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车门线束接头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4304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车门线束接头保护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部设有两组支撑柱和一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位于两组支撑柱的之间,所述固定座的上部设有下桩体且下桩体的内部设有螺纹孔,所述固定座的内部设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设有螺杆,所述螺杆插接在螺纹孔内部并与其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第一固定板插接在第二固定板内部其U型连接处型圆形的固定孔,可以根据线束大小调节固定孔的大小从而方便对线束进行固定,同时在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内部设置滑槽且滑槽的内部安装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与滑槽固定另一端则安装调节螺栓,调节螺栓与连接杆之间螺纹连接,可以对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进行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车门线束接头保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线束保护
,更具体为一种汽车车门线束接头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车门(cardoor)是为驾驶员和乘客提供出入车辆的通道,并隔绝车外干扰,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侧面撞击,保护乘员。汽车的美观也与车门的造型有关。车门的好坏,主要体现在,车门的防撞性能,车门的密封性能,车门的开合便利性,当然还有其它使用功能的指标等。防撞性能尤为重要,因为车辆发生侧碰时,缓冲距离很短,很容易就伤到车内人员。现有的汽车车门的线束接头在长时间使用后其接头容易出现裸露,使保护线束的密封性变差,容易造成线束的短路,同时线束在连接时其安装固定麻烦。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给予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车门线束接头保护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现有的汽车车门的线束接头在长时间使用后其接头容易出现裸露,使保护线束的密封性变差,容易造成线束的短路,同时线束在连接时其安装固定麻烦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车门线束接头保护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底部设有接头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车门线束接头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底部设有接头本体(2)且上表面设有第一安装槽(9)和第二安装槽(11),所述第一安装槽(9)和第二安装槽(11)之间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安装槽(9)的内部设有第一固定板(3)且第二安装槽(11)的内部设有第二固定板(4),所述第一固定板(3)和第二固定板(4)均呈U型结构设置且第一固定板(3)小于第二固定板(4),所述第一固定板(3)插接在第二固定板(4)内部且第一固定板(3)和第二固定板(4)分别与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11)之间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3)和第二固定板(4)的U型连接处型圆形的固定孔(5)且壳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车门线束接头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底部设有接头本体(2)且上表面设有第一安装槽(9)和第二安装槽(11),所述第一安装槽(9)和第二安装槽(11)之间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安装槽(9)的内部设有第一固定板(3)且第二安装槽(11)的内部设有第二固定板(4),所述第一固定板(3)和第二固定板(4)均呈U型结构设置且第一固定板(3)小于第二固定板(4),所述第一固定板(3)插接在第二固定板(4)内部且第一固定板(3)和第二固定板(4)分别与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11)之间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3)和第二固定板(4)的U型连接处型圆形的固定孔(5)且壳体(1)的顶部设有插接孔(12),所述插接孔(12)与固定孔(5)之间相互连通,所述壳体(1)的两侧设有调节杆(15)且调节杆(15)的侧面设有夹板(14),所述夹板(14)呈弧形结构设置且内部设有阻燃块(17),所述阻燃块(17)与夹板(14)之间通过胶水粘接固定,所述调节杆(15)的侧面设有调节盘(10)且调节盘(10)呈六角形结构设置并与调节杆(15)之间固定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海斌
申请(专利权)人:矽涧精密工业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