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电柜的抗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4287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配电柜的抗震结构,包括配电柜本体、缓冲架和减震装置,所述缓冲架的顶部设有凹槽,所述配电柜本体位于所述缓冲架的顶部的凹槽内,所述减震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滑块、连杆和缓冲座,所述缓冲座的内部设有第一弹簧,所述滑块与所述配电柜本体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缓冲座的底部与所述缓冲架连接,所述配电柜本体的侧壁与所述缓冲架的内侧壁之间设有第二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上述方案,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避免配电柜在搬运的过程中发生碰撞,从而导致设备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配电柜的抗震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力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配电柜的抗震结构。
技术介绍
电力设备主要包括发电设备和供电设备两大类,发电设备主要是电站锅炉、蒸汽轮机、燃气轮机、水轮机、发电机和变压器等等;供电设备主要是各种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互感器和接触器等等;电力设备种类繁多,配电柜是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的电力设备。目前,现有的配电柜的抗震结构减震效果差,导致配电柜在搬运的过程中,容易发生碰撞,造成设备的损坏,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无法满足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配电柜的抗震结构,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配电柜的抗震结构,包括配电柜本体、缓冲架和减震装置,所述缓冲架的顶部设有凹槽,所述配电柜本体位于所述缓冲架的顶部的凹槽内,所述减震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滑块、连杆和缓冲座,所述缓冲座的内部设有第一弹簧,所述滑块与所述配电柜本体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缓冲座的底部与所述缓冲架连接,所述配电柜本体的侧壁与所述缓冲架的内侧壁之间设有第二弹簧。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配电柜本体放置在减震装置上,且四个侧壁均设有第二弹簧,上下颠簸时,连杆压缩缓冲座里的第一弹簧;左右颠簸时,配电柜本体的侧壁压缩第二弹簧;通过弹簧可以吸收振动和冲击的优点实现抗震。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避免配电柜在搬运的过程中发生碰撞,从而导致设备损坏。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缓冲架的顶部和所述配电柜本体的侧壁上分别设有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之间连接有钢绳。用钢绳连接缓冲架和配电柜本体,在搬运过程中保持配电柜本体的稳定。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配电柜本体的侧壁的底部与所述缓冲架的内侧壁之间设有第三弹簧。设置第三弹簧,进一步的吸收左右颠簸时的振动和吸收,避免设备损坏。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减震装置为4个,4个所述减震装置均匀分布在所述配电柜本体的底部。使得在搬运过程中,配电柜本体放置稳定不易倾倒。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每个所述减震装置中设有多组连杆和缓冲座。设置多个连杆和缓冲座,分担上下颠簸时带来的冲击,避免设备损坏。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避免配电柜在搬运的过程中发生碰撞,从而导致设备损坏;2、用钢绳连接缓冲架和配电柜本体,在搬运过程中保持配电柜本体的稳定;3、设置第三弹簧,进一步的吸收左右颠簸时的振动和吸收,避免设备损坏;4、使得在搬运过程中,配电柜本体放置稳定不易倾倒;5、设置多个连杆和缓冲座,分担上下颠簸时带来的冲击,避免设备损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配电柜的抗震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减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配电柜本体;20、缓冲架;30、减震装置;31、滑块;32、连杆;33、缓冲座;34、第一弹簧;40、第二弹簧;50、固定块;51、钢绳;60、第三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一种配电柜的抗震结构,包括配电柜本体10、缓冲架20和减震装置30,所述缓冲架20的顶部设有凹槽,所述配电柜本体10位于所述缓冲架20的顶部的凹槽内,所述减震装置30包括依次连接的滑块31、连杆32和缓冲座33,所述缓冲座33的内部设有第一弹簧34,所述滑块31与所述配电柜本体10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缓冲座33的底部与所述缓冲架20连接,所述配电柜本体10的侧壁与所述缓冲架20的内侧壁之间设有第二弹簧40。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配电柜本体10放置在减震装置30上,且四个侧壁均设有第二弹簧40,上下颠簸时,连杆32压缩缓冲座33里的第一弹簧34;左右颠簸时,配电柜本体10的侧壁压缩第二弹簧40;通过弹簧可以吸收振动和冲击的优点实现抗震。本实施例采用上述方案,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避免配电柜在搬运的过程中发生碰撞,从而导致设备损坏。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缓冲架20的顶部和所述配电柜本体10的侧壁上分别设有固定块50,两个所述固定块50之间连接有钢绳51。用钢绳51连接缓冲架20和配电柜本体10,在搬运过程中保持配电柜本体10的稳定。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配电柜本体10的侧壁的底部与所述缓冲架20的内侧壁之间设有第三弹簧60。设置第三弹簧60,进一步的吸收左右颠簸时的振动和吸收,避免设备损坏。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减震装置30为4个,4个所述减震装置30均匀分布在所述配电柜本体10的底部。使得在搬运过程中,配电柜本体10放置稳定不易倾倒。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每个所述减震装置30中设有多组连杆32和缓冲座33。设置多个连杆32和缓冲座33,分担上下颠簸时带来的冲击,避免设备损坏。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配电柜的抗震结构,包括配电柜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缓冲架和减震装置,所述缓冲架的顶部设有凹槽,所述配电柜本体位于所述缓冲架的顶部的凹槽内,所述减震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滑块、连杆和缓冲座,所述缓冲座的内部设有第一弹簧,所述滑块与所述配电柜本体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缓冲座的底部与所述缓冲架连接,所述配电柜本体的侧壁与所述缓冲架的内侧壁之间设有第二弹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电柜的抗震结构,包括配电柜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缓冲架和减震装置,所述缓冲架的顶部设有凹槽,所述配电柜本体位于所述缓冲架的顶部的凹槽内,所述减震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滑块、连杆和缓冲座,所述缓冲座的内部设有第一弹簧,所述滑块与所述配电柜本体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缓冲座的底部与所述缓冲架连接,所述配电柜本体的侧壁与所述缓冲架的内侧壁之间设有第二弹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柜的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架的顶部和所述配电柜本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波刘世辉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川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