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持干扰器及其干扰器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4432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手持干扰器及其干扰器天线,包括:天线本体,所述天线本体包括第一介质板和形成于第一介质板表面的辐射贴片,所述干扰器天线的辐射信号沿着第一介质板的延伸方向传输,并且自所述第一介质板的端部输出;超材料天线罩,所述超材料天线罩与所述第一介质板平行间隔设置,并且与所述辐射贴片的位置对应,所述超材料天线罩在第一介质板的延伸方向上覆盖所述辐射贴片,以抑制自所述辐射贴片辐射的表面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持干扰器及其干扰器天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天线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手持干扰器及其干扰器天线。
技术介绍
现有的干扰器天线大多存在天线的尺寸偏大、并且工作带宽不宽的问题,其大多仅适用于全向天线,而对于定向天线的辐射性能无法满足日益提高的设备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持干扰器及其干扰器天线,其通过在天线本体的两侧设置用于抑制表面波的超材料天线罩,能够降低旁瓣,聚拢波束,从而在根源上提升天线的增益。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干扰器天线,包括:天线本体,所述天线本体包括第一介质板和形成于第一介质板表面的辐射贴片,所述干扰器天线的辐射信号沿着第一介质板的延伸方向传输,并且自所述第一介质板的端部输出;超材料天线罩,所述超材料天线罩与所述第一介质板平行间隔设置,并且与所述辐射贴片的位置对应,所述超材料天线罩在第一介质板的延伸方向上覆盖所述辐射贴片,以抑制自所述辐射贴片辐射的表面波。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天线本体进一步包括:引向器,所述引向器形成于第一介质板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干扰器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n天线本体(10),所述天线本体(10)包括第一介质板(11)和形成于第一介质板(11)表面的辐射贴片(12),所述干扰器天线的辐射信号沿着第一介质板(11)的延伸方向传输,并且自所述第一介质板(11)的端部(11a)输出;/n超材料天线罩(20),所述超材料天线罩(20)与所述第一介质板(11)平行间隔设置,并且与所述辐射贴片(12)的位置对应,所述超材料天线罩(20)在第一介质板(11)的延伸方向上覆盖所述辐射贴片(12),以抑制自所述辐射贴片(12)辐射的表面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扰器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天线本体(10),所述天线本体(10)包括第一介质板(11)和形成于第一介质板(11)表面的辐射贴片(12),所述干扰器天线的辐射信号沿着第一介质板(11)的延伸方向传输,并且自所述第一介质板(11)的端部(11a)输出;
超材料天线罩(20),所述超材料天线罩(20)与所述第一介质板(11)平行间隔设置,并且与所述辐射贴片(12)的位置对应,所述超材料天线罩(20)在第一介质板(11)的延伸方向上覆盖所述辐射贴片(12),以抑制自所述辐射贴片(12)辐射的表面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扰器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本体(10)进一步包括:
引向器(13),所述引向器(13)形成于第一介质板(11)的表面,且位于所述辐射贴片(12)与所述端部(11a)之间,以引导所述辐射信号自所述端部(11a)输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扰器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向器(13)在第一介质板(11)的延伸方向上至少部分地暴露于所述超材料天线罩(20)以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干扰器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向器(13)包括多个平行间隔设置的引向器单元(13a、13b、13c、13d、13e),所述多个引向器单元(13a、13b、13c、13d、13e)与所述端部(11a)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干扰器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引向器单元(13a、13b、13c、13d、13e)长度不全部相同,其中,邻近所述端部(11a)的引向器单元的长度大于等于邻近所述辐射贴片(12)的引向器单元的长度。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剑李鑫张书俊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