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料电池雾化尾排装置及尾排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4175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25
一种燃料电池雾化尾排装置,连接于消音器之后的尾排管路,包括:箱体,其包括由分隔板分隔而成的集水腔和电气腔;集水腔,用于容纳尾排管路排出的液体,集水腔内设置有风扇、雾化器,集水腔顶部设有排雾口;电气腔内设有控制器,控制器通过线缆连接风扇和雾化器。风扇通过安装板设于集水腔顶壁和侧壁。集水腔内设有液位传感器、杀菌器,液位传感器、杀菌器连接控制器。控制器还与燃料电池发动机控制器ECU相连接。应用于车用燃料电池发动机,不仅能以雾化形式将液态水排出避免直接排于地面,而且装置结构紧凑实现风扇一体化集成,并且具有液位检测控制及杀菌功能,实用性强,适合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料电池雾化尾排装置及尾排系统
本技术属于燃料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燃料电池雾化尾排装置及尾排系统。
技术介绍
现在各汽车公司都在大力发展燃料电池发动机,主要是因为燃料电池发动机的0污染排放。组成燃料电池发动机的子系统主要是电堆,进气系统,进氢系统、冷却系统和尾排系统。由于车辆运行的工况复杂,考虑到燃料电池内部质子交换膜和催化剂的特性,以及行车安全,需要将燃料电池反应后生成的水,以及反应剩余的空气/氢气等气、液混合物需要排出车身外,现有燃料电池的尾排系统,主要有尾排五通,尾排管路和消音器等零部件组成。现有车辆运行的尾排系统方案,是在燃料电池发动机内部设置的尾排五通后面依次连接尾排管路、消音器和尾排管路,最后气液混合体经由尾排管路排放/喷洒到车身外面。若是在春冬季节,或是高寒地带,很容易造成路面结冰,车辆打滑的现象发生,影响行车及人员安全;另外,车辆满功率行驶时,尾排水喷射距离较长,如果车身尾排口与地面平行无夹角的话,喷射距离可达5m,若有夹角,喷射距离也可达1m,严重影响客户体验。公告号为CN207572464U的专利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料电池雾化尾排装置,连接于消音器之后的尾排管路,其特征在于,包括:/n箱体(1),其包括由分隔板(10)分隔而成的集水腔(11)和电气腔(12);/n所述集水腔(11),用于容纳所述尾排管路排出的液体,所述集水腔(11)内设置有风扇(2)、雾化器(4),所述集水腔(11)顶部设有排雾口(15);/n所述电气腔(12)内设有控制器(6),所述控制器(6)通过线缆连接所述风扇(2)和所述雾化器(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料电池雾化尾排装置,连接于消音器之后的尾排管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1),其包括由分隔板(10)分隔而成的集水腔(11)和电气腔(12);
所述集水腔(11),用于容纳所述尾排管路排出的液体,所述集水腔(11)内设置有风扇(2)、雾化器(4),所述集水腔(11)顶部设有排雾口(15);
所述电气腔(12)内设有控制器(6),所述控制器(6)通过线缆连接所述风扇(2)和所述雾化器(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雾化尾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腔(11)和所述电气腔(12)连接处设有双层密封结构,所述双层密封结构包括:
上连接板(111),沿所述集水腔(11)周侧设置;
下连接板(121),沿所述电气腔(12)周侧设置;上连接板(111)和下连接板(121)之间形成有第一环形密封腔和第二环形密封腔,第二环形密封腔位于第一环形密封腔外侧,并且第二环形密封腔的顶壁低于第一环形密封腔的底壁;
第一环形密封圈(101),设于第一环形密封腔内;以及
第二环形密封圈(102),设于第二环形密封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雾化尾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2)设于安装板(21),并倾斜设置于所述集水腔(11)顶壁与侧壁之间,所述安装板(21)分别连接于所述集水腔(11)顶壁与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雾化尾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2)通过风扇线缆(22)连接所述控制器(6),所述风扇线缆(22)从所述集水腔(11)侧壁或顶部伸出所述集水腔(11)并从所述电气腔(12)侧壁或底壁伸入所述电气腔(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龙飞张国强张松徐洲杨丰翼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亿华通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