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压单芯直流防火耐火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4093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压单芯直流防火耐火电缆,包括导体,所述导体外依次设有内屏、绝缘层、外屏、半导电缓冲阻水带、无卤低烟高阻燃带、内护套、陶瓷化硅橡胶带、玻璃纤维带、隔氧层和外护套。上述技术方案在内、外护套以及隔氧层的材料选用采用的是无卤低烟阻燃聚烯烃的材料,不含有卤素,起到了环保的作用;同时在结构上通过多层防火耐火的材料来保证电缆的防火耐火性能,多层防火耐火结构在发生火灾时具有不延燃不滴落的效果,同时形成坚硬的陶瓷化铠体,保证电缆的防火耐火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压单芯直流防火耐火电缆
本技术涉及电力传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压单芯直流防火耐火电缆。
技术介绍
在直流输电中,直流输电线路沿线电压分布平稳,没有电容电流,在导线截面积相同,输送有用功率相等的条件下,直流线路功率损耗约为交流线路的2/3。并且不需并联电抗补偿。基于交流与直流的本质特性,交流电缆除了芯线的电阻损耗之外,还存在绝缘介质损耗以及铠装中的磁感应损耗。而直流电缆基本上只有芯线的电阻损耗,且绝缘的老化也缓慢的多,因而年运行费用比相应的交流电缆要低得多。不过在直流电缆的运行过程中也面临着发生火灾的风险,水火无情,无数人在火灾中失去生命。而电缆的护套层大都采用含卤的材料,火灾一旦蔓延,不仅会产生大量的浓烟,而且会产生具有“二次灾害”的腐蚀性很强的卤化氢气体,危及人的生命,危害设备和污染环境。即使是采用无卤、低卤的阻燃材料,也只能延缓阻燃绝缘材料被烧成粉末的时间,如果持续被火烧的话,就渐渐变成粉末脱落,失去了保护作用,电缆很容易被击穿而造成短路,从而难以保障通讯、电力在火灾情况下的安全畅通。有资料显示,现有的防火耐火结构主要采用的无卤低烟阻燃类内、外护套,只能起到阻止火焰蔓延的时间,但是等到外护套的材料在火灾中被完全的燃烧以及粉化掉,就会完全失去作用,造成电缆绝缘的损坏并造成电缆短路,从而无法保证电力的传输以及给火灾救援提供照明,从而造成无法挽回生命和经济的巨大损失。中国专利文献CN206058987U公开了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的直流联跳防火控制电缆”。包括缆芯单元保护层,缆芯单元保护层内部设置缆芯单元,缆芯单元内部设置有双数个缆芯;缆芯单元保护层和每个缆芯单元内部均填充有填充材料;每个缆芯均包括缆芯保护层、以及位于缆芯保护层内部的导体;缆芯保护层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耐火层、绝缘层和隔离层;缆芯单元保护层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隔火层、内护层、铠装层和外护层。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的无卤低烟阻燃类内、外护套,只能起到阻止火焰蔓延的时间,但是等到外护套的材料在火灾中被完全的燃烧以及粉化掉,就会完全失去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原有的防火电缆含有卤素,燃烧时产生污染性腐蚀气体,或采用无卤低烟阻燃类材料被完全的燃烧或粉化掉失效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中压单芯直流防火耐火电缆,在内、外护套以及隔氧层的材料选用采用的是无卤低烟阻燃聚烯烃的材料,不含有卤素,起到了环保的作用;同时在结构上通过多层防火耐火的材料来保证电缆的防火耐火性能,多层防火耐火结构在发生火灾时具有不延燃不滴落的效果,同时形成坚硬的陶瓷化铠体,保证电缆的防火耐火的作用。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本技术包括导体,所述导体外依次设有内屏、绝缘层、外屏、半导电缓冲阻水带、无卤低烟高阻燃带、内护套、陶瓷化硅橡胶带、玻璃纤维带、隔氧层和外护套。导体采用同时符合国家标准GB/T12706.1-2008和GB/T3956-2008的要求的二类紧压圆形导体。作为优选,所述的半导电缓冲阻水带外缠绕有用于金属屏蔽的铜带。作为优选,所述的陶瓷化硅橡胶带、玻璃纤维带和隔氧层各有两层,按照陶瓷化硅橡胶带、玻璃纤维带和隔氧层的顺序依次覆盖。作为优选,所述的隔氧层为陶瓷化无卤低烟阻燃耐火聚烯烃隔氧层,隔氧层厚度大于等于3.0mm。隔氧层的材料是陶瓷化材料具有高阻燃,不延燃,并且在遇见火灾时会烧成坚硬的陶瓷装铠体,并且烧的时间越长陶瓷装铠体会越坚硬,并且烧成的坚硬陶瓷化铠体中具有蜂窝状的细孔可以起到隔火和隔热的作用。作为优选,所述的隔氧层和外护套之间设有铠装,所述铠装为合金带联锁铠装,合金带联锁铠装与线芯间存在空隙。合金带连锁铠装时应保证其铠装层与线芯之间不能包的太紧,应有一定的间隙,防止电缆弯曲时损伤到线芯,其次有一定间隙可以起到一定的防火、隔热作用,同时铠装层应保证表面光滑无毛刺、连锁铠装层的完整性以及保证在生产的时候不损伤隔氧层。作为优选,所述的陶瓷化硅橡胶带的绕包方式为光滑面和不光滑面接触的方式。陶瓷化硅橡胶带绕包的时候,应注意光滑面和不光滑面接触,防止在绕包的过程中发生打滑现象,造成陶瓷化硅橡胶带搭盖率不够和外径变化较大。作为优选,所述的内屏和外屏采用超光滑半导电屏蔽料。作为优选,所述的内护套和外护套采用无卤低烟高阻燃聚烯烃护套。在实际生产和发生火灾的过程中不会出现有毒气体造成空气污染,也不会造成人的视线距离短。作为优选,所述的绝缘层采用交联聚乙烯绝缘料。交联聚乙烯绝缘料平时用于直流35kV及以下交联电缆,采用直流35kV及以下交联电缆用交联聚乙烯绝缘料,是由于直流电缆的本质特性来选择的,直流电缆不存在绝缘介质损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在内、外护套以及隔氧层的材料选用采用的是无卤低烟阻燃聚烯烃的材料,不含有卤素,起到了环保的作用。2.同时在绕包的带材选择的陶瓷化硅橡胶带也是不含有卤素的材料。3.在结构上通过多层防火耐火的材料来保证电缆的防火耐火性能,采用的联锁铠装也具有防火耐火隔绝高温的作用。4.多层防火耐火结构在发生火灾时具有不延燃不滴落的效果,同时形成坚硬的陶瓷化铠体,保证电缆的防火耐火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截面图。图中1导体,2内屏,3绝缘层,4外屏,5半导电缓冲阻水带,6铜带,7无卤低烟高阻燃带,8内护套,9陶瓷化硅橡胶带,10玻璃纤维带,11隔氧层,12铠装,13外护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本实施例的一种中压单芯直流防火耐火电缆,如图1所示,包括导体1,导体1外依次设有内屏2、绝缘层3、外屏4、半导电缓冲阻水带5、用于金属屏蔽的铜带6、无卤低烟高阻燃带7、内护套8、陶瓷化硅橡胶带9、玻璃纤维带10、隔氧层11、铠装12和外护套13。其中,导体1采用同时符合国家标准GB/T12706.1-2008和GB/T3956-2008的要求的二类紧压圆形导体。内屏2和外屏4采用超光滑半导电屏蔽料。绝缘层3采用交联聚乙烯绝缘料。交联聚乙烯绝缘料平时用于直流35kV及以下交联电缆,采用直流35kV及以下交联电缆用交联聚乙烯绝缘料,是由于直流电缆的本质特性来选择的,直流电缆不存在绝缘介质损耗。内护套8和外护套13采用无卤低烟高阻燃聚烯烃护套。在实际生产和发生火灾的过程中不会出现有毒气体造成空气污染,也不会造成人的视线距离短。铠装12为合金带联锁铠装,合金带联锁铠装与线芯间存在空隙。合金带连锁铠装时应保证其铠装层与线芯之间不能包的太紧,应有一定的间隙,防止电缆弯曲时损伤到线芯,其次有一定间隙可以起到一定的防火、隔热作用,同时铠装层应保证表面光滑无毛刺、连锁铠装层的完整性以及保证在生产的时候不损伤隔氧层。陶瓷化硅橡胶带9、玻璃纤维带10和隔氧层11各有两层,按照陶瓷化硅橡胶带9、玻璃纤维带10和隔氧层11的顺序依次覆盖。隔氧层11为陶瓷化无卤低烟阻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压单芯直流防火耐火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导体(1),所述导体(1)外依次设有内屏(2)、绝缘层(3)、外屏(4)、半导电缓冲阻水带(5)、无卤低烟高阻燃带(7)、内护套(8)、陶瓷化硅橡胶带(9)、玻璃纤维带(10)、隔氧层(11)和外护套(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压单芯直流防火耐火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导体(1),所述导体(1)外依次设有内屏(2)、绝缘层(3)、外屏(4)、半导电缓冲阻水带(5)、无卤低烟高阻燃带(7)、内护套(8)、陶瓷化硅橡胶带(9)、玻璃纤维带(10)、隔氧层(11)和外护套(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压单芯直流防火耐火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电缓冲阻水带(5)外缠绕有用于金属屏蔽的铜带(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压单芯直流防火耐火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化硅橡胶带(9)、玻璃纤维带(10)和隔氧层(11)各有两层,按照陶瓷化硅橡胶带(9)、玻璃纤维带(10)和隔氧层(11)的顺序依次覆盖。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中压单芯直流防火耐火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氧层(11)为陶瓷化无卤低烟阻燃耐火聚烯烃隔氧层,隔氧层(11)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勇豪梁增显孟益标李金堂杨小峰黄金坊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万马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