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注液后静置工艺优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044245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注液后静置工艺优化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超声扫描设备对充分浸润电芯进行扫描,选择充分浸润电芯上的扫描点作为特征点,计算各特征点的超声透射率及其方差,再选择其他充分浸润电芯,各自计算后得到方差范围;选择注液后静置不同时间的电池,扫描后得出不同静置时间下超声透射率的方差,根据与之前方差范围的比较,确定最短静置时间。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注液后静置的锂离子电池进行超声扫描,通过超声透射率及其波动范围的测量计算,可以准确判断不同静置时间下的浸润效果,从而快速确定最优的静置工艺,大幅缩减了工艺优化所需的时间;所述方法应用范围广,高效简洁,可推广至多种不同体系的锂离子电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离子电池注液后静置工艺优化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池
,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注液后静置工艺优化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电动汽车、电子设备、电网储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对高能量密度、长寿命、高安全性的电池及储能系统的需要越来越迫切,其中,锂离子电池因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等优点,成为人们的最佳选择。然而,目前的电化学储能装置相比汽油等能源,能量密度仍然较低,因此对提高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研究较多,而随着电池能量密度的提高,电池极片的压实密度也需同步提高,如此会给电解液的浸润效果带来影响。电解液的浸润主要通过注液后的静置工序来实现,该工序是锂离子电池生产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浸润效果的优劣会直接影响电池的电性能和一致性。基于电解液浸润的重要作用,目前通常是采用延长浸润时间和提高浸润温度的方法来保证电芯整体的浸润效果,对于浸润温度的选择可调节空间不大,温度过高容易对电解液造成破坏,或者发生副反应,因此,基于电芯及电解液的组成,选择合适的静置温度,并尽可能减少浸润时间,最优的结果是既能保证电芯整体浸润效果随时间不再增加,又选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离子电池注液后静置工艺优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1)采用超声扫描设备对充分浸润电芯进行扫描,选择充分浸润电芯上的扫描点作为特征点,计算各特征点的超声透射率;/n(2)计算步骤(1)中各特征点超声透射率的方差,再选择其他充分浸润电芯,各自计算超声透射率的方差,得到超声透射率的方差范围;/n(3)选择注液后静置不同时间的电池,按照步骤(1)和(2)的操作对其电芯进行扫描,得出不同静置时间下超声透射率的方差,根据各方差与步骤(2)中方差范围的比较,确定最短静置时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注液后静置工艺优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超声扫描设备对充分浸润电芯进行扫描,选择充分浸润电芯上的扫描点作为特征点,计算各特征点的超声透射率;
(2)计算步骤(1)中各特征点超声透射率的方差,再选择其他充分浸润电芯,各自计算超声透射率的方差,得到超声透射率的方差范围;
(3)选择注液后静置不同时间的电池,按照步骤(1)和(2)的操作对其电芯进行扫描,得出不同静置时间下超声透射率的方差,根据各方差与步骤(2)中方差范围的比较,确定最短静置时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充分浸润电芯为:注液后静置足够长的时间充分达到电解液浸润效果的电芯;
优选地,所述足够长的时间为7天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超声扫描设备扫描的是经过充分浸润的电池,所述扫描的路径经过电池电芯;
优选地,所述扫描的路径沿电池纵向选择,多条扫描路径平行设置;
优选地,步骤(1)所述扫描点在扫描路径上均匀选择;
优选地,同一条扫描路径上的扫描点间距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超声透射率为超声信号穿过电芯后与进入电芯前超声信号特征值的比值;
优选地,所述超声透射时,超声信号从特征点进入电池,垂直穿过电池电芯从另一侧穿出。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其他充分浸润电芯的选择与步骤(1)所述充分浸润电芯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注液后电池的选择根据静置温度的不同分为不同组,独立确定每一静置温度下的最短静置时间;
优选地,所述静置温度的选择根据电芯和电解液种类确定;
优选地,在静置温度范围内,静置温度的选择呈等差数列排列。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同一静置温度下不同静置时间的选择呈等差数列排列;
优选地,测量每一静置时间下的电池上特征点的超声透射率,计算其方差值;
优选地,同一静置温度、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玮敏李鸿辉陈志伟王理刘建华刘金成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