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圆形锂电池制造用注液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4425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注液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圆形锂电池制造用注液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锂电池上料卸料、分流注液和提高安全性的新能源汽车圆形锂电池制造用注液设备。一种新能源汽车圆形锂电池制造用注液设备,包括有支撑架,支撑架内部设有传输机构,支撑架内部中间设有下压机构,支撑架顶部设有注液机构,注液机构位于下压机构上方。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有传输机构,传输机构使得注液完成的锂电池间歇性向前传送进行卸料,且同时下一个待注液的锂电池向前传送至下压机构下方进行注液,实现锂电池自动传料和方便卸料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圆形锂电池制造用注液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注液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圆形锂电池制造用注液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绿色环保生态经济的提倡力度加大,新能源汽车成为现代人越来越追崇的一种绿色出行代步工具,锂电池也因此成了较大的消耗品,现有锂电池注液方式主要为人工注液,将注液杯的出液针管与电池的进液口对接好,电解液会缓缓渗入电池极片绕组的间隙里,人工注液方式效率较低,而且电解液挥发的化学气体可能对人体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专利申请CN207868272U,公开日为20180914,公开了一种全自动锂电池注液机,该锂电池注液机包括机架、压力舱、注液装置、真空源和压缩氮气源,本专利技术锂电池注液机不单独对接液杯电池之间施加大的正压和负压,密封操作简单,减小因密封不良所带来的漏气、漏液,提高设备的稳定性,然而该注液机不能对注液时产生的化学气体进行吸附过滤,从而可能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提高锂电池注液效率,我们提供了一种自动锂电池上料卸料、分流注液和提高安全性的新能源汽车圆形锂电池制造用注液设备。>专利技术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圆形锂电池制造用注液设备,包括有支撑架(1),其特征是,支撑架(1)内部设有传输机构(2),支撑架(1)内部中间设有下压机构(3),支撑架(1)顶部设有注液机构(4),注液机构(4)位于下压机构(3)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圆形锂电池制造用注液设备,包括有支撑架(1),其特征是,支撑架(1)内部设有传输机构(2),支撑架(1)内部中间设有下压机构(3),支撑架(1)顶部设有注液机构(4),注液机构(4)位于下压机构(3)上方。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圆形锂电池制造用注液设备,其特征是,支撑架(1)两侧均转动式设有转轴(21),转轴(21)两侧均设有第一皮带轮(22),四个第一皮带轮(22)之间连接有运输皮带(23),支撑架(1)上安装有伺服电机(26),一侧的转轴(21)和伺服电机(26)输出轴上均设有第二皮带轮(24),两个第二皮带轮(24)之间连接有平皮带(25)。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圆形锂电池制造用注液设备,其特征是,支撑架(1)内部两侧均对称设有伸缩杆(31),四根伸缩杆(31)顶端之间连接有分流压板(33),伸缩杆(31)上绕有第一弹簧(32),第一弹簧(32)两端分别与伸缩杆(31)和分流压板(33)连接,分流压板(33)两侧均对称设有第一楔形块(34),支撑架(1)内部两侧均对称滑动式设有压杆(35),压杆(35)外端连接有顶杆(39),顶杆(39)与同侧的第一楔形块(34)接触配合,顶杆(39)与支撑架(1)滑动式连接,压杆(35)上绕有第二弹簧(36),第二弹簧(36)两端分别与支撑架(1)和顶杆(39)连接,顶杆(39)中部设有第一滑杆(37),第一滑杆(37)与支撑架(1)滑动式连接,第一滑杆(37)上绕有第三弹簧(38),第三弹簧(38)内端与顶杆(39)连接,第三弹簧(38)外端与支撑架(1)连接。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圆形锂电池制造用注液设备,其特征是,支撑架(1)顶部中间设有储液罐(41),储液罐(41)两侧均连接有第一软管(42),分流压板(33)顶部两侧均设有第一固定块(43),第一固定块(43)与同侧的第一软管(42)连接,支撑架(1)内部两侧均设有第二楔形块(44),第一固定块(4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业峰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金晖锂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