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49170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21:47
在显示区域(DA)中形成的阳极(作为第一电极的第一像素电极)(22)的内侧开口(第一开口)(HA)比在虚拟显示区域(DB)中形成的阳极(作为第一电极的第二像素电极)(22)的内侧开口(第二开口)(HB)大。另外,形成在显示区域(DA)中的发光层(第一发光层)(24)具有与形成在虚拟显示区域(DB)中的发光层(第二发光层)(24)相同的形状和相同的大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作为代替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装置,使用了有机EL(electroluminescence,电致发光)元件的自发光型的有机EL显示装置备受关注。在此,如以下专利文献1所述,提出了有机EL显示装置例如在显示区域的外侧设置虚拟像素,测定虚拟像素的发光亮度,并基于该测定结果校正发光元件的输入显示数据。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特开2007-18776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然而,在如上所述的现有的有机EL显示装置中,虚拟像素具有与显示区域内设置的有效显示像素相同的结构。因此,在现有技术的有机EL显示装置中,需要以与有效显示像素相同的制造精度设置虚拟像素,并且不能防止该有机EL显示装置的制造成品率降低。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设置了虚拟像素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制造成品率降低的显示装置。解决问题的方案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显示装置其具备:第一电极;平坦化膜,其形成在所述第一电极的上层,并且覆盖所述第一电极的端部;发光层,其形成在所述第一电极的上层;以及第二电极,其形成在所述发光层的上层的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具有显示区域、虚拟显示区域及检测所述虚拟显示区域的发光亮度的亮度传感器区域,形成在所述显示区域中的所述第一电极即第一像素电极的内部开口的第一开口,比形成在所述虚拟显示区域中的所述第一电极即第二像素电极的内部开口的第二开口大,在所述显示区域形成的所述发光层即第一发光层具有与在所述虚拟显示区域形成的所述发光层即第二发光层相同的形状和相同的大小。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即使在设置了虚拟像素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制造成品率降低的显示装置。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有机EL显示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构成的侧视图。图2是示出上述有机EL显示装置的概略构成的俯视图。图3的(a)和图3的(b)分别是说明图2所示的显示区域和虚拟显示区域中的子像素的结构的俯视图。图4的(a)和图4的(b)分别是说明图2所示的显示区域和虚拟显示区域中的子像素的结构的截面图。图5的(a)和图5的(b)分别是说明第一比较例和第二比较例的子像素结构中的问题点的图,图5的(c)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虚拟显示区域中的子像素的效果的图。图6是说明上述有机EL显示装置中的数据信号的补偿电路的构成示例的图。图7是说明上述虚拟显示区域中的子像素的驱动示例的图。图8是说明上述有机EL显示装置中的亮度劣化的具体示例的图表。图9(a)和图9的(b)是示出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有机EL显示装置的另一构成示例的主要部分结构的俯视图。图10是示出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有机EL显示装置的另一构成示例的主要部分结构的俯视图。图11是示出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有机EL显示装置的另一构成示例的主要部分结构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且,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于下面的各实施方式。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以将本专利技术适用于有机EL显示装置的情况作为示例说明。另外,各图中的构成部件的尺寸不是忠实地表示实际的构成部件的尺寸以及各构成部件的尺寸比例等的尺寸。《一实施方式》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有机EL显示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构成的侧视图。图2是示出上述有机EL显示装置的概略构成的俯视图。图3的(a)和图3的(b)分别是说明图2所示的显示区域和虚拟显示区域中的子像素的结构的俯视图。图4的(a)和图4的(b)分别是说明图2所示的显示区域和虚拟显示区域中的子像素的结构的截面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有机EL显示装置1包括例如矩形状的进行图像显示的显示区域DA、依次设置在显示区域DA的周围的虚拟显示区域DB(图2中由斜线部分示出)以及边框区域F。另外,在边框区域F中,端子部E设置在该边框区域F的端部,规定显示区域DA的后述的多个发光元件上设置的配线(图未示)与端子部E连接。此外,该端子部E例如连接有图略的柔性印刷电路基板,信号及电源电压等经由该柔性印刷电路基板供给像素。另外,在显示区域DA中,设置有作为多个第一像素的多个子像素。具体而言,如图3的(a)所示,在显示区域DA中,设置有用于进行红色显示的红色用的子像素P1r、用于进行绿色显示的绿色用的子像素P1g以及用于进行蓝色显示的蓝色用的子像素P1b。然后,在显示区域DA中,相邻的三个子像素P1r、P1g和P1b(以下统称为“子像素P1”。)构成一个像素。另外,该子像素P1也称为有效显示像素。另外,在虚拟显示区域DB,设置有作为多个第二像素的多个子像素。具体而言,如图3的(b)所示,在虚拟显示区域DB中,设置有用于进行红色显示的红色用的子像素P2r、用于进行绿色显示的绿色用的子像素P2g以及用于进行蓝色显示的蓝色用的子像素P2b。然后,在虚拟显示区域DB,相邻的三个子像素P2r、P2g和P2b(以下统称为“子像素P2”。)构成一个像素。另外,该子像素P2也称为虚拟像素。另外,在有机EL显示装置1中,设置有用于检测虚拟显示区域DB的发光亮度的亮度传感器区域DC。具体而言,亮度传感器区域DC如图1中由十字线部分来所示,例如,在俯视时,在与构成框状的虚拟显示区域DB的四边对应的四个虚拟显示区域部分中,与上侧的一边对应的虚拟显示区域部分相对地设置。另外,在该亮度传感器区域DC中,在对向基板40中设置有光电二极管等至少一个光接收元件(图未示),在该光接收元件中检测来自上述子像素P2的光的亮度(发光亮度)。另外,对向基板40是设置在形成有上述子像素P1的基材10上的构成,从而对向基板40覆盖显示区域DA、虚拟显示区域DB及边框区域F,该对向基板40包含后述的功能膜等。另外,在上述说明中,对以与上侧的一边对应的虚拟显示区域部分相对的方式设置了亮度传感器区域DC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本实施方式的亮度传感器区域DC不限于此,如果在虚拟显示区域DB的多个子像素P2中,只要设置有用于检测来自至少一个子像素P2的光的亮度的上述光接收元件(亮度传感器)的区域,则不受任何限制。另外,在虚拟显示区域DB中,在与亮度传感器区域DC相对的子像素P2中,该有机EL显示装置1的显示面侧(即发光侧)被上述光接收元件覆盖,因此来自该子像素P2的光不被用户看到。因此,来自该子像素P2的光对上述显示面上的信息显示没有贡献,如后详细说明的那样,用于上述子像素P1的劣化补偿。另一方面,在虚拟显示区域DB中,在不与亮度传感器区域DC相对的子像素P2中,该光则被用户看到,来自该子像素P2的光与来自上述子像素P1的光共同显示信息,或相互独立显示信息。即,在本实施方式的有机EL显示装置1中,通过减小亮度传感器区域DC,能够使该显示面上的有效显示区域更宽。如图4的(a)和图4的(b)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有机EL显示装置1是向上发光的顶部发射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装置,其具备:/n第一电极;/n平坦化膜,其形成在所述第一电极的上层,并且覆盖所述第一电极的端部;/n发光层,其形成在所述第一电极的上层;以及/n第二电极,其形成在所述发光层的上层,/n所述显示装置特征在于,/n所述显示装置具有显示区域、虚拟显示区域及检测所述虚拟显示区域的发光亮度的亮度传感器区域,/n形成在所述显示区域中的所述第一电极即第一像素电极的内部开口的第一开口,比形成在所述虚拟显示区域中的所述第一电极即第二像素电极的内部开口的第二开口大,/n在所述显示区域形成的所述发光层即第一发光层具有与在所述虚拟显示区域形成的所述发光层即第二发光层相同的形状和相同的大小。/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显示装置,其具备:
第一电极;
平坦化膜,其形成在所述第一电极的上层,并且覆盖所述第一电极的端部;
发光层,其形成在所述第一电极的上层;以及
第二电极,其形成在所述发光层的上层,
所述显示装置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装置具有显示区域、虚拟显示区域及检测所述虚拟显示区域的发光亮度的亮度传感器区域,
形成在所述显示区域中的所述第一电极即第一像素电极的内部开口的第一开口,比形成在所述虚拟显示区域中的所述第一电极即第二像素电极的内部开口的第二开口大,
在所述显示区域形成的所述发光层即第一发光层具有与在所述虚拟显示区域形成的所述发光层即第二发光层相同的形状和相同的大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备:形成于所述显示区域,具有所述第一发光层的多个第一像素;以及
形成于所述虚拟显示区域,具有所述第二发光层的多个第二像素,
数据信号输入到所述多个第一像素,在所述多个第一像素发光的期间,劣化观测用数据信号被输入到所述多个第二像素,所述多个第二像素发光。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劣化观测用数据信号包括第一劣化观测用数据信号和比所述第一劣化观测数据信号具有更高灰度值的第二劣化观测用数据信号,
所述多个第二像素中的一个和另一个分别根据第一劣化观测数据信号和第二劣化观测数据信号发光。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部薰家根田刚士
申请(专利权)人:夏普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