显示设备和包括其的眼镜型增强现实设备。该透视型显示设备包括:显示面板,配置为生成第一图像光;分束器,配置为反射第一图像光并生成第二图像光;以及光耦合透镜,包括第一表面以及与第一表面相反地提供的第二表面,第二图像光入射在第一表面上,第一表面是非球面的。一表面是非球面的。一表面是非球面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透视型显示设备和包括其的眼镜型增强现实设备


[0001]本公开的示例实施方式涉及透视型显示设备和眼镜型增强现实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近来,随着已经开发了能够实现虚拟现实(VR)的电子设备和显示设备,对VR的兴趣已经增加。作为VR的下一步,已经研究了可以实现增强现实(AR)和混合现实(MR)的技术(方法)。
[0003]与以完整的虚拟世界为前提的VR不同,AR是通过在现实世界的环境上重叠和组合虚拟的物体或信息而进一步增加现实效果的显示技术。考虑到VR有限地适用于诸如游戏或虚拟体验的领域,AR可以适用于各种真实环境。特别是,AR正作为适合于普适环境或物联网(IoT)环境的下一代显示技术而受到关注。AR可以是MR的示例,因为AR将现实世界和诸如虚拟世界信息的附加信息混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个或更多个示例实施方式提供了包括在曲率选择方面具有高自由度的光组合透镜的透视型显示设备。
[0005]一个或更多个示例实施方式还提供了包括在眼镜的透镜位置中的光组合透镜的眼镜型增强现实设备。r/>[0006]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视型显示设备,包括:显示面板,配置为生成第一图像光;分束器,配置为反射所述第一图像光并且生成第二图像光;以及光耦合透镜,包括第一表面以及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反地提供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图像光入射在所述第一表面上,所述第一表面是非球面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视型显示设备,其中所述第一表面包括: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图像光入射在所述第一区域上;以及第二区域,围绕所述第一区域,其中所述第一区域包括第一弯曲轮廓,以及其中所述第二区域包括与所述第一弯曲轮廓不同的第二弯曲轮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视型显示设备,其中所述第二区域的第二曲率小于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一曲率。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视型显示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一曲率半径等于或大于30mm并且小于或等于50mm,以及其中所述第二区域的第二曲率半径大于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第一曲率半径并且小于或等于200mm。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视型显示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区域的上边界的位置基于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分束器的相对位置来确定,以及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分束器的所述相对位置被确定,使得穿过最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区域的所述第二图像光入射在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上边界上。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视型显示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区域的上边界的位置基于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分束器的相对位置来确定,以及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分束器的所述相对位置被确定,使得从所述分束器的上边界的内侧生成的所述第二图像光到达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上边界。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视型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平行于所述第一区域的中心轴。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视型显示设备,其中所述第一表面还包括具有不同弯曲轮廓的多个区域,所述多个区域提供在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第一区域之间。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透视型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多个区域当中的最靠近所述第一区域的区域的曲率最接近所述多个区域的曲率当中的所述第一区域的曲率。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视型显示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区域的中心与所述第一表面的中心重叠。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视型显示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区域的中心和所述第一表面的中心彼此间隔开。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视型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分束器的接收所述第一图像光的入射表面是平的。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视型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分束器的接收所述第一图像光的入射表面是凹入的。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视型显示设备,还包括提供在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分束器
之间的聚焦透镜。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视型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显示面板不平行于所述第一区域的中心轴。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视型显示设备,其中所述第二表面是非球面的。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透视型显示设备,其中所述第二表面的弯曲轮廓与所述第一表面的弯曲轮廓相反。18.一种透视型显示设备,包括:图像发生器,配置为生成第一图像光;光路转换装置,配置为反射所述第一图像光以生成第二图像光;以及光组合装置,配置为反射和聚焦所述第二图像光,其中所述光组合装置包括:内透镜,与所述光路转换装置相邻;以及外透镜,关于所述内透镜与所述光路转换装置相反地提供,其中所述外透镜的内表面和所述内透镜的外表面彼此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彰健郑在胜徐周源成基荣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