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设备及显示设备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049384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42
具备:有机绝缘膜(PF),其具有形成有倾斜面(15r)的接触孔(Hr);像素电极(PEr),其沿着接触孔(Hr)的倾斜面(15r)和有机绝缘膜(PF)形成;像素内布线(SHr),其在接触孔(Hr)内将像素电极(PEr)与TFT(11r)接合;发光层(EMr),其以覆盖像素电极(PEr)的方式形成于有机绝缘膜(PF)上;发光层(EMB),其至少在接触孔(Hr)的倾斜面(15r)上以与发光层(EMr)重叠的方式形成;公共电极(E),其与像素电极(PEr)对应地形成于发光层(EMr)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显示设备及显示设备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显示设备及显示设备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显示设备的结构,在有机绝缘膜形成具有倾斜面的接触孔,沿着该有机绝缘膜及接触孔的倾斜面形成像素电极,以覆盖该像素电极的方式在有机绝缘膜上形成发光层,与该像素电极对应地在所述发光层上形成公共电极。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许第5519537号说明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然而,若涂布形成上述发光层,则为了形成上述发光层而涂布的溶液由于重力的影响,朝向接触孔的底面在倾斜面流动,从而接触孔的倾斜面的上部附近的发光层的膜厚变薄。如果此处的发光层的膜厚变薄,则像素电极与公共电极之间的距离变短,通电时在接触孔的倾斜面的上部附近产生电场集中,流过过电流,成为显示设备的发光不均的原因。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方式的一种显示设备,具备:以覆盖第一TFT的方式形成的有机绝缘膜,所述有机绝缘膜具有形成有第一倾斜面的第一接触孔;第一像素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具备:/n以覆盖第一TFT的方式形成的有机绝缘膜,所述有机绝缘膜具有形成有第一倾斜面的第一接触孔;/n第一像素电极,在所述第一接触孔及所述有机绝缘膜上形成;/n第一像素内布线,形成于所述有机绝缘膜之下,通过所述第一接触孔与所述第一像素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一像素内布线与所述第一TFT电连接;/n第一发光层,以覆盖所述第一像素电极的方式形成在所述有机绝缘膜上;/n第二发光层,对应于与所述第一像素电极相邻的第二像素电极,所述第二发光层以至少在所述第一接触孔的第一倾斜面与所述第一发光层重叠的方式形成;/n公共电极,以覆盖所述第一像素电极的方式形成于所述第一发光层上。/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具备:
以覆盖第一TFT的方式形成的有机绝缘膜,所述有机绝缘膜具有形成有第一倾斜面的第一接触孔;
第一像素电极,在所述第一接触孔及所述有机绝缘膜上形成;
第一像素内布线,形成于所述有机绝缘膜之下,通过所述第一接触孔与所述第一像素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一像素内布线与所述第一TFT电连接;
第一发光层,以覆盖所述第一像素电极的方式形成在所述有机绝缘膜上;
第二发光层,对应于与所述第一像素电极相邻的第二像素电极,所述第二发光层以至少在所述第一接触孔的第一倾斜面与所述第一发光层重叠的方式形成;
公共电极,以覆盖所述第一像素电极的方式形成于所述第一发光层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以及第二发光层包含量子点。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层的发光颜色与所述第二发光层的发光颜色不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光层在所述第一接触孔的第一倾斜面上,相对于所述第一发光层形成于所述公共电极侧,
所述第二发光层的发光颜色的波长比所述第一发光层的发光颜色的波长长。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光层在所述第一接触孔的第一倾斜面上,相对于所述第一发光层形成于所述公共电极侧,
所述第二发光层的发光颜色的波长比所述第一发光层的发光颜色的波长短。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层形成在所述第一接触孔的底部及第一倾斜面,
所述第二发光层不形成于所述第一接触孔的底部,形成于所述第一接触孔的第一倾斜面。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绝缘膜具有第二接触孔,该第二接触孔形成为覆盖第二TFT,且形成有第二倾斜面;
与所述第一像素电极相邻的所述第二像素电极形成在所述第二接触孔和所述有机绝缘膜上,
还具备第二像素内布线,形成于所述有机绝缘膜之下,通过所述第二接触孔与所述第二像素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二像素内布线与所述第二TFT电连接,
所述第二发光层以覆盖所述第二像素电极的方式形成在所述有机绝缘膜上,
还具备第三发光层,其与邻接于所述第二像素电极的第三像素电极对应,所述第三发光层以至少在所述第二接触孔的第二倾斜面与所述第二发光层重叠的方式形成,
所述第一发光层为蓝色发光层,
所述第二发光层为绿色发光层,
所述第三发光层为红色发光层,
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和所述第二像素电极为阴极和阳极中的一个,
所述公共电极是所述阴极及所述阳极的另一方,
依次形成所述阴极和所述阳极中的一个、所述蓝色发光层、所述绿色发光层、所述红色发光层以及所述阴极和所述阳极中的另一方。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接触孔的第一斜面上,所述第一发光层、所述第二发光层和所述第三发光层该三层彼此重叠地形成。


9.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绝缘膜具有第二接触孔,所述第二接触孔形成为覆盖第二TFT,且形成有第二倾斜面,
与所述第一像素电极相邻的第二像素电极形成在所述第二接触孔以及所述有机绝缘膜上,
所述第一发光层及所述第二发光层发出互不相同的颜色的光,
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具有朝向所述第二像素电极突出的第一支部电极,
所述第二像素电极具有朝向所述第一像素电极以与所述第一支部电极对置的方式突出的第二支部电极,
所述第一接触孔形成在与所述第一支部电极对应的位置,所述第二接触孔形成在与所述第二支部电极对应的位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具备第三像素电极,相对于所述第二像素电极配置在所述第一像素电极的相反侧;
以及第四像素电极,相对于所述第三像素电极配置在所述第二像素电极的相反侧,
所述第三像素电极对应于发出与所述第一发光层及所述第二发光层不同的光的第三发光层,
所述第四像素电极对应于发出与所述第一发光层相同颜色的光的第四发光层,
所述第三像素电极具有朝向所述第四像素电极突出的第三支部电极,
所述第四像素电极具有朝向所述第三像素电极以与所述第三支部电极对置的方式突出的第四支部电极,
除所述第一支部电极以外的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和除所述第二支部电极以外的所述第二像素电极之间的距离,比所述第二像素电极和所述第三像素电极之间的距离长。


11.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以及第二发光层还包含感光性树脂。


12.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层及所述第二发光层的从与所述有机绝缘膜垂直的方向观察的形状相互不同。


13.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有机绝缘膜与所述公共电极之间形成的功能层,
所述功能层包括电荷注入层和电荷输送层。


14.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绝缘膜具有第二接触孔,所述第二接触孔形成为覆盖第二TFT,且形成有第二倾斜面,
还具备:第二像素电极,沿着所述第二接触孔的第二倾斜面及所述有机绝缘膜形成;
以及功能层,形成于所述第一像素电极与所述第二像素电极之间,
所述功能层包括电荷注入层和电荷输送层。


15.如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层在所述第一接触孔内的最大膜厚1b大于所述第二发光层在所述第一接触孔内的最大膜厚2b。


16.如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层的所述有机绝缘膜上的平均膜厚1t小于所述第一发光层在所述第一接触孔内的最大膜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浅冈康青森繁
申请(专利权)人:夏普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