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及其拍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4628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32
本申请公开一种电子设备,设备壳体具有设备内腔和安装孔,功能模块设于设备内腔中,第一摄像装置安装于安装孔,且与设备壳体可移动配合,在第一摄像装置处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第一摄像装置的部分可通过安装孔伸出至设备壳体之外,且功能模块通过避让孔而处于装置内腔之外,以使通过进光区域的环境光线投射至感光芯片;第一摄像装置处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第一摄像装置通过安装孔回缩至设备壳体之内,且功能模块可通过避让孔而处于装置内腔之内,功能模块位于进光区域与感光芯片之间。上述方案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的电子设备在整机尺寸确定的情况下较难进行更远距离拍摄的问题。本申请还公开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设备及其拍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
本申请属于通信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及其拍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设备的快速发展,电子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用户对摄像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给用户带来更多样化、更好的拍照体验,会在电子设备上同时搭载多种功能的摄像头模组。目前,为了实现更远距离的拍摄,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上开始搭载长焦摄像头模组。然而令电子设备的设计人员头疼的是,高倍率的长焦摄像头模组,随着光学倍率的增大,光路长度也在不断增加,而电子设备的机身尺寸小,空间有限,很难进一步承载更高倍率的长焦摄像头模组。考虑到电子设备的便携性,在电子设备整机尺寸确定的情况下,为电子设备配置长焦摄像头模组已然变得很难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电子设备在整机尺寸确定的情况下较难搭载能进行更远距离的拍摄摄像装置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下述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本申请公开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设备壳体、第一摄像装置和功能模块,所述设备壳体具有设备内腔和与所述设备内腔连通的安装孔,所述功能模块设于所述设备内腔中,所述第一摄像装置安装于所述安装孔,且与所述设备壳体可移动配合,所述第一摄像装置包括装置壳体和感光芯片,所述装置壳体具有装置内腔、避让孔和进光区域,所述避让孔与所述装置内腔连通,所述感光芯片设于所述装置内腔之内,所述装置壳体封堵所述安装孔,其中:在所述第一摄像装置处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摄像装置的部分可通过所述安装孔伸出至所述设备壳体之外,且所述功能模块通过所述避让孔而处于所述装置内腔之外,以使通过所述进光区域的环境光线投射至所述感光芯片;在所述第一摄像装置处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摄像装置通过所述安装孔回缩至所述设备壳体之内,且所述功能模块可通过所述避让孔而处于所述装置内腔之内,所述功能模块位于所述进光区域与所述感光芯片之间。第二方面,本申请公开一种电子设备的拍摄控制方法,应用于第一方面所述电子设备,所述拍摄控制方法包括:接收拍摄指令;根据所述拍摄指令,控制所述第一摄像装置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第三方面,本申请公开一种电子设备的拍摄控制方法,应用于第一方面所述电子设备,所述拍摄控制方法包括:接收用户的拍摄操作;响应于所述拍摄操作,控制所述第一摄像装置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第四方面,本申请公开一种电子设备的拍摄控制装置,应用于第一方面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拍摄控制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拍摄指令;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拍摄指令,控制所述第一摄像装置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第五方面,本申请公开一种电子设备的拍摄控制装置,应用于第一方面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拍摄控制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拍摄操作;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拍摄操作,控制所述第一摄像装置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第六方面,本申请公开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文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所述的拍摄控制方法的步骤。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所述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文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所述的拍摄控制方法的步骤。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被存储在非易失的存储介质中,所述程序产品被配置成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所述的拍摄控制方法的步骤。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或指令,实现如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所述的拍摄控制方法。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通过对相关技术中的电子设备的结构进行改进,通过将第一摄像装置可移动地设置在设备壳体上,并在装置壳体开设有能够使功能模块穿过的避让孔,从而能够在第一摄像装置移动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功能模块移动至装置内腔之外,进而使得进光区域与感光芯片之间形成较长的光路通道,最终能够形成长焦摄像机构,达到能够进行远距离拍摄的目的。在第一摄像装置移动轨道第二位置的情况下,功能模块移动至装置内腔之内,从而使得第一摄像装置能够契合到设备壳体之内,从而确保电子设备的整机尺寸。可见,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在整机尺寸确定的情况下,通过调节第一摄像装置的位置变化,即可形成长焦拍摄机构,进而实现更远距离的拍摄。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的整机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的第一摄像装置的主视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的第一摄像装置的斜轴侧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的第一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的第一摄像装置的截面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的第一摄像装置与第一驱动机构的爆炸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的第一摄像装置与第一驱动机构装配后的局部剖视图;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的第一摄像装置处于第一位置的截面图;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的第一摄像装置处于第二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的第一摄像装置处于第一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的第一摄像装置处于第二位置的截面图;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的第一摄像装置的光路原理图;图13为实现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设备壳体、200-第一摄像装置、210-装置壳体、211-进光区域、212-条形孔、213-装置内腔、214-避让孔、220-透镜组件、230-反射件、240-感光芯片、250-第一区域、260-第二驱动机构、270-第三驱动机构、300-第一驱动机构、310-驱动电机、320-动力输出轴、330-连接臂、400-主板、500-功能模块、510-第二摄像装置、1200-电子设备、1201-射频单元、1202-网络模块、1203-音频输出单元、1204-输入单元、12041-图形处理器、12042-麦克风、1205-传感器、1206-显示单元、12061-显示面板、1207-用户输入单元、12071-触控面板、12072-其他输入设备、1208-接口单元、1209-存储器、1210-处理器、1211-电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壳体、第一摄像装置和功能模块,所述设备壳体具有设备内腔和与所述设备内腔连通的安装孔,所述功能模块设于所述设备内腔中,所述第一摄像装置安装于所述安装孔,且与所述设备壳体可移动配合,所述第一摄像装置包括装置壳体和感光芯片,所述装置壳体具有装置内腔、避让孔和进光区域,所述避让孔与所述装置内腔连通,所述感光芯片设于所述装置内腔之内,所述装置壳体封堵所述安装孔,其中:/n在所述第一摄像装置处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摄像装置的部分可通过所述安装孔伸出至所述设备壳体之外,且所述功能模块通过所述避让孔而处于所述装置内腔之外,以使通过所述进光区域的环境光线投射至所述感光芯片;/n在所述第一摄像装置处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摄像装置通过所述安装孔回缩至所述设备壳体之内,且所述功能模块可通过所述避让孔而处于所述装置内腔之内,所述功能模块位于所述进光区域与所述感光芯片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壳体、第一摄像装置和功能模块,所述设备壳体具有设备内腔和与所述设备内腔连通的安装孔,所述功能模块设于所述设备内腔中,所述第一摄像装置安装于所述安装孔,且与所述设备壳体可移动配合,所述第一摄像装置包括装置壳体和感光芯片,所述装置壳体具有装置内腔、避让孔和进光区域,所述避让孔与所述装置内腔连通,所述感光芯片设于所述装置内腔之内,所述装置壳体封堵所述安装孔,其中:
在所述第一摄像装置处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摄像装置的部分可通过所述安装孔伸出至所述设备壳体之外,且所述功能模块通过所述避让孔而处于所述装置内腔之外,以使通过所述进光区域的环境光线投射至所述感光芯片;
在所述第一摄像装置处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摄像装置通过所述安装孔回缩至所述设备壳体之内,且所述功能模块可通过所述避让孔而处于所述装置内腔之内,所述功能模块位于所述进光区域与所述感光芯片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摄像装置还包括透镜组件,所述透镜组件设置于所述装置内腔中,所述透镜组件设于所述进光区域与所述感光芯片之间,在所述第一摄像装置处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通过所述进光区域的所述环境光线经过所述透镜组件投射至所述感光芯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组件包括至少一个透镜,在所述第一摄像装置处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至少一个所述透镜位于所述进光区域和所述功能模块之间;或者,至少一个所述透镜位于所述功能模块内;或者,至少一个所述透镜位于所述功能模块与所述感光芯片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摄像装置还包括反射件,所述反射件设置在所述装置内腔内,所述进光区域的朝向与所述感光芯片的朝向相交,在所述第一摄像装置处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通过所述进光区域的所述环境光线被所述反射件反射向所述感光芯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光区域的朝向与所述电子设备的厚度方向一致,所述感光芯片的朝向与所述电子设备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一致,所述电子设备的宽度大于所述电子设备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摄像装置处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功能模块与所述避让孔密封封堵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一摄像装置相连,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摄像装置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切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主板,所述功能模块固定在所述主板上,且与所述主板电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设备内腔中,且与所述主板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壳体为金属屏蔽罩体,在所述第一摄像装置处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金属屏蔽罩体与所述主板围成屏蔽内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立国王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