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教学方法和装置
本申请涉及在线教学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教学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在线教育改善了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打破了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并且,由于AI的发展,在线教育中,出现了使用虚拟教师角色进行在线教育,该方法可以针对用户的自身情况,实施个性化教学。例如,申请号为CN201910205680.3的专利申请就公开了一种智能机器人教学系统及学生学习方法,实现在虚拟教学中,通过AI技术,识别用户表情、动作等、情感等,在人工智能机器人上实现了不同人性格的分析和设定,实现了逼真的人机个性交互。但是,目前的智能教学方法中,仅设置一位虚拟教师角色,包括上述的专利申请,采用的是一对一的教学方式,即通过一虚拟教师角色与用户进行教学互动,不足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参与度。而用户在真实场景下,尤其是针对学生用户,通常是与多位同学一起上课,与教师、与同学进行互动。在真实场景下,由于多位学习伙伴和讨论对象的参与,学生不仅可从教师获得知识输入,也可从学习伙伴获得知识输入,并且由于有学习伙伴,营造了学习氛围,也能提高学习的积极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教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加载教学内容;/n生成多个虚拟机器人;/n使至少一个所述虚拟机器人与用户进行教学内容的互动;/n使至少两个所述虚拟机器人用于虚拟机器人之间进行教学内容的互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教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加载教学内容;
生成多个虚拟机器人;
使至少一个所述虚拟机器人与用户进行教学内容的互动;
使至少两个所述虚拟机器人用于虚拟机器人之间进行教学内容的互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多个虚拟机器人包括:
根据预设的不同的参数属性,生成不同参数属性的虚拟机器人;所述参数属性包括至少以下之一:
性别、年龄、性格、爱好、身高、体型、职业、语速、语调、表情变化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机器人与用户进行教学内容的互动时,包括:
不同的所述虚拟机器人采用不同参数的深度神经网络对用户的自然语言进行理解或对情感进行识别;
各所述虚拟机器人根据理解的所述自然语言或识别的情感生成互动中的相应的信息,并输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采集的用户的文本输入或语音输入进行所述自然语言的理解;
根据采集的用户肢体图像或面部表情图像进行所述情感的识别。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包括:
以适配虚拟机器人参数属性的动作或表情的方式进行所述信息的输出。
6.一种智能教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线教学模块,用于加载教学内容;
群智机器人模块,用于生成至少两个虚拟机器人,及用于使至少一个所述虚拟机器人与用户进行教学内容的互动,使至少两个所述虚拟机器人用于虚拟机器人之间进行教学内容的互动。
7.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元忠,卢庆华,张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木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