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学成像镜头
本技术涉及光学成像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光学成像镜头。
技术介绍
近年来,便携式电子产品发展迅速,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已充斥在现代人的生活中,而装载在便携式电子产品上的影像设备也随之蓬勃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超广角三摄组合成为智能手机主流发展趋势,镜头数量增加的同时,使用者对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外观美感追求越来越高。镜头的杂散光较多,对镜头的成像质量有影响。也就是说,现有技术中成像镜头存在杂散光严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成像镜头,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成像镜头存在杂散光严重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包括:镜筒;透镜,透镜为多个,多个透镜沿镜筒的轴向间隔设置,透镜的至少一侧表面向远离光轴的方向依次设置有光学有效区和光学机构区;遮光元件,遮光元件为多个,多个遮光元件沿镜筒的轴向间隔设置,且遮光元件设置在相邻两个透镜之间;其中,多个透镜中靠近光学成像镜头的物侧端的透镜为第一透镜,与第一透镜相邻的透镜为第二透镜,第一透镜的光学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n镜筒(10);/n透镜,所述透镜为多个,多个所述透镜沿所述镜筒(10)的轴向间隔设置,所述透镜的至少一侧表面向远离光轴(20)的方向依次设置有光学有效区和光学机构区;/n遮光元件(30),所述遮光元件(30)为多个,多个所述遮光元件(30)沿所述镜筒(10)的轴向间隔设置,且所述遮光元件(30)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透镜之间;/n其中,多个所述透镜中靠近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物侧端的透镜为第一透镜(40),与所述第一透镜(40)相邻的所述透镜为第二透镜(50),所述第一透镜(40)的光学机构区或所述第二透镜(50)的光学机构区设置有吸光结构(6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镜筒(10);
透镜,所述透镜为多个,多个所述透镜沿所述镜筒(10)的轴向间隔设置,所述透镜的至少一侧表面向远离光轴(20)的方向依次设置有光学有效区和光学机构区;
遮光元件(30),所述遮光元件(30)为多个,多个所述遮光元件(30)沿所述镜筒(10)的轴向间隔设置,且所述遮光元件(30)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透镜之间;
其中,多个所述透镜中靠近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物侧端的透镜为第一透镜(40),与所述第一透镜(40)相邻的所述透镜为第二透镜(50),所述第一透镜(40)的光学机构区或所述第二透镜(50)的光学机构区设置有吸光结构(6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40)和所述第二透镜(50)之间设置有光阑,所述光阑的口径L小于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物侧端的出光口径D。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40)和所述第二透镜(50)之间设置有所述遮光元件(30),所述遮光元件(30)作为所述光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40)的像侧面具有所述光学机构区,所述光学机构区设置有所述吸光结构(60),所述吸光结构(6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琳琳,豆修浔,闻人建科,戴付建,赵烈烽,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