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旋转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5080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3: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层旋转连接器,包括轴体组件1、轴承挡圈1、轴承挡圈2、上压板1、环片1、绝缘垫圈1、组合支架1、电刷组件1、下压板1、轴承座1、轴承挡圈3、轴承挡圈4、轴承端盖1、法兰盘1、轴体组件2、轴承挡圈5、轴承挡圈6、上压板2、绝缘垫圈2、组合支架2、电刷组件2、防尘罩、轴承座2、轴承挡圈7、轴承挡圈8、轴承端盖2、法兰盘2、壳体、转动轴、轴承内隔圈、轴承端盖3、法兰盘3、卡箍、光纤准直器、标准件等,其特征在于:每层旋转连接器可以独立装配,检测合格后,合拢组装成多层旋转连接器,节省了轴向空间,同时增加了环路数。总体设计科学合理,操作简单、方便、灵活、快捷,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层旋转连接器


[0001]旋转连接器是实现两个相对运动旋转机构间信号、电流传输的精密输电装置,本专利技术专利广泛用于海、陆、空、天领域的测试、自控、武器、惯导系统等设备以及其它场合。

技术介绍

[0002]旋转连接器广泛用于惯性测试转台、动平衡机、边防雷达车、直升机、导弹、目标飞行器、飞船等领域,是一种重要的输电设备,传统旋转连接器只有一层结构,在轴向尺寸受限制的情况下,环路数就必然少,受长度方向的限制,有时就不能满足用户对环路数要求多的设计要求。
[0003]本专利技术专利,外层旋转连接器、中层旋转连接器、内层旋转连接器可以单独组装,技术指标测试合格后可快速合拢组装成多层旋转连接器。内层旋转连接器定子与中层旋转连接器转子链接,中层旋转连接器转子与外层旋转连接器定子链接,内层旋转连接器转子与中层旋转连接器定子链接,中层旋转连接器定子与外层旋转连接器转子链接。多层旋转连接器组装好后,两端通过螺纹孔、通孔与所用设备的定子、转子的机械接口链接,可以实现相对运动,动态输出各种信号。总体设计科学合理,操作简单、方便、灵活、快捷,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了轴向空间不足而环路输出要求多的矛盾。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层旋转连接器,合理有效地解决了现有单层旋转连接器由于轴向尺寸空间受限制,无法提供更多环路数的矛盾。
[0005]本专利技术工作原理:
[0006]1、内层旋转连接器定子与中层旋转连接器转子链接,中层旋转连接器转子与外层旋转连接器定子链接,内层旋转连接器转子与中层旋转连接器定子链接,中层旋转连接器定子与外层旋转连接器转子链接,三层旋转连接器机械链接,通过轴承实现机构同步联动,同时独立工作输出信号。
[0007]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多层旋转连接器,包括轴体组件1、轴承挡圈1、轴承挡圈2、上压板1、环片1、绝缘垫圈1、组合支架1、电刷组件1、下压板1、轴承座1、轴承挡圈3、轴承挡圈4、轴承端盖1、法兰盘1、轴体组件2、轴承挡圈5、轴承挡圈6、上压板2、环片2、绝缘垫圈2、组合支架2、电刷组件2、防尘罩、下压板2、轴承座2、轴承挡圈7、轴承挡圈8、轴承端盖2、法兰盘2、壳体、转动轴、轴承内隔圈、轴承端盖3、法兰盘3、卡箍、光纤准直器、标准件等。
[0009]对于中层旋转连接器,所述轴1设有过孔,方便内层旋转连接器安装,设有四个腰形槽,方便环体1导线引出,设有四个方形长槽,每个槽中有螺纹孔,槽内涂抹环氧树脂胶,方便四个电刷定位条1安装;所述轴体组件1整体车加工,车出四处圆形定位,方便环片1等安装;所述环片1内孔搭焊指定导线;所述上压板1、环片1、绝缘垫圈1、下压板1依次装入轴体组件1;所述轴承座1压紧上压板1、环片1、绝缘垫圈1、下压板1,通过螺钉紧固在轴1上;所
述轴承挡圈1装入环体组件 1;所述61807轴承装入环体组件1;所述轴承挡圈2装入组合支架1;所述轴承挡圈3装入组合支架1;所述61806轴承装入组合支架1;所述环体组件1装入组合支架1;所述轴承挡圈4装入环体组件1;所述轴承端盖1压紧轴承挡圈4,用螺钉紧固在环体组件1上;所述组合支架1设有定位支撑筋板,方便电刷组件1的安装,设有四个腰形槽,方便电刷组件1导线引出;所述电刷定位板1装入组合支架1,用螺钉压紧。
[0010]对于外层旋转连接器,所述轴2设有过孔,方便内层旋转连接器安装,设有四个腰形槽,方便环体2导线引出,设有四个方形长槽,每个槽中有螺纹孔,槽内涂抹环氧树脂胶,方便四个电刷定位条2安装;所述轴体组件2整体车加工,车出四处圆形定位,方便环片2等安装;所述环片2内孔搭焊指定导线;所述上压板2、环片2、绝缘垫圈2、下压板2依次装入轴体组件2;所述轴承座2压紧上压板2、环片2、绝缘垫圈2、下压板2,通过螺钉紧固在轴2上;所述轴承挡圈5装入环体组件 2;所述61816轴承装入环体组件2;所述轴承挡圈6装入组合支架2;所述轴承挡圈7装入组合支架2;所述61815轴承装入组合支架2;所述环体组件2装入组合支架2;所述轴承挡圈8装入环体组件2;所述轴承端盖2压紧轴承挡圈8,用螺钉紧固在环体组件2上;所述组合支架2设有定位支撑筋板,方便电刷组件2的安装,设有四个腰形槽,方便环体2 导线引出;所述电刷定位板12入组合支架2,用螺钉压紧。
[0011]对于内层旋转连接器,所述转动轴设有通孔,方便安装光纤准直器;所述两个轴承619/3、轴承内隔圈装入转动轴,用螺母压紧;所述转动轴组件装入壳体,用轴承端盖3压紧;所述光纤准直器分别装入转动轴、壳体,调整检测后,用胶粘住;所述法兰盘3装入转动轴,用紧定螺钉紧固;所述卡箍分别装入转动轴、壳体;所述Φ3套管分别装入两端尾纤,保护光纤;所述白色套管装入Φ3套管及卡箍,进一步保护光纤。
[00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0013]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层旋转连接器,合理有效地解决了现有单层旋转连接器由于轴向尺寸空间受限制,无法提供更多环路数的矛盾,在轴向尺寸既定的情况下,提供给多信号环、电流环。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专利技术二维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专利技术三维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三维结构总装示意图。为了方便看内部视角效果,图3 中没有安装防尘罩及相应的两个M2
×
5不锈钢十字槽沉头螺钉。
[0016]图1中所示:1轴体组件1、2轴承挡圈1、3轴承挡圈2、4上压板 1、5环片1、6绝缘垫圈1、7组合支架1、8电刷组件1、9下压板1、 10轴承座1、11轴承挡圈3、12轴承挡圈4、13轴承端盖1、14法兰盘 1、15轴体组件2、16轴承挡圈5、17轴承挡圈6、18上压板2、19环片 2、20绝缘垫圈2、21组合支架2、22电刷组件2、23防尘罩、24下压板2、25轴承座2、26轴承挡圈7、27轴承挡圈8、28轴承端盖2、29 法兰盘2、30壳体、31转动轴、32轴承内隔圈、33轴承端盖3、34法兰盘3、35卡箍、36光纤准直器等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实施例:
[0018]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多层旋转连接器,外层旋转连接器、中层旋转连接器、内层旋转连接器可以单独组装,技术指标测试合格后可快速合拢组装成多层旋转连接器。内层旋转连接器定子与中层旋转连接器转子通过四个盘头螺钉链接,中层旋转连接器转子与外层旋转连接器定子通过法兰盘2用设计的止口链接,内层旋转连接器转子与中层旋转连接器定子通过法兰盘1用设计的止口链接,中层旋转连接器定子与外层旋转连接器转子通过轴承端盖2、法兰盘1用螺钉链接链接。多层旋转连接器组装好后,左端通过法兰盘2上的四个4
×
Φ4.5通孔与所用设备的定子接口链接,右端通过法兰盘1上的四个4
×
M4深8的螺孔与设备的转子链接。这样整机可以实现相对运动,动态输出各种功率环、信号环、光纤信号等。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旋转连接器,包括轴体组件1、轴承挡圈1、轴承挡圈2、上压板1、环片1、绝缘垫圈1、组合支架1、电刷组件1、下压板1、轴承座1、轴承挡圈3、轴承挡圈4、轴承端盖1、法兰盘1、轴体组件2、轴承挡圈5、轴承挡圈6、上压板2、环片2、绝缘垫圈2、组合支架2、电刷组件2、防尘罩、下压板2、轴承座2、轴承挡圈7、轴承挡圈8、轴承端盖2、法兰盘2、壳体、转动轴、轴承内隔圈、轴承端盖3、法兰盘3、卡箍、光纤准直器、标准件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层旋转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成伍许利民张礼飞胡哲
申请(专利权)人:九江精密测试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