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4882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继电器中,可动部(4)包括驱动轴(25)和可动铁芯(26)。驱动轴(25)在触点壳体(3)内固定于可动接触片(13),从触点壳体(3)内延伸至触点壳体(3)外。可动铁芯(26)在触点壳体(3)外与驱动轴(25)连接。复位弹簧(35)对可动部(4)向可动触点从固定触点离开的方向(Z2)施力。触点弹簧(36)对驱动轴(25)向可动触点与固定触点接触的方向(Z1)施力。触点弹簧(36)配置在触点壳体(3)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继电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继电器。
技术介绍
在继电器中,存在通过触点壳体划分出内部的空间的继电器。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在触点壳体内配置有固定触点、可动触点以及可动接触片。另外,在触点壳体外配置有线圈和可动铁芯。可动接触片在触点壳体内经由支架及触点弹簧与驱动轴连接。触点弹簧在可动触点与固定触点接触的状态下,向可动触点被按压于固定触点的方向对可动接触片进行施力。驱动轴从触点壳体内向触点壳体外延伸。可动铁芯与驱动轴连接。线圈通过磁力使可动铁芯移动,从而使驱动轴移动。由此,可动接触片在可动触点与固定触点接触的方向和离开的方向上移动。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72786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在上述继电器中,由于驱动轴移动,可动接触片、驱动轴、支架以及触点弹簧等可动部件相互滑动。这些可动部件与可动触点以及固定触点一起配置在触点壳体内。因此,若由于上述可动部件的滑动而产生磨损粉末,则磨损粉末容易附着于可动触点或固定触点。若磨损粉末附着于可动触点或固定触点,则触点处的接触电阻增大,因此难以提高通电容量。<br>本专利技术的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具备:/n固定触点;/n可动接触片,其包括与所述固定触点对置配置的可动触点;/n触点壳体,其容纳所述固定触点和所述可动接触片;/n可动部,其包括驱动轴和可动铁芯,所述驱动轴在所述触点壳体内固定于所述可动接触片并从所述触点壳体内延伸到所述触点壳体外,所述可动铁芯在所述触点壳体外与所述驱动轴连接,所述可动部被设置为能够向所述可动触点相对于所述固定触点接触的方向和离开的方向移动;/n线圈,其产生使所述可动铁芯在所述可动部的移动方向上移动的磁力;/n复位弹簧,其对所述可动部向所述可动触点从所述固定触点离开的方向施力;和/n触点弹簧,其配置在所述触点壳体外,对所述驱动轴向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907 JP 2018-1676271.一种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固定触点;
可动接触片,其包括与所述固定触点对置配置的可动触点;
触点壳体,其容纳所述固定触点和所述可动接触片;
可动部,其包括驱动轴和可动铁芯,所述驱动轴在所述触点壳体内固定于所述可动接触片并从所述触点壳体内延伸到所述触点壳体外,所述可动铁芯在所述触点壳体外与所述驱动轴连接,所述可动部被设置为能够向所述可动触点相对于所述固定触点接触的方向和离开的方向移动;
线圈,其产生使所述可动铁芯在所述可动部的移动方向上移动的磁力;
复位弹簧,其对所述可动部向所述可动触点从所述固定触点离开的方向施力;和
触点弹簧,其配置在所述触点壳体外,对所述驱动轴向所述可动触点与所述固定触点接触的方向施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轴在所述触点壳体内被固定为不能相对于所述可动接触片在所述驱动轴的轴线方向上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绕线架,其配置在所述触点壳体外并卷绕有所述线圈,
所述绕线架包括沿所述可动部的移动方向延伸的孔,
所述触点弹簧配置在所述绕线架的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与所述可动铁芯相对的固定铁芯,
所述固定铁芯包括在所述可动部的移动方向上延伸的内部空间,
所述触点弹簧配置在所述固定铁芯的所述内部空间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触点弹簧和所述复位弹簧均配置在所述固定铁芯的所述内部空间内。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森真吾箕轮亮太林田靖雄川口直树大塚航平岩坂博之
申请(专利权)人:欧姆龙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