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车辆燃料电池双回路冷却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燃料电池冷却
,特别涉及一种轨道车辆燃料电池双回路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铁路运输脱碳压力和更加严格排放标准的实施,节能减排成为轨道交通车辆日益重要的衡量指标。大功率燃料电池具有零排放、转换效率高等优点,绿色、环保、低碳,且满足轨道交通车辆应用功率条件,为其在轨道交通车辆上应用提供了可能。燃料电池主要由燃料电池电堆、空气供应系统、氢气供应系统、冷却系统和电气系统五部分组成。大功率燃料电池系统通常采用水冷方式循环散热,冷却介质流经燃料电池电堆进入散热器,散热风机利用空气对流以降低散热器中冷却介质温度,降温后的冷却介质再次进入电堆,冷却水循环泵带动冷却介质对电堆持续散热。燃料电池电堆对冷却介质电导率要求比较高,电导率必须始终保持在5uS/cm以下,才能保证燃料电池的效率和耐久性。燃料电池内部集成的辅助部件,如空压机、中冷器、DC/DC变流模块等同样采用水冷散热方式,现有车载燃料电池散热冷却系统多为单回路,电堆与辅助部件散热冷却回路串联在一起,从而导致以下几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道车辆燃料电池双回路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泵(1)、第二泵(2)、第一水箱(3)、第二水箱(4)、第一散热器(5)、第二散热器(6);还包括用于对第一散热器(5)和第二散热器(6)散热的散热风机(7);/n电堆(8)冷却路径出口与第一泵(1)的入口相连通,第一泵(1)的出口通过第一散热器(5)与电堆(8)冷却路径入口相连通;第一水箱(3)的第一口与第一泵(1)的入口相连通,第一水箱(3)的第二口与电堆(8)冷却路径入口相连通,第一水箱(3)的第三口与第一散热器(5)的排气口相连通;/n辅助部件(9)冷却路径出口与第二泵(2)的入口相连通,第二泵(2)的出口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车辆燃料电池双回路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泵(1)、第二泵(2)、第一水箱(3)、第二水箱(4)、第一散热器(5)、第二散热器(6);还包括用于对第一散热器(5)和第二散热器(6)散热的散热风机(7);
电堆(8)冷却路径出口与第一泵(1)的入口相连通,第一泵(1)的出口通过第一散热器(5)与电堆(8)冷却路径入口相连通;第一水箱(3)的第一口与第一泵(1)的入口相连通,第一水箱(3)的第二口与电堆(8)冷却路径入口相连通,第一水箱(3)的第三口与第一散热器(5)的排气口相连通;
辅助部件(9)冷却路径出口与第二泵(2)的入口相连通,第二泵(2)的出口通过第二散热器(6)与辅助部件(9)冷却路径入口相连通;第二水箱(4)的第一口与辅助部件(9)冷却路径入口相连通,第二水箱(4)的第二口与第二散热器(6)的排气口相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燃料电池双回路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位三通阀(10)和防冻加热板(11),第一泵(1)的出口与两位三通阀(10)的第一口相连通,两位三通阀(10)的第二口与第一散热器(5)的入口相连通,两位三通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业军,汪培桢,张伟先,马丹,易柯,李玉梅,文午,柯建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