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流有刷电机转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4335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直流有刷电机转子包括转轴、换向器和绕组,所述换向器和所述绕组固定在所述转轴上,所述绕组包括绝缘层、绕线、铁芯和钢套,所述绝缘层位于所述铁芯内侧侧壁,所述绕线缠绕在所述铁芯上,所述钢套套在所述铁芯外侧。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直流有刷电机转子有效解决了转子飞线问题,提高了转子的槽满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流有刷电机转子
本技术涉及一种直流有刷电机转子。
技术介绍
直流有刷电机具有结构构简单、生产加工容易、控制精度高、响应快速、有较大的起动转矩等优点,被广泛的应用在高控制要求、高转速和高可靠性场合。尤其是在重要的航空航天、军事设备中,要求电机能在需要时绝对地100%正常工作。然而在高速、转子槽满率较高的情况下,直流有刷电机转子存在嵌在铁芯槽中的漆包线绕组飞出的风险。一旦绕组飞出,由于气隙间隙很小(0.5mm左右)漆包线很快与磁钢摩擦短路或断路,整机将无法工作。因此如何控制风险,提高直流有刷电机的可靠性成为第一要务。常规情况下,为了防止飞线,转子槽中插入槽楔(如图1),槽楔一般用价格低廉且强度高竹签(一般1.5mm厚)。插入槽楔后转子整体浸漆绝缘。槽楔的插入本身需要一定的紧度,不可能间隙配合,当转子槽满率较高时,插槽楔困难。采用人工完成时,在转子槽数较多时一方面员工的劳动强度大,另一方面槽楔在槽中排列位置状态不一致。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槽楔也会飞出卡死铁芯,从而烧毁电机。因此急需一种转子,以解决转子飞线的问题,以提高了电机的可靠性,为其搭载设备能够正常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流有刷电机转子,该转子实现了通过在转子铁芯外套上钢套,并将钢套焊接在铁芯外,提高了转子的槽满率的同时,解决了转子飞线问题,提高了水泵整机的可靠性。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直流有刷电机转子,包括:转轴;换向器;绕组;所述换向器和所述绕组固定在所述转轴上;所述绕组包括绝缘层、绕线、铁芯和钢套,所述绝缘层位于所述铁芯内侧侧壁,所述绕线缠绕在所述铁芯上,所述钢套套在所述铁芯外侧。优选地,所述钢套焊接在所述铁芯外侧,且焊点均匀分布在所述铁芯外侧。优选地,所述焊点数量为4~8个。优选地,所述钢套呈筒状,壁厚为2~3mm。优选地,所述焊点数量为6个。优选地,所述钢套的壁厚为3mm。优选地,所述焊点位于所述钢套的一端。优选地,所述焊点位于所述钢套的两端,且两端焊点数量相同。综上所述该技术的一种直流有刷电机转子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钢套,可以避免将槽楔插入铁芯的工序,从根源上解决了槽楔飞出卡死铁芯的风险;无需设置槽楔,大大提高了铁芯的槽满率,在转子线圈扎数固定的情况下,可以提高绕线的线径,降低了转子的电密和铜损。附图说明图1为传统的含有槽楔的转子的结构剖面图。图2为本技术的转子的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的转子的三维图。图4为钢套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用于显示焊点位置。1、转轴;2、换向器;3、绕组;31、绝缘层;32、绕线;33、铁芯;34、钢套;35、焊点;36、槽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请参阅图1至4。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如图2至图3所示,本技术涉及一种直流有刷电机转子,包括:转轴1、换向器2和绕组3;所述换向器2和所述绕组3固定在所述转轴1上;所述绕组3包括绝缘层31、绕线32、铁芯33和钢套34,所述绝缘层31位于所述铁芯33内侧侧壁,所述绕线32缠绕在所述铁芯33上,所述钢套34套在所述铁芯33外侧,以防止所述绕线32飞线。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钢套34焊接在所述铁芯33外侧,且焊点35均匀分布在所述铁芯33外侧,焊点35均匀分布以便抵消因焊点35在高速下产生的离心力,使焊点35在转轴上产生的离心力相互抵消。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焊点35数量为4~8个,所述焊点35的个数可以根据铁芯33的大小适量增减。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钢套34呈筒状,壁厚为2~3mm,以便将所述钢套34直接套在所述铁芯33外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焊点35数量为6个。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钢套34的壁厚为3mm。在本市实施中,所述焊点35位于所述钢套34的一端。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述焊点35位于所述钢套34的两端,且两端焊点35数量相同,以尽可能抵消因焊点35产生的离心力。综上所述该技术的一种直流有刷电机转子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钢套,可以避免将槽楔36插入铁芯33的工序,从根源上解决了槽楔36飞出卡死铁芯33的风险;无需设置槽楔36,大大提高了铁芯33的槽满率,在转子线圈扎数固定的情况下,可以提高绕线的线径,降低了转子的电密和铜损。因此该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种种缺陷,具有高的产业利用价值和实用价值。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技术。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技术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技术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技术的权利要求所涵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流有刷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包括:/n转轴(1);/n换向器(2);/n绕组(3);所述换向器(2)和所述绕组(3)固定在所述转轴(1)上;/n所述绕组(3)包括绝缘层(31)、绕线(32)、铁芯(33)和钢套(34),所述绝缘层(31)位于所述铁芯(33)内侧侧壁,所述绕线(32)缠绕在所述铁芯(33)上,所述钢套(34)套在所述铁芯(33)外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流有刷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包括:
转轴(1);
换向器(2);
绕组(3);所述换向器(2)和所述绕组(3)固定在所述转轴(1)上;
所述绕组(3)包括绝缘层(31)、绕线(32)、铁芯(33)和钢套(34),所述绝缘层(31)位于所述铁芯(33)内侧侧壁,所述绕线(32)缠绕在所述铁芯(33)上,所述钢套(34)套在所述铁芯(33)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流有刷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套(34)焊接在所述铁芯(33)外侧,且焊点(35)均匀分布在所述铁芯(33)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直流有刷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焊点(35)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文明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力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