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4103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脱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脱漆装置,包括上隔板和脱漆箱,所述上隔板的下方通过螺丝连接有减震弹簧,所述脱漆箱位于上隔板的上方左侧,所述脱漆箱的前端通过法兰连接出液管,所述脱漆箱的内部上方左右两侧均平行安装有加热器。该脱漆装置,与现有的普通脱漆装置相比,利用上隔板与下隔板之间设有的减震弹簧的弹性势能对装置起到减震缓冲的效果,弹性刀片具有高强度韧性,根据漆包线的粗细,利用脱漆管内的螺杆与螺母螺纹调节弹性刀片与漆包线之间的距离,利用脱漆箱上方的进液管注入脱漆液,通过脱漆液对漆包线进行泡漆,结合加热器在合适的温度下的加热,即可进行漆包线表面漆膜的清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脱漆装置
本技术涉及脱漆
,具体为一种脱漆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是缺铜国,对废铜漆包线等进行再生铜冶炼是解决供需矛盾的重要途径之一,漆包线的脱漆是漆包线回收生产再生铜的关键技术,采用的方法包括人工或机械刮漆、脱漆剂脱漆、热解脱漆等,其中热解脱漆具有脱漆效果好、规模化程度高、人工强度低等显著优点,成为国内目前主要的漆包线脱漆方法。现有的脱漆装置脱漆工序是先采用液体脱漆水涂覆于金属材料如漆包线或铝线的表面,静置脱漆水溶解漆膜后,再用干布擦拭干净完成脱漆,手工操作导致生产率低且脱漆效果不一致导致产品质量有隐患,大多脱漆装置减震效果差,当脱漆装置在脱漆的过程中产生震动会导致脱漆效果不好,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针对上述情况,在现有的脱漆装置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脱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脱漆装置脱漆工序是先采用液体脱漆水涂覆于金属材料如漆包线或铝线的表面,静置脱漆水溶解漆膜后,再用干布擦拭干净完成脱漆,手工操作导致生产率低且脱漆效果不一致导致产品质量有隐患,大多脱漆装置减震效果差,当脱漆装置在脱漆的过程中产生震动会导致脱漆效果不好,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脱漆装置,包括上隔板和脱漆箱,所述上隔板的下方通过螺丝连接有减震弹簧,且减震弹簧的下方通过螺丝连接有下隔板,所述脱漆箱位于上隔板的上方左侧,且脱漆箱的上端贯穿有进液管,所述脱漆箱的前端通过法兰连接出液管,且脱漆箱的左右两侧内部开设有接线孔,所述脱漆箱的内部上方左右两侧均平行安装有加热器,所述上隔板的右端上方水平设置有脱漆管,且脱漆管的上方活动连接有螺母,所述螺母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杆,且螺杆的下方焊接有弹性刀片。优选的,所述下隔板通过减震弹簧构成弹性结构,且上隔板与下隔板之间平行放置。优选的,所述进液管呈垂直状安装于脱漆箱的上方,且进液管的中轴线与出液管的中轴线之间相重合。优选的,所述加热器之间关于脱漆箱的竖直中心线相对称,且加热器的中轴线与脱漆箱的中轴线之间相平行。优选的,所述螺母以脱漆管的中轴线为圆心呈等距状分布于脱漆管的外壁,且脱漆箱的中轴线与脱漆管的中轴线之间相平行。优选的,所述弹性刀片呈圆弧状结构,且脱漆管的中轴线与弹性刀片的中心线相垂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上隔板、减震弹簧以及下隔板的设置,利用上隔板与下隔板之间设有的减震弹簧的弹性势能对装置起到减震缓冲的效果,解决了现有的漆包线用脱漆装置减震效果差的问题,当脱漆装置在脱漆的过程中产生震动不会导致脱漆效果不好,方便了人们的使用,提高了漆包线用脱漆装置的实用性;2.本技术通过脱漆管、螺杆、螺母与弹性刀片的设置,弹性刀片具有高强度韧性,利用脱漆管内的螺杆与螺母螺纹配合弹性刀片根据漆包线的粗细用以调节弹性刀片与漆包线之间的距离,使得弹性刀片将漆包线卡紧固定在中间,从而将漆包线的漆进行削除,从而达到脱漆处理;3.本技术通过脱漆箱、进液管、出液管、接线孔以及加热器的设置,利用脱漆箱上方的进液管注入脱漆液,通过脱漆液对漆包线进行泡漆,结合加热器在合适的温度下的加热,可使待脱漆的漆包线自身的温度迅速上升,使漆包线表面的漆皮软化膨胀,可将漆包线上面的漆皮瞬间脱掉完成脱漆,即可进行漆包线表面漆膜的清除,避免了脱漆管内脱漆不彻底影响后续的处理,提高了脱漆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主视外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隔板;2、减震弹簧;3、下隔板;4、脱漆箱;5、进液管6、出液管;7、接线孔;8、加热器;9、脱漆管;10、螺母;11、螺杆;12、弹性刀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脱漆装置,包括上隔板1和脱漆箱4,上隔板1的下方通过螺丝连接有减震弹簧2,且减震弹簧2的下方通过螺丝连接有下隔板3,下隔板3通过减震弹簧2构成弹性结构,且上隔板1与下隔板3之间平行放置,通过上隔板1、减震弹簧2以及下隔板3的设置,利用上隔板1与下隔板3之间设有的减震弹簧2的弹性势能对装置起到减震缓冲的效果,解决了现有的漆包线用脱漆装置减震效果差的问题,当脱漆装置在脱漆的过程中产生震动不会导致脱漆效果不好,方便了人们的使用,提高了漆包线用脱漆装置的实用性;脱漆箱4位于上隔板1的上方左侧,且脱漆箱4的上端贯穿有进液管5,脱漆箱4的前端通过法兰连接出液管6,且脱漆箱4的左右两侧内部开设有接线孔7,进液管5呈垂直状安装于脱漆箱4的上方,且进液管5的中轴线与出液管6的中轴线之间相重合,脱漆箱4的内部上方左右两侧均平行安装有加热器8,加热器8之间关于脱漆箱4的竖直中心线相对称,且加热器8的中轴线与脱漆箱4的中轴线之间相平行,通过脱漆箱4、进液管5、出液管6、接线孔7以及加热器8的设置,利用脱漆箱4上方的进液管5注入脱漆液,通过脱漆液对漆包线进行泡漆,结合加热器8在合适的温度下的加热,可使待脱漆的漆包线自身的温度迅速上升,使漆包线表面的漆皮软化膨胀,可将漆包线上面的漆皮瞬间脱掉完成脱漆,即可进行漆包线表面漆膜的清除,避免了脱漆管9内脱漆不彻底影响后续的处理,提高了脱漆效率;上隔板1的右端上方水平设置有脱漆管9,且脱漆管9的上方活动连接有螺母10,螺母10以脱漆管9的中轴线为圆心呈等距状分布于脱漆管4的外壁,且脱漆箱4的中轴线与脱漆管9的中轴线之间相平行,螺母10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杆11,且螺杆11的下方焊接有弹性刀片12,弹性刀片12呈圆弧状结构,且脱漆管4的中轴线与弹性刀片12的中心线相垂直,通过脱漆管9、螺杆11、螺母10与弹性刀片12的设置,弹性刀片具有高强度韧性,利用脱漆管内的螺杆与螺母螺纹配合弹性刀片根据漆包线的粗细用以调节弹性刀片与漆包线之间的距离,使得弹性刀片将漆包线卡紧固定在中间,从而将漆包线的漆进行削除,从而达到脱漆处理。工作原理:在使用该脱漆装置时,首先将待脱漆的漆包线插入脱漆管9,根据漆包线的粗细,利用脱漆管9内的螺杆11与螺母10螺纹调节弹性刀片12与漆包线之间的距离,使得弹性刀片12将漆包线卡在中间,从而将漆包线的漆进行削除,从而达到脱漆处理,然后将经过脱漆管9的漆包线通过接线孔7插入脱漆箱4,通过进液管5向脱漆箱4内加入弱碱性的脱漆液,使脱漆液与漆包线表面接触,启动加热器8(型号:AT380),使得加热器8的加热温度调到85℃,脱漆液是PH值为9的弱碱性液体,在加热时会对漆产生反应,待30秒后取出漆包线即可,在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脱漆装置,包括上隔板(1)和脱漆箱(4),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隔板(1)的下方通过螺丝连接有减震弹簧(2),且减震弹簧(2)的下方通过螺丝连接有下隔板(3),所述脱漆箱(4)位于上隔板(1)的上方左侧,且脱漆箱(4)的上端贯穿有进液管(5),所述脱漆箱(4)的前端通过法兰连接出液管(6),且脱漆箱(4)的左右两侧内部开设有接线孔(7),所述脱漆箱(4)的内部上方左右两侧均平行安装有加热器(8),所述上隔板(1)的右端上方水平设置有脱漆管(9),且脱漆管(9)的上方活动连接有螺母(10),所述螺母(10)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杆(11),且螺杆(11)的下方焊接有弹性刀片(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脱漆装置,包括上隔板(1)和脱漆箱(4),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隔板(1)的下方通过螺丝连接有减震弹簧(2),且减震弹簧(2)的下方通过螺丝连接有下隔板(3),所述脱漆箱(4)位于上隔板(1)的上方左侧,且脱漆箱(4)的上端贯穿有进液管(5),所述脱漆箱(4)的前端通过法兰连接出液管(6),且脱漆箱(4)的左右两侧内部开设有接线孔(7),所述脱漆箱(4)的内部上方左右两侧均平行安装有加热器(8),所述上隔板(1)的右端上方水平设置有脱漆管(9),且脱漆管(9)的上方活动连接有螺母(10),所述螺母(10)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杆(11),且螺杆(11)的下方焊接有弹性刀片(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隔板(3)通过减震弹簧(2)构成弹性结构,且上隔板(1)与下隔板(3)之间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楷卢珊侯军向红艳潘传江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恒保森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