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优化光伏阵列排列的光伏组件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5049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3:08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优化光伏阵列排列的光伏组件的连接结构,包括若干个光伏组件,每个所述光伏组件两端分别设有正极引出线和负极引出线,所述正极引出线的方向与所述负极引出线的方向相反,相邻两个所述光伏组件中,其中一个所述光伏组件的正极引出线与另一个所述光伏组件的负极引出线均位于其所在的光伏组件的同一端,相邻两个所述光伏组件的所述正极引出线和负极引出线相对设置且通过电缆线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较为简单,每组光伏组件在安装连接时比较简单,无绕线问题,节省接线盒线缆的同时又避免了线缆长期弯曲引起破损、电阻变大等异常问题。常问题。常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优化光伏阵列排列的光伏组件的连接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组件,特别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安装排列。

技术介绍

[0002]光伏支架具有多种分类方式,按照连接方式分为焊接式和组装式;按照安装结构分为固定式和逐日式;按照安装地点分为地面式和屋面式等。无论哪种光伏系统,其支架构成大体相似,都包括连接件、立柱、龙骨、横梁、辅助件等部分。每一种安装方式对接线盒电缆线要求也不一样。接线盒电缆线的长度直接关乎到太阳能组件的成本及功率,合理的安装方式不仅可以大大缩短电缆线的长度、简化线缆连接,还可以降低组件的制造成本,简化组件安装的便利性,更可增加现场安装的美观性。
[0003]随着光伏行业的发展,高功率组件、分体接线盒越来越多。为了配合高功率组件版型开发,工艺设计,如图1和2所示,接线盒正极引出线2和负极引出线3位于同一方向,传统的太阳能组件安装会存在比较大的问题:组件竖向安装时,接线盒线缆需求比较长,而且需要穿过安装架5,作业比较麻烦,易出现故障,还增加了制作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节省接线盒线缆的同时又避免了线缆长期弯曲引起破损、电阻变大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优化光伏阵列排列的光伏组件,包括若干个光伏组件,每个所述光伏组件两端分别设有正极引出线和负极引出线,所述正极引出线的方向与所述负极引出线的方向相反,相邻两个所述光伏组件中,其中一个所述光伏组件的正极引出线与另一个所述光伏组件的负极引出线均位于其所在的光伏组件的同一端,相邻两个所述光伏组件中其中一个所述光伏组件的所述正极引出线和另一个所述光伏组件的负极引出线相对设置且通过电缆线连接
[0005]作为优选,若干个所述光伏组件成排分布形成一组,若干组光伏组件形成阵列排列,相邻两组所述光伏组件之间串联连接。
[0006]进一步地,若干个所述光伏组件之间通过安装架连接。
[0007]作为优选,所述正极引出线和负极引出线均通过接线盒与所述光伏组件连接。
[0008]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结构较为简单,每组光伏组件在安装连接时比较简单,无绕线问题,节省接线盒线缆的同时又避免了线缆长期弯曲引起破损、电阻变大等异常问题。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现有技术安装示意图;
[0010]图2为现有技术另一种安装示意图;
[0011]图3为本专利技术安装示意图;
[0012]图4为本专利技术光伏组件串联连接示意图;
[0013]1、光伏组件;2、正极引出线;3、负极引出线;4、电缆线;5、安装架;6、接线盒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如图3和4所示,一种优化光伏阵列排列的光伏组件的连接结构,包括若干个光伏组件,每个所述光伏组件1两端分别设有正极引出线2和负极引出线3,所述正极引出线2的方向与所述负极引出线3的方向相反,相邻两个所述光伏组件1中,其中一个所述光伏组件1的正极引出线2与另一个所述光伏组件1的负极引出线3均位于其所在的光伏组件1的同一端,相邻两个所述光伏组件1中其中一个所述光伏组件1的所述正极引出线2和另一个所述光伏组件1的负极引出线3相对设置且通过电缆线4连接。若干个所述光伏组件1成排分布形成一组,若干组光伏组1形成阵列排列,相邻两组所述光伏组件1之间串联连接。若干个所述光伏组件1之间通过安装架5连接。所述正极引出线2和负极引出线3均通过接线盒6与所述光伏组件1连接。
[0015]效果验证:如图1和图2为现有技术的接线方式,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接线方式。
[0016]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优化光伏阵列排列的光伏组件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光伏组件,每个所述光伏组件(1)两端分别设有正极引出线(2)和负极引出线(3),所述正极引出线(2)的方向与所述负极引出线(3)的方向相反,相邻两个所述光伏组件(1)中,其中一个所述光伏组件(1)的正极引出线(2)与另一个所述光伏组件(1)的负极引出线(3)均位于其所在的光伏组件(1)的同一端,相邻两个所述光伏组件(1)中其中一个所述光伏组件(1)的所述正极引出线(2)和另一个所述光伏组件(1)的负极引出线(3)相对设置且通过电缆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燕平林俊良林金锡林金汉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亚玛顿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