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检测用雷达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3872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桥梁检测用雷达保护装置,其包括有通风组件和箱体,所述箱体内具有用于容纳雷达的第一腔体,所述箱体与所述第一腔体之间形成气流通道,所述通风组件安装于所述箱体,所述通风组件被设置为用于将所述箱体内的空气经所述气流通道与箱体外部的空气进行强制交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种桥梁检测用雷达保护装置,雷达安装在雷达保护装置内,在雷达保护装置内设置有通风组件,利用通风组件将雷达的热量通过空气流动导出雷达保护装置外,使得雷达工作产生的热量被带出雷达保护装置外,从而达到对雷达保护装置内的雷达进行散热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桥梁检测用雷达保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桥梁检测用雷达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桥梁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老化的现象,若没有及时发现会产生安全隐患,因此需要按时对桥梁进行检测。桥梁的检测一般采用雷达进行,所采用的雷达一般为工程雷达,工程雷达,可对混凝土结构进行无损检测;对建筑结构进行探伤;对桥梁、隧道进行检测;对衬砌厚度及内部缺陷进行检测。由于桥梁架设在江河湖海或山涧之上,在对桥梁进行检测的过程中,桥梁检测用雷达的使用环境较为恶劣,因此需要采用雷达保护装置对雷达进行保护,然而雷达安装于雷达保护装置中容易产生发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雷达保护装置不能有效地帮助雷达进行散热的缺陷,提供一种桥梁检测用雷达保护装置。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桥梁检测用雷达保护装置,其特点在于,其包括有:通风组件和箱体,所述箱体内具有用于容纳雷达的第一腔体,所述箱体与所述第一腔体之间形成气流通道,所述通风组件安装于所述箱体,所述通风组件被设置为用于将所述箱体内的空气经所述气流通道与箱体外部的空气进行强制交换。在本方案中,通过把雷达装入设有通风组件的箱体内,利用通风组件对箱体内外的空气进行强制交换,从而将箱体内雷达产生的热量通过空气对流带出箱体,达到对雷达保护装置内的雷达进行散热的效果。较佳地,所述通风组件包括风扇,所述风扇穿设于所述箱体。在本方案中,通过将风扇安装于箱体壁上,利用风扇工作对箱体内外的空气进行强制交换,从而将箱体内雷达产生的热量通过空气对流带出箱体,达到对雷达保护装置内的雷达进行散热的效果,风扇具有采购方便且成本低廉的优点,有利于降低装置的成本。较佳地,所述箱体上设有连通所述气流通道的进/出风口,所述进/出风口与所述风扇相对设置。在本方案中,在箱体上与风扇相对的一侧开设有进/出风口。如果没有设置进/出风口,当风扇工作时,空气只能通过风扇进出箱体,无法形成有效对流,导致箱体内外空气流动不畅,降低风扇的换气效率。设置进/出风口有助于箱体内外形成对流,从而有助于箱体内外气体的交换,提高风扇的换气效率。较佳地,所述通风组件还包括电池、第一盒体与开关,所述第一盒体的开口端安装于所述箱体的侧壁,所述第一盒体上开设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与所述风扇同轴设置,所述第一盒体与所述箱体之间形成容置腔,所述风扇位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风扇、所述电池以及所述开关电连接。在本方案中,通过设置电池、第一盒体与开关,电池安装于第一盒体内,在野外环境对桥梁进行检测时,桥梁检测用雷达保护装置配置的电池作为电源向风扇供电,不必依赖外接电源驱动风扇工作,从而在无外接电源的情况下也能对雷达进行散热,提高了桥梁检测用雷达保护装置的实用性。在第一盒体上与风扇同轴开设有通气孔,与风扇同轴设置的通气孔可以尽量减少气流的流经通气孔以及风扇的阻力,从而提高风扇的换气效率。较佳地,所述通风组件还包括过滤部件,所述过滤部件包括滤网,所述滤网安装于所述第一盒体以及所述箱体的外侧,所述箱体内外的空气通过所述滤网过滤后进行交换。在本方案中,在第一盒体以及箱体的外侧设置有滤网,箱体内外的空气通过滤网过滤后进行交换,从而能够防止空气中的灰尘等杂质进入箱体内,避免灰尘累积对雷达正常工作以及雷达使用寿命造成不利影响。较佳地,所述过滤部件还包括滤网安装座,所述滤网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滤网安装座,所述滤网安装座安装于所述箱体以及所述第一盒体的外侧。在本方案中,滤网可拆卸地安装于滤网安装座上,滤网安装座与滤网一同安装于第一盒体以及箱体的外部,当需要更换滤网时,可以方便地从滤网安装座上拆下滤网而不必打开箱体,提高了滤网的更换的方便程度。较佳地,所述桥梁检测用雷达保护装置内还包括第二盒体以及支撑部件,所述第二盒体内具有所述第一腔体,所述第二盒体与所述箱体通过所述支撑部件弹性连接。在本方案中,在箱体内设置有第二盒体,雷达安装于第二盒体内。雷达与箱体之间通过支撑部件弹性连接,避免雷达与箱体之间的刚性连接,当箱体整体受到冲击时,支撑部件能够起到缓冲的作用,减小雷达受到的冲击力,从而提高对雷达的保护作用。将雷达安装于第二盒体内,支撑部件对雷达的点载荷经第二盒体转变为面载荷,避免应力集中的现象出现,从而减小雷达受到的最大支撑力。较佳地,所述支撑部件为金属片弯折而成,所述支撑部件包括折弯部以及两个支撑部,两个所述支撑部分别连接于所述折弯部的两端,所述支撑部为平板,两个所述支撑部分别贴合于所述第二盒体与所述箱体。在本方案中,形状为平板的支撑部分别贴合于第二盒体与箱体,金属制成的平板有助于将热量从第二盒体传递至箱体,提高了桥梁检测用雷达保护装置的散热效率。较佳地,所述桥梁检测用雷达保护装置还包干燥组件,所述干燥组件位于所述箱体内部,所述干燥组件用于对所述第一腔体进行干燥。在本方案中,在箱体内设置干燥组件,降低箱体内部的湿度,从而提高雷达的使用寿命。较佳地,所述桥梁检测用雷达保护装置还包第三盒体,所述第三盒体内具有第二腔体,所述干燥组件位于所述第二腔体内,所述第三盒体上开有通孔,所述通孔连通所述第二腔体与所述第一腔体。在本方案中,将干燥组件置于第二腔体内,第二腔体通过第三盒体上的通孔与第一腔体连通,将干燥组件与雷达在空间上分隔开,避免了使用过程中干燥组件与雷达的直接接触导致雷达的使用寿命受到影响,且不影响干燥组件的干燥效果。较佳地,所述第三盒体与所述第一腔体临界的面安装有海绵缓冲垫;和/或,所述第三盒体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的上方;和/或,所述箱体包括箱本体和箱盖,所述箱盖用于盖合于所述箱本体,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气流通道位于所述箱本体内,所述通风组件穿设于所述箱本体。在本方案中,通过设置海绵缓冲垫,从而减小第三盒体与雷达之间的冲击力。第三盒体设置于第一腔体的上方,需要更换第三盒体内的干燥组件时,无需搬动第一腔体内的雷达而直接对位于上方的第三盒体内的干燥组件进行更换即可,提高了实用性。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技术各较佳实例。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技术的种桥梁检测用雷达保护装置,雷达安装在雷达保护装置内,在雷达保护装置内设置有通风组件,利用通风组件将雷达的热量通过空气流动导出雷达保护装置外,使得雷达工作产生的热量被带出雷达保护装置外,从而达到对雷达保护装置内的雷达进行散热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桥梁检测用雷达保护装置的正面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桥梁检测用雷达保护装置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桥梁检测用雷达保护装置的正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桥梁检测用雷达保护装置的支撑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箱体1第一腔体101气流通道102...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桥梁检测用雷达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通风组件和箱体,所述箱体内具有用于容纳雷达的第一腔体,所述箱体与所述第一腔体之间形成气流通道,所述通风组件安装于所述箱体,所述通风组件被设置为用于将所述箱体内的空气经所述气流通道与箱体外部的空气进行强制交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梁检测用雷达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通风组件和箱体,所述箱体内具有用于容纳雷达的第一腔体,所述箱体与所述第一腔体之间形成气流通道,所述通风组件安装于所述箱体,所述通风组件被设置为用于将所述箱体内的空气经所述气流通道与箱体外部的空气进行强制交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检测用雷达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组件包括风扇,所述风扇穿设于所述箱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桥梁检测用雷达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上设有连通所述气流通道的进/出风口,所述进/出风口与所述风扇相对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桥梁检测用雷达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组件还包括电池、第一盒体与开关,所述第一盒体的开口端安装于所述箱体的侧壁,所述第一盒体上开设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与所述风扇同轴设置,所述第一盒体与所述箱体之间形成容置腔,所述风扇位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风扇、所述电池以及所述开关电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桥梁检测用雷达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组件还包括过滤部件,所述过滤部件包括滤网,所述滤网安装于所述第一盒体以及所述箱体的外侧,所述箱体内外的空气通过所述滤网过滤后进行交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桥梁检测用雷达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部件还包括滤网安装座,所述滤网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滤网安装座,所述滤网安装座安装于所述箱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海里付武荣黄理勇刘龙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公路桥梁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航天卫星应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