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防灰防水的电子蜂鸣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4180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防灰防水的电子蜂鸣器,包括:外壳、内筒、清理机构、过滤机构和扩音机构,外壳的底面向上凸起,且内筒安装在外壳内壁且位于凸起上,内筒与外壳之间形成有隔层,外壳的外壁上纵向开设有与隔层相连通的安装槽,过滤机构通过安装槽嵌入至隔层内,外壳的表面还开设有若干个与隔层相连通的进风孔,内筒的内顶部安装有风机,风机的下方且位于内筒内部安装有控制器。本发明专利技术清理机构对外壳表面和进风孔进行清理,提高散热效果,设置内筒并形成隔层,起到防水效果,将扩音机构安装在立柱内,提高声响质量,并减少出声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防灰防水的电子蜂鸣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蜂鸣器
,更具体为一种新型防灰防水的电子蜂鸣器。
技术介绍
电子蜂鸣器采用了目前国际上先进的声音控制技术,专为起重机械、门吊、桥吊、港口、码头行车、天车使用准备的声声音报警器,主要特点安装使用后传声扩散范围更广;产品内芯采用先进的专用集成电路设计抗干扰能力强,工作稳定等特点;外型利用喷塑钢板材料,采用先进的工艺制作而成,结构设计新颖、美观、大方;产品还具有重量轻、防水、抗强震、安装方便等优点,用户可根据自身使用场合及要求选择音调及语音报警方式,所述在消防领域电子蜂鸣器得到了广泛使用。目前,户外使用的电子蜂鸣器在壳体表面均设置散热孔来进行散热,以保证蜂鸣器的正常使用,散热孔处安装过滤网以避免外界杂质进入内部,易导致灰尘和动物尸体堵塞过滤网,影响发声,同时,雨水会通过散热孔进入到壳体内部对器件造成损伤。为此,需要设计一个新的方案给予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防灰防水的电子蜂鸣器,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满足实际使用需求。为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防灰防水的电子蜂鸣器,包括:外壳(1)、内筒(10)、清理机构、过滤机构和扩音机构(18),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底面向上凸起,且所述内筒(10)安装在外壳(1)内壁且位于凸起上,所述内筒(10)与外壳(1)之间形成有隔层(9),所述外壳(1)的外壁上纵向开设有与隔层(9)相连通的安装槽(4),所述过滤机构通过安装槽(4)嵌入至隔层(9)内,所述外壳(1)的表面还开设有若干个与隔层(9)相连通的进风孔(2),所述内筒(10)的内顶部安装有风机(15),所述风机(15)的下方且位于内筒(10)内部安装有控制器(11);/n所述外壳(1)呈柱形结构且两端中心处分别安装有立柱(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防灰防水的电子蜂鸣器,包括:外壳(1)、内筒(10)、清理机构、过滤机构和扩音机构(18),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底面向上凸起,且所述内筒(10)安装在外壳(1)内壁且位于凸起上,所述内筒(10)与外壳(1)之间形成有隔层(9),所述外壳(1)的外壁上纵向开设有与隔层(9)相连通的安装槽(4),所述过滤机构通过安装槽(4)嵌入至隔层(9)内,所述外壳(1)的表面还开设有若干个与隔层(9)相连通的进风孔(2),所述内筒(10)的内顶部安装有风机(15),所述风机(15)的下方且位于内筒(10)内部安装有控制器(11);
所述外壳(1)呈柱形结构且两端中心处分别安装有立柱(21),所述清理机构呈倒置的U形结构且两端分别与立柱(21)连接,位于上方的立柱(21)上端安装有灯罩(5),所述灯罩(5)内固定有灯管(7);
所述扩音机构(18)安装在内筒(10)的内底部且下端延伸至位于下方的立柱(21)内,下方的立柱(21)下端安装有底座(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防灰防水的电子蜂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机构包括清理板(6)和安装在清理板(6)两端的上转动环(8)、下转动环(20),所述上转动环(8)和下转动环(20)分别采用轴承与立柱(21)转动连接,所述清理板(6)呈倒置的U型结构且内壁贴近于外壳(1)的外壁并安装有刷毛(12),所述刷毛(12)的端部与外壳(1)外壁接触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防灰防水的电子蜂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扩音机构(18)包括蜂鸣片(22)、扩音罩(23)、导音块(24)和扩音板(26),所述扩音罩(23)呈喇叭状且安装在蜂鸣片(22)的下端,所述扩音罩(23)的下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启远
申请(专利权)人:新沂市承翔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