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稀土-有机框架纳米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805081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3: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生物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稀土-有机框架纳米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配体交换来制备稀土-有机框架纳米材料的方法,可以控制纳米材料尺寸,避免形成无定形的配位聚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以稀土-有机框架纳米材料Ln-QPTCA作为荧光探针,利用ATP和ADP对纳米探针的发光具有不同的猝灭效果以及目标检测物激酶作为ATP和ADP的转化酶,实现对激酶活性的检测。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可以用于标准液中激酶活性的检测,也可以进一步实现对血清中激酶活性的检测,具备操作简便、抗干扰性好、快速灵敏、经济实用等优点,可为解决复杂体系中激酶活性的实时监测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潜力。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潜力。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潜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稀土-有机框架纳米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稀土-有机框架纳米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急性心肌梗死(AMI)和心肌炎等心脏疾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全世界每年约有1.6千万人发生心肌梗死,而且这一数字正在逐年增加,实现AMI的早期准确诊断对降低其死亡率至关重要。研究表明,AMI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临床上常伴有血清中肌酸激酶(CK)活性增高的症状。健康人体血清中CK活性范围为45-174U/L。AMI发病后,人体血清中CK活性值逐渐增加,疼痛出现4小时后,CK活性急剧上升,最高可达到正常值上限的10-20倍。因此,CK作为一种特异性的心脏疾病标志物被广泛用于AMI的早期诊断。目前,CK活性的检测方法主要是分光光度法,该方法存在灵敏度和特异性不够的问题,对CK活性的精准检测还缺乏简便快捷的方法。因此,开发一种可以改善传统分光光度法自身缺陷的CK活性检测方法,具有重要实际意义和临床价值。<br/>[00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稀土-有机框架纳米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材料为三维框架多孔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稀土-有机框架纳米材料,所述稀土-有机框架纳米材料中的稀土元素选自Eu、Tb或Sm中的一种;优选,所述稀土-有机框架纳米材料包括Eu-QPTCA、Eu-BDC、Eu-BTC、Eu-BTB、Eu-BPTC、Tb-QPTCA、Tb-BDC、Tb-BTC、Tb-BTB、Tb-BPTC、Sm-QPTCA、Sm-BDC、Sm-BTC、Sm-BTB或Sm-BPTC中的一种;优选地,所述纳米材料比表面积为500-2000m2/g,例如1300-1800m2/g;优选地,所述纳米材料为多孔球形颗粒;优选地,所述纳米材料粒径为75-375nm,例如200-300nm;优选地,所述纳米材料,具有基本上如图5所示的X射线衍射图。3.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稀土-有机框架(Ln-MOF)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先用油酸(OA)作为配体和溶剂与稀土金属盐反应生成Ln-OA前驱体,然后加入有机羧酸配体与所述Ln-OA前驱体进行配体交换,得到球形的Ln-MOF纳米颗粒。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取稀土金属盐,加入油酸中,搅拌加热溶解,制备含有Ln-OA前驱体的A溶液;(2)将有机羧酸配体加入到溶剂中,加入酸,超声溶解,制备B溶液;(3)A溶液温度降至室温后,将B溶液缓慢滴加到A溶液中,冷凝回流条件下升温至80-100℃,在惰性气体保护和搅拌下,恒温反应5-10小时;(4)反应溶液冷却至室温后,离心,用DMF和无水乙醇洗涤。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稀土金属盐和有机羧酸配体的摩尔比为(1-10):1,优选(2-5):1;优选,在配体交换反应时加入酸,优选,所述稀土金属盐选自含有Eu、Tb或Sm的醋酸盐、氯化类盐、硫酸盐、高氯酸盐或其盐类水合物中的一种,例如乙酸铕、乙酸铽、乙酸钐、氯化铕、氯化铽、氯化钐、硫酸铕、硫酸铽、硫酸钐、高氯酸铕、高氯酸铽、高氯酸钐;优选,所述有机羧酸配体选自H4QPTCA、H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幸俊陈学元周山勇李仁富卢珊郑伟解子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