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阀、进气组件和灶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80986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22
本技术提供一种控制阀、进气组件和灶具。控制阀包括阀体和可转动装配在阀体内的闭子;阀体上设有小火出气口,闭子中空形成有内部通道,闭子上在第二高度位置设有小火爆炒孔、小火续流孔和小火限流孔,闭子相对阀体转动至第一角度位置时,小火出气口通过小火限流孔与内部通道相通,能满足额定热负荷的内环火燃烧需求;闭子相对阀体转动至第二角度位置时,小火出气口通过小火续流孔与内部通道相通,能够满足内环火正常燃烧需求;闭子相对阀体转动至第三角度位置时,小火出气口通过小火爆炒孔与内部通道相通,能够满足小火爆炒的内环火燃烧需求;从而通过控制阀可以实现多种燃烧需求的内环火,无需增加爆炒燃气管路,降低了燃气灶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厨房用具的,具体地,涉及一种控制阀、进气组件和灶具


技术介绍

1、控制阀是燃气灶的必备零部件,控制阀的阀体内设置能够转动的闭子,一般来说,阀体上设置小火出气口,闭子上设置有小火引气孔,转动过程中,小火出气口通过小火引气孔与闭子内的内部通道相通,以向燃烧器的内环出气室供气。

2、目前,由于闭子上小火引气孔的形式单一,通过小火引气孔流向燃烧器的内环出气室的燃气流量,不能既满足用户小火爆炒的需求又满足用户正常烹饪的需求,虽然可以通过增加爆炒燃气管路为内环火输送爆炒燃烧所需燃气以实现小火爆炒功能,但这无疑需要增加燃气灶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控制阀,技术方案如下。

2、控制阀包括阀体和可转动装配在阀体内的闭子;阀体上设有大火出气口和小火出气口,闭子中空形成有内部通道,且闭子上在第一高度位置设有用于与大火出气口相通的大火孔,闭子上在第二高度位置设有小火爆炒孔、小火续流孔和小火限流孔,小火爆炒孔、小火续流孔和小火限流孔皆连通外部与内部通道,闭子相对阀体转动至第一角度位置时,小火出气口通过小火限流孔与内部通道相通,闭子相对阀体转动至第二角度位置时,小火出气口通过小火续流孔与内部通道相通,闭子相对阀体转动至第三角度位置时,小火出气口通过小火爆炒孔与内部通道相通。

3、本技术提供的控制阀在应用至燃气灶上时,由于闭子在第二高度位置上设有小火爆炒孔、小火续流孔和小火限流孔,小火出气口通过小火限流孔与内部通道相通时,能满足额定热负荷的内环火燃烧需求;小火出气口通过小火续流孔与内部通道相通时,能够满足内环火正常燃烧需求;小火出气口通过小火爆炒孔与内部通道相通时,能够满足小火爆炒的内环火燃烧需求;从而通过控制阀可以实现多种燃烧需求的内环火,无需增加爆炒燃气管路,降低了燃气灶的成本。

4、示例性地,小火限流孔的孔径为d1,内部通道连通天然气管道情况下,d1为0.6mm~0.9mm;内部通道连通液化气管道情况下,d1为0.4mm~0.8mm。燃气为天然气情况下,d1例如为0.6mm、0.7mm、0.8mm或0.9mm,等等,如此,通过小火限流孔能够向内环火喷嘴口输送额定流量的液化气,非爆炒状态下,限制内环火喷嘴口处的液化气量使其在满足额定热负荷燃烧需要的同时,也使液化气能充分燃烧,避免烟气排放超标的问题。燃气为液化气情况下,d1例如为0.4mm、0.6mm或0.8mm,等等,如此,通过小火限流孔能够向内环火喷嘴口输送额定流量的液化气,非爆炒状态下,限制内环火喷嘴口处的液化气量使其在满足额定热负荷燃烧需要的同时,也使液化气能充分燃烧,避免烟气排放超标的问题。

5、示例性地,闭子上在小火限流孔的周缘形成有腰形槽,闭子具有外表面和内表面,腰形槽从外表面朝内表面方向凹设。如此,腰形槽的尺寸大于小火限流孔的尺寸,使闭子在旋转一定角度的范围内小火限流孔都是通气状态,增大了通气角度和通气范围。

6、示例性地,闭子上在小火续流孔的周缘形成有第一围合部、并在第一围合部的周缘形成有第二围合部,闭子具有外表面和内表面,第二围合部构造成从外表面朝内表面方向凹设的第一凹槽,第一围合部构造成相对第一凹槽的槽底朝外表面方向凸出的第一凸台,第一凸台具有第一外凸顶面,第一外凸顶面与内表面之间的距离小于外表面与内表面之间的距离。如此,第二围合部构造出的第一凹槽形成了能容置润滑物的空间,且通过第一凸台将第一凹槽与小火续流孔进行分隔,避免第一凹槽内的润滑物进入小火续流孔而导致小火续流孔部分堵塞的情况发生;如此,不仅满足了润滑的需要,而且避免了润滑物堵塞小火续流孔以影响供气的问题。进一步地,第一围合部构造成的第一凸台,增大了小火续流孔的气体流出的范围,在一定的旋转角度内都能保持通气状态。

7、示例性地,第一外凸顶面具有第一内圈,第一凸台从第一内圈向小火续流孔并朝内表面方向渐缩形成有第一下沉部。如此,从小火续流孔流出的气体能在第一下沉部的导向扩散作用下向外流出,避免了燃气流通不畅的问题。

8、示例性地,闭子上在小火爆炒孔的周缘形成有第三围合部、并在第三围合部的周缘形成有第四围合部,闭子具有外表面和内表面,第四围合部构造成从外表面朝内表面方向凹设的第二凹槽,第三围合部构造成相对第二凹槽的槽底朝外表面方向凸出的第二凸台,第二凸台具有第二外凸顶面,第二外凸顶面与内表面之间的距离小于外表面与内表面之间的距离。如此,第四围合部构造出的第二凹槽形成了能容置润滑物的空间,且通过第二凸台将第二凹槽与小火爆炒孔进行分隔,避免第二凹槽内的润滑物进入小火爆炒孔而导致小火爆炒孔部分堵塞的情况发生;如此,不仅满足了润滑的需要,而且避免了润滑物堵塞小火爆炒孔以影响供气的问题。进一步地,第三围合部构造成的第二凸台,增大了小火爆炒孔的气体流出的范围,在一定的旋转角度内都能保持通气状态。

9、示例性地,第二外凸顶面具有第二内圈,第二凸台从第二内圈向小火爆炒孔并朝内表面方向渐缩形成有第二下沉部。如此,从小火爆炒孔流出的气体能在第二下沉部的导向扩散作用下向外流出,避免了燃气流通不畅的问题。

10、示例性地,小火续流孔的孔径小于小火爆炒孔的孔径。如此,小火续流孔的通气量小于小火爆炒孔的通气量,小火续流孔通气时,能满足低于爆炒火的内环火燃烧需求。

11、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进气组件,包括大火喷嘴、小火喷嘴、连接主体和如上所述的控制阀,连接主体上设有大火通道和小火通道,大火喷嘴通过大火通道与大火出气口相连通,小火喷嘴通过小火通道与小火出气口相连通。本技术提供的进气组件,由于包括上述的控制阀,必然具有上述控制阀具有的技术效果。

12、示例性地,小火喷嘴具有孔径为d2的爆炒喷嘴口,内部通道连通天然气管道情况下,d2为0.8mm~1.2mm;内部通道连通液化气管道情况下,d2为0.7mm~1.2mm。燃气为天然气情况下,d2例如为0.8mm、0.9mm、1.1mm或1.2mm,等等,如此,使小火爆炒孔输送的天然气达到小火喷嘴后,小火喷嘴能够释放出满足爆炒需求的天然气流量。燃气为液化气情况下,d2例如为0.7mm、0.9mm、1.0mm或1.2mm,等等,如此,使小火爆炒孔输送的液化气达到小火喷嘴后,小火喷嘴能够释放出满足爆炒需求的液化气流量。

13、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灶具,包括燃烧器和如上所述的进气组件,燃烧器包括外环出气室、内环出气室、大火引射管和小火引射管,大火喷嘴通过大火引射管连通至外环出气室,小火喷嘴通过小火引射管连通至内环出气室。本技术提供的灶具,由于包括上述的进气组件,进气组件包括上述控制阀,灶具也必然具有上述控制阀具有的技术效果。

14、在
技术实现思路
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控制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和可转动装配在所述阀体内的闭子;所述阀体上设有大火出气口和小火出气口,所述闭子中空形成有内部通道,且所述闭子上在第一高度位置设有用于与所述大火出气口相通的大火孔,所述闭子上在第二高度位置设有小火爆炒孔、小火续流孔和小火限流孔,所述小火爆炒孔、所述小火续流孔和所述小火限流孔皆连通外部与所述内部通道,所述闭子相对所述阀体转动至第一角度位置时,所述小火出气口通过所述小火限流孔与所述内部通道相通,所述闭子相对所述阀体转动至第二角度位置时,所述小火出气口通过所述小火续流孔与所述内部通道相通,所述闭子相对所述阀体转动至第三角度位置时,所述小火出气口通过所述小火爆炒孔与所述内部通道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小火限流孔的孔径为D1,所述内部通道连通天然气管道情况下,D1为0.6mm~0.9mm;所述内部通道连通液化气管道情况下,D1为0.4mm~0.8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闭子上在所述小火限流孔的周缘形成有腰形槽,所述闭子具有外表面和内表面,所述腰形槽从所述外表面朝所述内表面方向凹设。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闭子上在所述小火续流孔的周缘形成有第一围合部、并在所述第一围合部的周缘形成有第二围合部,所述闭子具有外表面和内表面,所述第二围合部构造成从所述外表面朝所述内表面方向凹设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围合部构造成相对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朝所述外表面方向凸出的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具有第一外凸顶面,所述第一外凸顶面与所述内表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外表面与所述内表面之间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凸顶面具有第一内圈,所述第一凸台从所述第一内圈向所述小火续流孔并朝所述内表面方向渐缩形成有第一下沉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闭子上在所述小火爆炒孔的周缘形成有第三围合部、并在所述第三围合部的周缘形成有第四围合部,所述闭子具有外表面和内表面,所述第四围合部构造成从所述外表面朝所述内表面方向凹设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三围合部构造成相对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底朝所述外表面方向凸出的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具有第二外凸顶面,所述第二外凸顶面与所述内表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外表面与所述内表面之间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凸顶面具有第二内圈,所述第二凸台从所述第二内圈向所述小火爆炒孔并朝所述内表面方向渐缩形成有第二下沉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小火续流孔的孔径小于所述小火爆炒孔的孔径。

9.一种进气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大火喷嘴、小火喷嘴、连接主体和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阀,所述连接主体上设有大火通道和小火通道,所述大火喷嘴通过所述大火通道与所述大火出气口相连通,所述小火喷嘴通过所述小火通道与所述小火出气口相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进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小火喷嘴具有孔径为D2的爆炒喷嘴口,所述内部通道连通天然气管道情况下,D2为0.8mm~1.2mm;所述内部通道连通液化气管道情况下,D2为0.7mm~1.2mm。

11.一种灶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燃烧器和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进气组件,所述燃烧器包括外环出气室、内环出气室、大火引射管和小火引射管,所述大火喷嘴通过所述大火引射管连通至所述外环出气室,所述小火喷嘴通过所述小火引射管连通至所述内环出气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和可转动装配在所述阀体内的闭子;所述阀体上设有大火出气口和小火出气口,所述闭子中空形成有内部通道,且所述闭子上在第一高度位置设有用于与所述大火出气口相通的大火孔,所述闭子上在第二高度位置设有小火爆炒孔、小火续流孔和小火限流孔,所述小火爆炒孔、所述小火续流孔和所述小火限流孔皆连通外部与所述内部通道,所述闭子相对所述阀体转动至第一角度位置时,所述小火出气口通过所述小火限流孔与所述内部通道相通,所述闭子相对所述阀体转动至第二角度位置时,所述小火出气口通过所述小火续流孔与所述内部通道相通,所述闭子相对所述阀体转动至第三角度位置时,所述小火出气口通过所述小火爆炒孔与所述内部通道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小火限流孔的孔径为d1,所述内部通道连通天然气管道情况下,d1为0.6mm~0.9mm;所述内部通道连通液化气管道情况下,d1为0.4mm~0.8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闭子上在所述小火限流孔的周缘形成有腰形槽,所述闭子具有外表面和内表面,所述腰形槽从所述外表面朝所述内表面方向凹设。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闭子上在所述小火续流孔的周缘形成有第一围合部、并在所述第一围合部的周缘形成有第二围合部,所述闭子具有外表面和内表面,所述第二围合部构造成从所述外表面朝所述内表面方向凹设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围合部构造成相对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朝所述外表面方向凸出的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具有第一外凸顶面,所述第一外凸顶面与所述内表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外表面与所述内表面之间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凸顶面具有第一内圈,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孟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苏泊尔厨卫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