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柔性触控面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柔性触控面板,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较薄厚度的柔性触控面板。
技术介绍
近年来,柔性电子装置已成为新一代电子技术所关注的焦点之一,对于能够整合在柔性电子装置中的柔性触控面板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其中,如何有效地降低柔性触控面板的整体厚度和制作成本是本领域中需发展突破的重点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降低柔性触控面板的整体厚度和制作成本。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柔性触控面板,包括一柔性衬底、一硬化膜、一触控感测组件、一走线以及一装饰层。柔性衬底具有一可视区和一周边区位在可视区的至少一侧。硬化膜设置在柔性衬底上并至少覆盖可视区。触控感测组件设置在柔性衬底上并至少设置在可视区内,触控感测组件包括多个第一感测电极,其中第一感测电极和硬化膜分别位在柔性衬底的相反两侧。走线设置在柔性衬底上并位在周边区,且走线电连接到触控感测组件。装饰层设置在柔性衬底上并位在周边区并和走线重叠。在本专利技术的柔性触控面板中,硬化膜和感测电极直接形成在柔性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性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柔性衬底,具有一可视区和一周边区位在所述可视区的至少一侧;/n一硬化膜,设置在所述柔性衬底上并至少覆盖所述可视区;/n一触控感测组件,设置在所述柔性衬底上并至少设置在所述可视区内,所述触控感测组件包括:/n多个第一感测电极,其中所述多个第一感测电极和所述硬化膜分别位在所述柔性衬底的相反两侧;/n一走线,设置在所述柔性衬底上并位在所述周边区,且所述走线电连接到所述触控感测组件;以及/n一装饰层,设置在所述柔性衬底上并位在所述周边区并和所述走线重叠。/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柔性衬底,具有一可视区和一周边区位在所述可视区的至少一侧;
一硬化膜,设置在所述柔性衬底上并至少覆盖所述可视区;
一触控感测组件,设置在所述柔性衬底上并至少设置在所述可视区内,所述触控感测组件包括:
多个第一感测电极,其中所述多个第一感测电极和所述硬化膜分别位在所述柔性衬底的相反两侧;
一走线,设置在所述柔性衬底上并位在所述周边区,且所述走线电连接到所述触控感测组件;以及
一装饰层,设置在所述柔性衬底上并位在所述周边区并和所述走线重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衬底包括一第一侧和相对于所述第一侧的一第二侧,其中所述硬化膜设置在所述柔性衬底的所述第一侧,且所述多个第一感测电极、所述走线和所述装饰层设置在所述柔性衬底的所述第二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层设置在所述柔性衬底和所述走线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衬底包括一第一侧和相对于所述第一侧的一第二侧,其中所述硬化膜和所述装饰层设置在所述柔性衬底的所述第一侧,且所述多个第一感测电极和所述走线设置在所述柔性衬底的所述第二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层设置在所述柔性衬底的所述第一侧的一表面上或嵌入所述柔性衬底的所述第一侧的所述表面内。
6.如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所述的柔性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感测组件还包括多个第二感测电极设置在所述柔性衬底的所述第二侧,且所述多个第一感测电极和所述多个第二感测电极电隔离。
7.如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所述的柔性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感测组件还包括多个第二感测电极与多个桥接线,所述多个第二感测电极和所述桥接线设置在所述柔性衬底的所述第二侧,其中
所述多个第一感测电极和所述多个第二感测电极是通过一透明导电层所构成,且所述多个桥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谚宗,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瀚宇彩欣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