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输入模式控制电路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04554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29
本申请提供一种信号输入模式控制电路及方法,通过该控制电路的IO引脚输出高电平即可控制进入电压输入模式,通过IO引脚输出低电平即可控制进入电流输入模式。在IO引脚输出低电平时,即使出现电流异常也能够维持在电流输入模式,并且IO引脚输出的低电平消失后,出现电流异常会退出电流输入模式而进入电压输入模式,在需要重新进入电流输入模式时只需要通过IO引脚再次输出低电平就可以重新进入电流输入模式。而不需要重新上下电就可以在发生电流异常后再次进入电流输入模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信号输入模式控制电路及方法
本申请属于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信号输入模式控制电路及方法。
技术介绍
基于现有的信号输入模式控制电路,在信号输入模式为电流输入模式下,若发生电流异常,则只能重新上下电才能再次切换至电流输入模式,而不能仅通过IO引脚控制信号输入模式切换至电流输入模式。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号输入模式控制电路及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在电流输入模式下发生电流异常后,需要重新上下电才能再次切换至电流输入模式的问题。技术方案如下:本申请提供一种信号输入模式控制电路,包括:比较器,所述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的输入为第一恒定电压;所述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分别与信号输入端和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和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比较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以及所述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IO引脚以及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信号输入模式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n比较器,所述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的输入为第一恒定电压;/n所述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分别与信号输入端和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和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接地;/n所述比较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以及所述MOS管的栅极连接;/n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IO引脚以及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和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的输入均为第二恒定电压;/n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以及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均接地;/n所述MOS管的源极接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信号输入模式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比较器,所述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的输入为第一恒定电压;
所述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分别与信号输入端和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和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比较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以及所述MOS管的栅极连接;
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IO引脚以及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和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的输入均为第二恒定电压;
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以及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均接地;
所述MOS管的源极接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
则,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第二恒定电压输入端、IO引脚以及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包括:
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第二恒定电压输入端和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IO引脚和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
则,所述比较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以及所述MOS管的栅极连接,包括:
所述比较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和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以及所述MOS管的栅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七电阻、电容和第八电阻;
则,所述比较器的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学杨英振乔进军宁璐平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