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B7S1多肽及其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4775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抗B7S1(B7‑H4)多肽,包括抗B7S1(B7‑H4)抗体及其免疫反应性片段、结合B7S1(B7‑H4)分子的嵌合抗原受体(CAR),及其用途,尤其是在癌症治疗中的用途。本发明专利技术尤其涉及能够针对患病组织(包括癌性细胞)增强免疫系统活化的人源化抗B7S1抗体及其抗原结合片段,以及用于治疗疾病(包括癌症)的表达抗B7S1 CAR的经基因工程改造的免疫细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抗B7S1多肽及其用途本专利技术涉及抗B7S1(B7-H4)多肽,包括抗B7S1(B7-H4)抗体及其免疫反应性片段、结合B7S1(B7-H4)分子的嵌合抗原受体(CAR)、及其用途,特别是在治疗包括癌症在内的内科疾病中的用途,所述内科疾病与表达B7S1的致病细胞的存在相关。本专利技术尤其涉及能够针对患病组织(包括癌性细胞)增强免疫系统活化的人源化抗B7S1抗体及其抗原结合片段,以及用于治疗内科疾病(包括癌症)的表达抗B7S1CAR的经基因工程改造的免疫细胞,所述内科疾病与表达B7S1的致病细胞的存在相关。
技术介绍
B7S1(也称为B7-H4,B7x,VTCN1),B7家族的成员之一,鉴定于2003年((Prasad等,Immunity2003,18:863-873;Sicaetal.,Immunity2003,18:849-861),分别与人PD-L1和B7-H3共享18%和24%的氨基酸同一性(Zang等NatlAcadSciUSA2003,100:10388-10392)。其由两个免疫球蛋白(Ig)样结构域和一个大的疏水跨膜结构域(后接2个胞内氨基酸)组成。B7S1蛋白的表达限于专门的APC,并且可以由IL-10和IL-6诱导(Kryczek等,CancerResearch2007,67:8900-8905;Kryczek等,JImmunol2006,177:40-44)。在活化的T细胞上诱导其推定的受体,抑制了T细胞的增殖、细胞因子产生和细胞毒性(Prasad等,2003;Sica等,2003)。由于B7S1的表达见于多种实体瘤,并且与患者的结局及T细胞在肿瘤中的浸润呈负相关(Chen等,JImmunother2012,35:354-358;Chen等,CancerImmunolImmunother2011,60:1047-10552011;Jiang等,CancerImmunolImmunother2010,59:1707-1714;Kryczek等,CancerResearch2007,67:8900-8905;Quandt等,ClinCancerRes2011,17,3100-311;Xu等,OncolLett2016,11:1841-1846;Zang等,ProcNatlAcadSciUSA2007,104:19458-19463),B7S1可作为有前景的候选靶标用于癌症免疫疗法,以重振抗肿瘤T细胞功能。然而,B7S1在肿瘤免疫中的功能意义以及凭借B7S1抑制T细胞功能的分子机制尚未建立。此外,到目前为止,尚未鉴定出B7S1的受体,并且其在肿瘤中的表达模式尚未建立。专利技术概述本文提供了抗体及其免疫反应性片段,其以高亲和力结合细胞(例如,癌细胞)表达的B7S1分子,并促进针对癌细胞的有效免疫应答。本文提供的抗体及其免疫反应性片段能够增强免疫系统的活化,因此提供了重要的治疗剂和诊断剂,用于靶向与B7S1分子表达和/或活性相关的病理状况。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与B7S1结合有关的方法、组合物、试剂盒和制品。在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分离的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其包含重链(HC)可变区序列和轻链(LC)可变区序列,其中所述抗体结合B7S1的胞外结构域,结合亲和力通过SPR分析确定为约1.5nM或优于1.5nM,例如通过SPR分析确定为1.0-1.4nM、0.5-1.0nM、0.1-0.5nM、0.4nM、0.3nM、0.2nM、0.1nM或更优。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其包含以下的至少一个:(a)含有GYTFTSYWMH(SEQIDNO:1)的CDR1序列,(b)含有AIYPGNSDTDYNQKFKG(SEQIDNO:2)的CDR2序列,(c)含有TVAHYFDY(SEQIDNO:3)的CDR3序列,(d)含有KASQDVSFAVA(SEQIDNO:4)的CDR1序列,(e)含有SASYRYT(SEQIDNO:5)的CDR2序列,和(f)含有QQHYNTPLT(SEQIDNO:6)的CDR3序列。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其中(a)所述HC包含含有GYTFTSYWMH(SEQIDNO:1)的CDR1序列,含有AIYPGNSDTDYNQKFKG(SEQIDNO:2)的CDR2序列,和含有TVAHYFDY(SEQIDNO:3)的CDR3序列,(b)所述LC包含含有KASQDVSFAVA(SEQIDNO:4)的CDR1序列,含有SASYRYT(SEQIDNO:5)的CDR2序列,和含有QQHYNTPLT(SEQIDNO:6)的CDR3序列。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抗体是嵌合抗体、人源化抗体或人抗体。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本专利技术的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进一步包含人受体框架。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人受体框架源自人免疫球蛋白框架或人共有框架。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人受体框架包含VL的亚组κI框架序列,和VH的亚组III框架序列。一般而言,序列的亚组是如Kabat等,SequencesofProteinsofImmunologicalInterest,第5版,NIHPublication91-3242,BethesdaMD(1991),1-3卷中的亚组。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对于VL,所述亚组是如Kabat等(同上)中的亚组κI。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对于VH,所述亚组是如Kabat等(同上)中的亚组III。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包含人共有框架。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包含具有氨基酸序列改变的人共有框架,例如,1-15、1-10、2-9、3-8、4-7或5-6个氨基酸的改变。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本专利技术的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包含HC可变区序列,所述HC可变区序列包含由SEQIDNO:7或8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或与SEQIDNO:7或8具有多于80%、85%、90%、91%、92%、93%、94%、95%、96%、97%、98%或99%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本专利技术的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包含LC可变区序列,所述LC可变区序列包含由SEQIDNO:9或SEQIDNO:10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或与SEQIDNO:9或10具有多于80%、85%、90%、91%、92%、93%、94%、95%、96%、97%、98%或99%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HC可变区序列包含SEQIDNO:7的氨基酸序列,并且所述LC可变区序列包含SEQIDNO:9或SEQIDNO:10的氨基酸序列。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HC可变区序列包含SEQIDNO:8的氨基酸序列,并且所述LC可变区序列包含SEQIDNO:9或SEQIDNO:10的氨基酸序列。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抗体是IgG1、IgG2或IgG4同种型。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抗原结合片段选自:Fab、F(ab')2、Fab'、scFv和Fv。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本专利技术的抗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离的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其包含重链(HC)可变区序列和轻链(LC)可变区序列,其中所述抗体结合B7S1的胞外结构域,结合亲和力经SPR分析确定为约1-4nM。/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90321 CN PCT/CN2019/0790031.一种分离的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其包含重链(HC)可变区序列和轻链(LC)可变区序列,其中所述抗体结合B7S1的胞外结构域,结合亲和力经SPR分析确定为约1-4nM。


2.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其中
(a)所述HC包含
含有GYTFTSYWMH(SEQIDNO:1)的CDR1序列,
含有AIYPGNSDTDYNQKFKG(SEQIDNO:2)的CDR2序列,和
含有TVAHYFDY(SEQIDNO:3)的CDR3序列,
(b)所述LC包含
含有KASQDVSFAVA(SEQIDNO:4)的CDR1序列,
含有SASYRYT(SEQIDNO:5)的CDR2序列,和
含有QQHYNTPLT(SEQIDNO:6)的CDR3序列。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其中所述抗体是嵌合抗体、人源化抗体或人抗体。


4.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其进一步包含人受体框架。


5.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其中所述HC可变区序列包含由SEQIDNO:7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或具有与SEQIDNO:7多于80%、85%、90%、91%、92%、93%、94%、95%、96%、97%、98%或99%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


6.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其中所述HC可变区序列包含由SEQIDNO:8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或具有与SEQIDNO:8多于80%、85%、90%、91%、92%、93%、94%、95%、96%、97%、98%或99%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


7.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其中所述LC可变区序列包含由SEQIDNO:9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或与SEQIDNO:9具有多于80%、85%、90%、91%、92%、93%、94%、95%、96%、97%、98%或99%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


8.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其中所述LC可变区序列包含由SEQIDNO:10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或具有与SEQIDNO:10多于80%、85%、90%、91%、92%、93%、94%、95%、96%、97%、98%或99%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


9.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其中所述HC可变区序列包含SEQIDNO:7的氨基酸序列且所述LC可变区序列包含SEQIDNO:9的氨基酸序列,或所述HC可变区序列包含SEQIDNO:8的氨基酸序列且所述LC可变区序列包含SEQIDNO:10的氨基酸序列。


10.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其中所述抗体是IgG1、IgG2或IgG4同种型。


11.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其中所述抗原结合片段选自:Fab、F(ab')2、Fab'、scFv和Fv。


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丽孙甜甜王妮丹董晨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鑫康合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鑫康合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