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宇嘉专利>正文

一种电气工程线缆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4304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气工程线缆保护装置,包括保护壳,所述保护壳的底部两侧均设置有支撑脚,所述保护壳为顶端开口的框体结构,且所述保护壳内腔设置有等间距分布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表面设置有至少三个限位槽,且所述保护壳的两端均设置有与限位槽对应分布的U型槽,所述保护壳的左右两侧壁均设置有通风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固定板上设置的多个限位槽,使得各线缆之间得以分割开来,从而使得线缆之间不会相互缠绕接触,避免多股线缆挤压在一起而影响线缆散热,进而防止线缆产生较大的热量,避免线缆的烧损,同时使得线缆排列整齐有序,从而有利于后期的维护检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气工程线缆保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气工程
,具体是一种电气工程线缆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电气化工程技术的越来越普遍和成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捷,而电气工程中肯定会出现线缆,而这些线缆往往多而杂乱,在使用时因为没有外部保护的装置会加速线缆的损坏时间,线缆的安装也过于麻烦,线缆通电会产生振动,振动会加速线缆的损坏。而目前的电气工程线缆装置大部分仅仅是对线缆进行了安装以及简单的防护。目前市场上现有的电气工程线缆保护装置采用圆柱形套筒对线缆进行保护,线缆之间直接接触,导致线缆产生较大的热量,容易导致线缆的烧损,带来不利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气工程线缆保护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气工程线缆保护装置,包括保护壳,所述保护壳的底部两侧均设置有支撑脚,所述保护壳为顶端开口的框体结构,且所述保护壳内腔设置有等间距分布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表面设置有至少三个限位槽,且所述保护壳的两端均设置有与限位槽对应分布的U型槽,所述保护壳的左右两侧壁均设置有通风口,所述保护壳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保护盖,所述保护盖的底部设置有与固定板一一对应分布的压板,且所述压板底部设置有与限位槽一一对应分布的第二弧形槽,所述第二弧形槽内壁通过弹性橡胶垫连接有弧形板,且所述弹性橡胶垫呈圆周阵列分布与第二弧形槽内壁,所述保护盖的底部两端均设置有与U型槽一一对应分布的插块,所述插块的尺寸与U型槽的尺寸相吻合,所述保护盖的上表面设置有均匀分布的散热孔,使用时,将线缆对应的卡在限位槽中,通过固定板上设置的多个限位槽,使得各线缆之间得以分割开来,从而使得线缆之间不会相互缠绕接触,避免多股线缆挤压在一起而影响线缆散热,进而防止线缆产生较大的热量,避免线缆的烧损,同时使得线缆排列整齐有序,从而有利于后期的维护检修,将线缆的两端通过U型槽穿出,然后将保护盖盖在保护壳上并进行固定,此时压板盖在固定板的上表面,从而使得弧形板与线缆相接触,从而对线缆进行压紧固定,有效的防止了线缆在运行过程中晃动的现象发生,同时,在弹性橡胶垫的作用下,对线缆运行时产生的震动进行削减,从而对线缆起到了保护的作用,通过保护壳两侧设置的通风口,使得保护壳内腔产生对流空气,从而有利于保护壳内部的通风散热,同时,由于热气是上升的,线缆产生的热量则会经散热孔快速散出,从而对线缆起到了很好的散热效果,从而有利于线缆的运行,同时提高了安全性。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保护壳底部内壁位于固定板的一侧均设置有导水槽,所述导水槽的底部内壁由两边向中间倾斜设置,且最底部位设置有导水口,通过导水槽及导水口之间的配合,使得保护壳中由于下雨而积留的雨水,经由导水槽的倾斜面从导水口中快速流出保护壳,从而不会使得保护壳中积留雨水而使得线缆浸泡于雨水中,进一步对线缆起到了保护作用,同时早通风口的作用下,有利于保护壳内部的快速风干。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U型槽的底部设置为半圆形结构,且所述插块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弧形槽,所述第一弧形槽与U型槽构成圆形孔,通过第一弧形槽与U型槽构成的圆形孔,有利于线缆穿出保护壳。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保护壳上表面两侧均设置有卡槽,所述保护盖的底部两侧与卡槽对应设置有卡边,所述卡边的尺寸与卡槽的尺寸相吻合,通过卡边与卡槽之间的配合,有利于保护盖与保护壳之间的对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保护壳与保护盖的四角处均设置有固定耳,且所述保护壳与保护盖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的固定耳,有利于对保护壳与保护盖之间的固定。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槽为半圆形结构,且所述限位槽与第二弧形槽之间构成圆形孔,通过将限位槽与第二弧形槽之间构成圆形孔,有利于对线缆进行限位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固定板上设置的多个限位槽,使得各线缆之间得以分割开来,从而使得线缆之间不会相互缠绕接触,避免多股线缆挤压在一起而影响线缆散热,进而防止线缆产生较大的热量,避免线缆的烧损,同时使得线缆排列整齐有序,从而有利于后期的维护检修,将线缆的两端通过U型槽穿出,然后将保护盖盖在保护壳上并进行固定,此时压板盖在固定板的上表面,从而使得弧形板与线缆相接触,从而对线缆进行压紧固定,有效的防止了线缆在运行过程中晃动的现象发生,同时,在弹性橡胶垫的作用下,对线缆运行时产生的震动进行削减,从而对线缆起到了保护的作用。2、通过保护壳两侧设置的通风口,使得保护壳内腔产生对流空气,从而有利于保护壳内部的通风散热,同时,由于热气是上升的,线缆产生的热量则会经散热孔快速散出,从而对线缆起到了很好的散热效果,从而有利于线缆的运行,同时提高了安全性。3、通过导水槽及导水口之间的配合,使得保护壳中由于下雨而积留的雨水,经由导水槽的倾斜面从导水口中快速流出保护壳,从而不会使得保护壳中积留雨水而使得线缆浸泡于雨水中,进一步对线缆起到了保护作用,同时早通风口的作用下,有利于保护壳内部的快速风干。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电气工程线缆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电气工程线缆保护装置中保护壳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电气工程线缆保护装置中保护盖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电气工程线缆保护装置的正视图。图中:1、保护壳;2、支撑脚;3、保护盖;4、通风口;5、散热孔;6、U型槽;7、插块;8、固定板;9、限位槽;10、卡槽;11、导水槽;12、导水口;13、压板;14、弧形板;15、第一弧形槽;17、卡边;18、第二弧形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电气工程线缆保护装置,包括保护壳1,所述保护壳1的底部两侧均设置有支撑脚2,所述保护壳1为顶端开口的框体结构,且所述保护壳1内腔设置有等间距分布的固定板8,所述固定板8上表面设置有至少三个限位槽9,且所述保护壳1的两端均设置有与限位槽9对应分布的U型槽6,所述保护壳1的左右两侧壁均设置有通风口4,所述保护壳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保护盖3,所述保护盖3的底部设置有与固定板8一一对应分布的压板13,且所述压板13底部设置有与限位槽9一一对应分布的第二弧形槽18,所述第二弧形槽18内壁通过弹性橡胶垫连接有弧形板14,且所述弹性橡胶垫呈圆周阵列分布与第二弧形槽18内壁,所述保护盖3的底部两端均设置有与U型槽6一一对应分布的插块7,所述插块7的尺寸与U型槽6的尺寸相吻合,所述保护盖3的上表面设置有均匀分布的散热孔5。使用时,将线缆对应的卡在限位槽9中,通过固定板8上设置的多个限位槽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气工程线缆保护装置,包括保护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1)的底部两侧均设置有支撑脚(2),所述保护壳(1)为顶端开口的框体结构,且所述保护壳(1)内腔设置有等间距分布的固定板(8),所述固定板(8)上表面设置有至少三个限位槽(9),且所述保护壳(1)的两端均设置有与限位槽(9)对应分布的U型槽(6),所述保护壳(1)的左右两侧壁均设置有通风口(4),所述保护壳(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保护盖(3),所述保护盖(3)的底部设置有与固定板(8)一一对应分布的压板(13),且所述压板(13)底部设置有与限位槽(9)一一对应分布的第二弧形槽(18),所述第二弧形槽(18)内壁通过弹性橡胶垫连接有弧形板(14),且所述弹性橡胶垫呈圆周阵列分布与第二弧形槽(18)内壁,所述保护盖(3)的底部两端均设置有与U型槽(6)一一对应分布的插块(7),所述插块(7)的尺寸与U型槽(6)的尺寸相吻合,所述保护盖(3)的上表面设置有均匀分布的散热孔(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气工程线缆保护装置,包括保护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1)的底部两侧均设置有支撑脚(2),所述保护壳(1)为顶端开口的框体结构,且所述保护壳(1)内腔设置有等间距分布的固定板(8),所述固定板(8)上表面设置有至少三个限位槽(9),且所述保护壳(1)的两端均设置有与限位槽(9)对应分布的U型槽(6),所述保护壳(1)的左右两侧壁均设置有通风口(4),所述保护壳(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保护盖(3),所述保护盖(3)的底部设置有与固定板(8)一一对应分布的压板(13),且所述压板(13)底部设置有与限位槽(9)一一对应分布的第二弧形槽(18),所述第二弧形槽(18)内壁通过弹性橡胶垫连接有弧形板(14),且所述弹性橡胶垫呈圆周阵列分布与第二弧形槽(18)内壁,所述保护盖(3)的底部两端均设置有与U型槽(6)一一对应分布的插块(7),所述插块(7)的尺寸与U型槽(6)的尺寸相吻合,所述保护盖(3)的上表面设置有均匀分布的散热孔(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气工程线缆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1)底部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宇嘉向勇
申请(专利权)人:张宇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