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5152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3: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二次电池,所述二次电池包括:主体,包括固体电解质层以及设置为使所述固体电解质层介于其间的正极和负极;以及第一外电极和第二外电极,分别设置在所述主体的一个表面和与所述一个表面相对的另一表面上,并且分别连接到所述正极和所述负极,其中,所述正极包括正极活性材料层和设置在所述正极的与所述固体电解质层接触的界面处的第一电解质混合部。所述第一电解质混合部为正极活性材料与液相和/或凝胶相电解质的混合物。料与液相和/或凝胶相电解质的混合物。料与液相和/或凝胶相电解质的混合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二次电池
[0001]本申请要求于2019年10月11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第10-2019-0125951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的权益,该韩国专利申请的公开内容通过引用被全部包含于此。


[0002]本公开涉及一种二次电池。

技术介绍

[0003]近来,使用电作为能源的装置正在增加。随着诸如智能电话、便携式摄像机、笔记本PC、电动汽车等的电的应用的扩展,对使用电化学元件的蓄电装置的兴趣正在增加。在各种电化学元件之中,可充电和放电、具有高工作电压并且具有大能量密度的锂二次电池已受到关注。
[0004]可通过将能够嵌入和脱嵌锂离子的材料应用到正极和负极中,并在正极与负极之间注射液相电解质来制造锂二次电池,并且可通过锂二次电池的在负极和正极中嵌入和脱嵌锂离子的还原或氧化反应来产生或消耗电。这样的锂二次电池应在电池的工作电压范围内基本稳定,并且应具有能够以足够高的速度转移离子的性能。
[0005]当在锂二次电池中使用液相电解质(诸如非水电解质)时,放电容量和能量密度可有利地高。然而,由于难以实现高电压的锂二次电池,因此可能存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次电池,包括:主体,包括固体电解质层以及设置为使所述固体电解质层介于其间的正极和负极;以及第一外电极和第二外电极,分别设置在所述主体的一个表面和与所述一个表面相对的另一表面上,并且分别连接到所述正极和所述负极,其中,所述正极包括正极活性材料层和设置在所述正极的与所述固体电解质层接触的界面处的第一电解质混合部,其中,所述第一电解质混合部为正极活性材料与液相和/或凝胶相电解质的混合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正极包括在所述正极的表面上的凹部和/或孔隙,其中,所述液相和/或凝胶相电解质设置在所述凹部和/或所述孔隙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第一电解质混合部中的所述液相和/或凝胶相电解质相对于所述第一电解质混合部的总体积的体积分数在0.2至0.8的范围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第一电解质混合部的厚度大于等于1.0μm且小于等于100μ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正极的平均表面粗糙度Ra大于或等于1.0μ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负极包括第二电解质混合部,所述第二电解质混合部设置在所述负极的与所述固体电解质层接触的界面处。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负极包括在所述负极的表面上的凹部和/或孔隙,其中,所述液相和/或凝胶相电解质设置在所述凹部和/或所述孔隙中。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第二电解质混合部中的所述液相和/或凝胶相电解质相对于所述第二电解质混合部的总体积的体积分数在0.2至0.8的范围内。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第二电解质混合部的厚度大于等于1.0μm且小于等于100μm。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固体电解质层是从由石榴石型固体电解质层、钠超离子导体型固体电解质层、锂超离子导体型固体电解质层、钙钛矿型固体电解质层和锂磷氧氮型固体电解质层组成的组中选择的一种或更多种。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固体电解质层具有大于或等于10-3
S/cm的电导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荣美金兑英裵光煜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