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极耳的褶皱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3614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极耳的褶皱检测装置,用于对电池极耳进行褶皱检测,包括支架,支架上设置有用于可移动的两组位移传感器,两组位移传感器设置于电池极耳上方,所述支架上设置有C型支架,电池极耳设置于C型支架的C型槽中,两组位移传感器固定于C型槽的C型支架上,两组位移传感器输出端的下方均设置有光线接收器,光线接收器固定于C型支架上,两组位移传感器和光线接收器分别设置于电池极耳的上下两表面;本申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制作成本低,通过两组位移传感器可以快速的检测出极耳翻折、褶皱等的缺陷,避免因极耳缺陷引起电池内部短路或者影响极耳焊接等问题,提高了电池的安全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极耳的褶皱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池极耳褶皱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极耳的褶皱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制造过程中,激光切后的极片在过辊时,极耳位置容易产生非均匀分布的剪切力,从而产生轻微的褶皱、翻折等情况,对极片后续的卷绕等加工性能造成严重的影响。极耳的不平整不仅容易在极耳的根部产生裂口,卷绕时容易断带,而且还会造成内部短路,以及极耳焊接时,减少有效极耳数量,增大电池内阻,过流能力大大下降,严重影响生产效率和良品率。针对以上问题,目前普遍采用CCD检测装置,其安装成本高,因此如何能够及时有效的检测出极耳褶皱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电池极耳的褶皱检测装置,对极耳缺陷进行检测,提高了电池的安全可靠性。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电池极耳的褶皱检测装置,用于对电池极耳进行褶皱检测,包括支架,支架上设置有用于可移动的两组位移传感器,两组位移传感器设置于电池极耳上方。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上设置有C型支架,电池极耳设置于C型支架的C型槽中,两组位移传感器固定于C型槽的C型支架上,两组位移传感器输出端的下方均设置有光线接收器,光线接收器固定于C型支架上,两组位移传感器和光线接收器分别设置于电池极耳的上下两表面。进一步地,C型支架上设置有用于固定位移传感器的滑块,一个位移传感器与一个滑块固定,C型支架上开设有凹槽,滑块与凹槽可移动连接。进一步地,两组位移传感器中,其中一个位移传感器设置于电池极耳的焊接有效区域,另一个位移传感器设置于电池极耳的根部至极耳高度的1/2处。进一步地,还包括显示屏和报警器,显示屏的输入端分别与每个位移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报警器连接。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池极耳的褶皱检测装置的优点在于:本技术结构中提供的一种电池极耳的褶皱检测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制作成本低,通过两组位移传感器可以快速的检测出极耳翻折、褶皱等的缺陷,避免因极耳缺陷引起电池内部短路或者影响极耳焊接等问题,提高了电池的安全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极耳缺陷检测时列举的几种情况示意图;其中,1-位移传感器,2-电池极耳,3-C型支架,4-C型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如图1至2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电池极耳的褶皱检测装置,用于对电池极耳2进行褶皱检测,包括支架,支架上设置有用于可移动的两组位移传感器1,两组位移传感器1设置于电池极耳2上方。通过极耳遮挡两组位移传感器的时间,可以判断极耳是搜存在褶皱、翻折等缺陷,同时可以设置显示屏和报警器,显示屏的输入端分别与每个位移传感器1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报警器连接。具体为:检测时,有完整的极耳经过,将遮挡两组位移传感器发出的光源,遮挡的时间快速反馈到显示屏,两组遮挡时间均符合给定区间范围内为完整极耳,如果存在不合格,会向报警器反馈报警状态,需要抚平极耳;通过本装置可以准确的检测出折极耳现象,显著地提高了电池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有效的避免了折极耳不良品流转下去,造成安全问题。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上设置有C型支架3,电池极耳2设置于C型支架3的C型槽4中,两组位移传感器1固定于C型槽4的C型支架3上,两组位移传感器1输出端的下方均设置有光线接收器,光线接收器固定于C型支架3上,两组位移传感器1和光线接收器分别设置于电池极耳2的上下两表面。C型支架3上设置有用于固定位移传感器1的滑块,一个位移传感器1与一个滑块固定,C型支架3上开设有环线轨道或者环形凹槽,滑块与凹槽可移动连接,环线轨道或者环形凹槽上有标定的刻度尺,方便调整位移传感器1的具体位置。C型槽4和滑块的设置,可以调整两组位移传感器的位置,以匹配检测不同尺寸大小的极耳;同时光线接收器的设置,可以与位移传感器进行匹配,光线接收器接收位移传感器所发出的光线,当有极耳通过时,位移传感器发出的光线被极耳阻挡,此时记录开始时间;当光线接收器重新接收到位移传感器所发出的光线时,此时记录结束时间,通过结束时间与开始时间之间的遮挡时间可以反馈极耳的完整度,反馈的极耳完整度。需要理解的是,滑块可以通过螺栓穿过C型支架3上的凹槽实现滑动固定连接,也可以通过滑块与设置于C型支架3上的直线模组连接的方式,实现滑块的移动;针对滑块的位置,优选两组位移传感器1中,其中一个位移传感器1设置于电池极耳2的焊接有效区域,另一个位移传感器1设置于电池极耳2的根部至极耳高度的1/2处。工作过程:本申请可以对绕卷之前的极片进行极耳褶皱检测,以提高所制成电池质量,具体地,其中一个传感器在极耳焊接有效区域内调整,另一个在极耳根部到极耳高度的1/2处内调整,调整固定好两组位移传感器的位置,当电池极耳到达检测工位时,位移传感器的光线将被遮挡,遮挡时间显示在连接的显示屏上。参照附图2所示,两组传感器遮光时间与极耳尺寸大小,极片运行速度v相匹配,两组传感器的数据提高检测的准确性。通过遮挡时间反馈的极耳完整度,如果存在不合格图2(a、c、d),会反馈报警状态,需要抚平极耳。本技术准确的检测出折极耳现象,显著地提高了电池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有效的避免了折极耳不良品流转下去,造成安全问题。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极耳的褶皱检测装置,用于对电池极耳(2)进行褶皱检测,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支架上设置有用于可移动的两组位移传感器(1),两组位移传感器(1)设置于电池极耳(2)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极耳的褶皱检测装置,用于对电池极耳(2)进行褶皱检测,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支架上设置有用于可移动的两组位移传感器(1),两组位移传感器(1)设置于电池极耳(2)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极耳的褶皱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设置有C型支架(3),电池极耳(2)设置于C型支架(3)的C型槽(4)中,两组位移传感器(1)固定于C型槽(4)的C型支架(3)上,两组位移传感器(1)输出端的下方均设置有光线接收器,光线接收器固定于C型支架(3)上,两组位移传感器(1)和光线接收器分别设置于电池极耳(2)的上下两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娟毕长江吴洋洋陈默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