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合物锂电池注液后老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聚合物锂电池注液后老化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锂离子电池生产过程中,注液后,需要采取高温的方式使电解液快速充分浸入电池极片,实际的生产过程一般是将电池放在普通料盒中,此时的电池堆叠在一起,或者以分开隔层的形式放置。然而重力因素会使上层的极片与下层的极片对电解液的吸收程度不同,将直接导致部分极片吸收较少的电解液,使生产出的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内阻偏大,电池的整体性能下降。因此,电池对不同电解液吸收程度不一致,使最后电池的性能无法得到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聚合物锂电池注液后老化装置,该装置解决了锂离子聚合物电池在注液以后,老化过程中的电池上下受热不均匀的问题,以及在老化过程中上下的电解液分布不均匀,引起的电池性能劣化等问题。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聚合物锂电池注液后老化装置,包括卡槽架和卡槽架内部的多个托盘;所述卡槽架内部设有多层托盘放置杆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合物锂电池注液后老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卡槽架(1)和卡槽架(1)内部的多个托盘(2);/n所述卡槽架(1)内部设有多层托盘放置杆(11),所述托盘(2)包括托盘框(21)、旋转轴(22)和固定组件,所述托盘框(21)水平卡接在不同高度的托盘放置杆(11)内,并通过旋转轴(22)连接所述固定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聚合物锂电池注液后老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卡槽架(1)和卡槽架(1)内部的多个托盘(2);
所述卡槽架(1)内部设有多层托盘放置杆(11),所述托盘(2)包括托盘框(21)、旋转轴(22)和固定组件,所述托盘框(21)水平卡接在不同高度的托盘放置杆(11)内,并通过旋转轴(22)连接所述固定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合物锂电池注液后老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位于所述托盘框(21)内,包括极耳固定片(23)和主体固定框(24),所述极耳固定片(23)安装在所述主体固定框(24)一端,并延伸至主体固定框(24)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聚合物锂电池注液后老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固定框(24)一端呈U型结构,其开口朝向极耳固定片(23),内部底面设有主体固定片(28)。
技术研发人员:任冬燕,徐黎黎,唐云,
申请(专利权)人:绵阳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