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双向循环生成网络的多孔介质三维图像重建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三维图像重建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双向循环生成网络的多孔介质三维图像重建方法,属于图像处理
技术介绍
在自然界和人们的生活中,多孔介质无处不在。地层中的土壤和岩石、合金材料、木材、陶瓷等均属于多孔介质的范畴。多孔介质材料的宏观性质如渗透率、电导率和一些机械性能等,直接影响着它在实际工程应用中。而它的宏观性质又由其内部的结构所决定,因此研究其内部结构就显得十分重要。以岩石为例,通常来讲,获取其内部结构的方式主要有:(1)直接成像。(2)基于二维图像的三维重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两种方法并行发展,各有优势。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结合两者优势的方法逐渐涌现。比如最近几年新提出的超维重建方法,就是利用CT图像获取的真实三维结构信息,来指导单张二维图像的三维重建。然而,目前来讲,重建的精度和速度上依然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如何在快速重建的同时,能保持较高的精度仍然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具体而言,如何根据该问题制作数据集、设计端对端的网络结构以及损失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双向循环生成网络的端对端的三维图像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采集并制作二维图像和对应三维图像数据集,用于网络的训练和测试;/n(2)设计基于二维图像重建三维图像的双向循环生成网络的网络结构(3D-BicycleGAN);/n(3)设计三维的GAN损失函数L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双向循环生成网络的端对端的三维图像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采集并制作二维图像和对应三维图像数据集,用于网络的训练和测试;
(2)设计基于二维图像重建三维图像的双向循环生成网络的网络结构(3D-BicycleGAN);
(3)设计三维的GAN损失函数LGAN_3D,以对形态进行约束;
(4)设计三维的模式分布的损失函数Lpattern_3D,以对重建结构的局部纹理信息进行约束;
(5)设计三维的孔隙度的损失函数Lporosity_3D,以对重建结构的孔隙度进行约束;
(6)基于上述的数据集、网络和损失函数,完成训练,获得图像三维重建的模型3D-BicycleGAN;
(7)基于所述的3D-BicycleGAN模型,完成二维图像的三维重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向循环生成网络的三维图像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网络结构:其中G在经典的U-net架构基础上,设计了最后两个输出层ConvN×k×k和ConvN×1×1;设输入为x,则经过这两层网络后,它的输出被定义为:
y=ConvN×1×1(ConvN×k×k(x))
其中,N表示通道数,k表示卷积核大小,ConvN×k×k用于将数据变换到指定维度,ConvN×1×1用于融合高层通道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向循环生成网络的三维图像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三维的GAN损失函数LGAN_3D,从三个方向x,y,z分别计算,其定义为:
其中,A,B~p(A,B)表示A,B服从联合分布概率函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滕奇志,冯俊羲,何小海,陈洪刚,任超,吴小强,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