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器组件和灶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3395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燃烧器组件和灶具。燃烧器组件包括炉头、阀体组件和隔热件,炉头具有引射管,引射管的进气端与阀体组件上的风门连接,隔热件至少从上方覆盖阀体组件和引射管的进气端。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燃烧器组件中,由于隔热件从上方覆盖引射管的进气端以及整个阀体组件,因此当出现回火时,热量也可以被隔热件阻挡,从而无法直接冲击到阀体组件上方的玻璃面板上,有效地保护玻璃面板不受破坏。并且,隔热件还可以起具有一定的反射作用,当回火产生的热量冲击到隔热件的时候,隔热件可以将一部分热量反射到灶具的底壳上,由此,可以使灶具内部的温度得到降低,进一步提高灶具的品质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燃烧器组件和灶具
本技术涉及厨房用具的
,具体地,涉及一种燃烧器组件和具有其的灶具。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户对厨房的要求不断提升,灶具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必备品。灶具在使用过程中会因为风门开度过大、燃气管路上的任何位置被饭菜渣滓、炭黑等堵塞而产生回火现象。燃气灶回火是火焰缩回到灶具内腔,出现灶喷“爆燃”的燃烧现象,即在燃气灶的炉腔中或者干脆在风门处燃烧,并伴有爆鸣声。燃气灶回火产生的燃烧和高温很容易从炉头内部通过风门喷出,直接冲击到玻璃面板上,导致发生玻璃面板爆裂的事故。为了避免玻璃面板爆裂,现有技术在风门上方增加挡板,以阻挡热量直接辐射到玻璃面板上,起到一定的隔热效果。但是,在实际使用中,一旦发生回火仍然会导致玻璃面板爆裂,严重影响灶具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燃烧器组件。燃烧器组件包括炉头、阀体组件和隔热件,炉头具有引射管,引射管的进气端与阀体组件上的风门连接,隔热件至少从上方覆盖阀体组件和引射管的进气端。在本技术提供的燃烧器组件中,由于隔热件从上方覆盖引射管的进气端以及整个阀体组件,因此当出现回火时,热量也可以被隔热件阻挡,从而无法直接冲击到阀体组件上方的玻璃面板上,有效地保护玻璃面板不受破坏。并且,隔热件还可以起具有一定的反射作用,当回火产生的热量冲击到隔热件的时候,隔热件可以将一部分热量反射到灶具的底壳上,由此,可以使灶具内部的温度得到降低,进一步提高灶具的品质和使用寿命。r>示例性地,隔热件的第一端连接至引射管的进气端,隔热件的第二端连接至阀体组件。这样,隔热件除了能够起到隔热作用之外,还能够很好地保持炉头和阀体组件的相对位置,避免在整机装配和运输过程中,炉头和阀体组件出现偏心等问题,降低了灶具量产时对装配工艺的要求,使得灶具的批量一致性较好、性能稳定,并且降低了运输过程中对产品的包装要求、以及运输对产品产生的损坏率,由此可以有效地降低成本。此外,底壳上可以采用更加牢靠的固定结构,防止在运输过程中炉头和阀体组件位置偏移,使得该燃烧器组件的性能更加稳定。示例性地,引射管的进气端的顶面上设置有限位部和第一安装孔,隔热件的第一端设置有限位配合部和第二安装孔,限位部与限位配合部接合,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通过第一紧固件连接。通过这种设置,可以将炉头与隔热件牢固地连接在一起,并且保证阀体组件与隔热件之间具有精准的同心度,炉头与隔热件的相对位置较为稳定,灶具的批量一致性较好,性能稳定。示例性地,引射管包括大火引射管和小火引射管,限位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限位部分别位于大火引射管和小火引射管的进气端的顶面上,第一安装孔位于两个限位部之间。通过这种设置,炉头与隔热件的连接受力较为均匀,连接更加牢固。示例性地,隔热件的第二端设置有定位孔和第三安装孔,阀体组件的阀杆穿过定位孔,阀体组件上设置有第四安装孔,第三安装孔和第四安装孔通过第二紧固件连接。通过这种设置,可以将阀体组件与隔热件牢固地连接在一起,并且保证阀体组件与隔热件之间具有精准的同心度,阀体组件与隔热件的相对位置较为稳定,灶具的批量一致性较好,性能稳定。同时,通过将阀体组件的阀杆穿过定位孔,可以确保阀杆内的密封件不被高温破坏,阀体组件的可靠性提高。示例性地,第三安装孔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定位孔的两侧,对应地,第四安装孔的数量也为两个。通过这种设置,阀体组件与隔热件的连接受力较为均匀,连接更加牢固。示例性地,隔热件包括第一板状部和第二板状部,第一板状部低于第二板状部,第一板状部和第二板状部之间通过台阶连接,隔热件的第一端设置在第一板状部上,隔热件的第二端设置在第二板状部上。通过这种设置,炉头和阀体组件与隔热件的连接可以位于不同的平面内,能够较好地贴合至炉头和阀体组件。此外,炉头内发生回火现象时,从风门上的空气进气口喷出的火焰和热量不但会向上喷射到玻璃面板上,还有会朝向阀体组件喷射。阀体组件的顶部的阀体部分内会设置有润滑油,润滑油能够保证阀杆相对于阀体部分平滑稳定地旋转,并且该阀体部分内还设置有密封件,但是,一旦回火产生的火焰和热量喷射到该阀体部分上,会导致润滑油被氧化而失效,密封件损坏,进而导致阀体组件损坏。由于隔热件与阀体组件贴合较好,使得隔热件和阀体组件之间的缝隙较窄,在隔热件具有较好的隔热效果的情况下,缝隙较窄会限制热量的传播速度,因此可以有效地避免阀体组件被损坏。示例性地,台阶到第一端的距离大于到第二端的距离。这样,隔热件可以更好地贴合至阀体组件,燃烧器组件的尺寸更加精致小巧。并且,由于隔热件与阀体组件贴合更好,使得隔热件和阀体组件之间的缝隙较窄,在隔热件具有较好的隔热效果的情况下,缝隙较窄会限制热量的传播速度,因此可以更有效地避免阀体组件被损坏。示例性地,隔热件由隔热材料制成或者隔热件的表面上设置有隔热层。这样,隔热件的隔热效果更加突出,灶具的品质和使用寿命得到进一步提高。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灶具。灶具包括如上任一种燃烧器组件。本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技术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技术。附图中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在附图中,图1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燃烧器组件的立体图,其中去除了第一紧固件和第二紧固件;图2为图1中示出的燃烧器组件的另一个角度的立体图;图3为图1中示出的燃烧器组件的一个角度的爆炸图;以及图4为图3中示出的燃烧器组件的另一个角度的爆炸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0、炉头;110、第一安装孔;120、引射管;121、大火引射管;122、小火引射管;123、进气端;124、风门;130、限位部;200、阀体组件;210、阀杆;220、喷嘴;240、第四安装孔;300、隔热件;310、限位配合部;320、第二安装孔;330、第三安装孔;340、定位孔;351、第一板状部;352、第二板状部;353、台阶;410、第一紧固件;420、第二紧固件。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的描述中,提供了大量的细节以便能够彻底地理解本技术。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了解,如下描述仅示例性地示出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本技术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样的细节而得以实施。此外,为了避免与本技术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详细描述。本技术提供一种燃烧器组件。燃烧器组件可以应用于灶具内。因此,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灶具,灶具可以包括本技术的任一种燃烧器组件。灶具包括但不限于集成灶、常规的燃气灶等。如有必要,本技术提供的燃烧器组件还可以应用于其他合适的设备。如图1-4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烧器组件,其包括炉头(100)和阀体组件(200),所述炉头具有引射管(120),所述引射管的进气端(123)与所述阀体组件上的风门(124)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还包括隔热件(300),所述隔热件至少从上方覆盖所述阀体组件和所述引射管的进气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烧器组件,其包括炉头(100)和阀体组件(200),所述炉头具有引射管(120),所述引射管的进气端(123)与所述阀体组件上的风门(124)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还包括隔热件(300),所述隔热件至少从上方覆盖所述阀体组件和所述引射管的进气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件(300)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引射管(120)的进气端(123),所述隔热件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阀体组件(20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烧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射管(120)的进气端(123)的顶面上设置有限位部(130)和第一安装孔(110),所述隔热件(300)的所述第一端设置有限位配合部(310)和第二安装孔(320),所述限位部与所述限位配合部接合,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通过第一紧固件(410)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烧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射管(120)包括大火引射管(121)和小火引射管(122),所述限位部(13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限位部分别位于所述大火引射管和所述小火引射管的进气端的顶面上,所述第一安装孔(110)位于两个所述限位部之间。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烧器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文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苏泊尔厨卫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