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帘的帘体收放控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316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关于一种窗帘的帘体收放控制结构,其窗帘是由上、下梁、卷绳控制器、传动组及帘体所组成,其中上梁于一侧凹设一容置槽供卷绳控制器容设,该卷绳控制器并与一具跨座、收放杆、收放绳、传动绳及导滑体的传动组相互连动,以带动帘体作卷收或展开;由上述的结构,通过手部推拉的力量与收放控制装置相互配合,以达到最佳的收放调整效果及快速安装之便。(*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于一种窗帘的帘体收放控制结构
技术介绍
一般传统的窗帘结构,是由帘体、传动组及手拉绳所组成,当使用者于操作手拉绳时,因绳体摩擦面较小,于接触施力时将造成手部拉痕,且手拉绳欲调整帘体的展开或收合位置时,一旦手拉绳的下拉力道过大或释放速度过快,则会使帘体无法确实定位于使用者想要的适当位置,以致操作上需反复调整而造成使用上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窗帘的帘体收放控制结构,其由手部推拉的力量与卷绳控制器定扭力弹簧装置的弹力相互配合,令使用者可随心所欲调整想要的高度,免除手拉绳拉扯施力时造成手部拉痕,避免不必要的伤害,达到最佳使用状态。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窗帘的帘体收放控制结构,其由手部推拉的力量与卷绳控制器定扭力弹簧装置的弹力相互配合,令帘体于展开及收合上,可确实依使用者手部的推拉位置达到定位,而可随心所欲调整想要的高度位置,进而免除传统手拉绳重复调整的不便,达到操作及安装上更为精准、确实且简易。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窗帘的帘体收放控制结构,窗帘于上梁的一容置槽内分别设一卷绳控制器及传动组,该传动组并设多数收放绳与一传动绳相配合,收放绳及传动绳随传动组及卷绳控制器产生的定扭力作卷收及释放,且收放绳穿设于窗帘的帘体而固结于下梁,该帘体在卷绳控制器及传动组的连动下随收放绳的卷收或释放同步作动而进行收合或展开。卷绳控制器是由上、下基座、旋转座及扭力弹簧所组成。下基座与上基座相同,且为上基座的一反置向,且上、下二基座相互呈具公、母相对扣接部及对称部可相互扣合对组。上、下基座二外侧端设有相对挡座,于一挡座上设一卡榫,另一挡座外侧挡面对应处凹设一嵌槽,二挡座内设有具心轴的环槽及限位环槽,环槽外侧边角环设有限位卡柱。旋转座一侧设一呈圆柱形的作动体,且作动体设呈一具凹槽固结孔的卷覆面,于另一侧设一具轮轴座的卷收面,于座面形成一挡部,挡部中心设有一枢孔,且于卷覆面与卷收面接合处形成一抵撑面,旋转座卷覆面恰枢设于中心轴上,其抵撑面抵撑跨置于限位卡柱上。作动体设呈圆柱形。传动组设有跨座、收放杆及导滑体与收放绳及传动绳相配合。跨座于一侧设一供收放杆穿设的枢导孔。收放绳与传动绳设呈带体。收放绳与传动绳设呈缆绳。卷绳控制器的扭力弹簧可随窗帘的尺寸设呈一个或一个以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的卷绳控制器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的立体组合图。图4为本技术的局部组合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卷绳控制器的扭力弹簧与旋转座的背面组合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帘体向下展开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帘体向上收合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组合示意图。附图标号10.....上梁11.....容置槽20.....下梁30.....卷绳控制器31.....上基座 31’....下基座311....挡座312....挡座313....卡榫314....嵌槽315....环槽316....中心轴3161...凸柱3162...孔槽317....限位卡柱3171...限位环槽318、319....心轴 3181...孔槽3191...凸肋32.....旋转座321....作动体 322....固结孔323....卷覆面 324....卷收面325....抵撑面 326....挡部327....枢孔33.....扭力弹簧40.....传动组 41.....跨座411....枢导孔 42.....跨座421....枢导孔 43.....收放杆44.....收放绳 45.....传动绳46.....导滑体 50.....帘体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其窗帘是由上梁10、下梁20、卷绳控制器30、传动组40及帘体50所组成,其中上梁10于一侧凹设一容置槽11,卷绳控制器30(请参阅图2所示)由一上基座31、下基座31’、一旋转座32及二扭力弹簧33所组成,其中上、下二基座31、31’设有公、母相对扣接部及对称部,可相互扣合对组成一封闭限位盒,下基座31’设与上基座31相同,且为上基座31的一反置向,可令二基座31、31’上、下呈反置向相对扣组,上基座31呈一ㄩ形长槽状,二外侧端设呈状的相对挡座311、312,于一呈状挡座311上缘面向上延设一卡榫313,另一呈状挡座312外侧挡面对应卡榫313处凹设一嵌槽314,于二状挡座311、312内中段处凹设一浅阶状环槽315,并于环槽315中心向上延设一中心轴316,中心轴316上缘面并设一凸肋3161及一孔槽3162,沿环槽315外侧边角环设有二相对具的限位卡柱317,二相对限位卡柱317分别与二状挡座311、312形成二限位环槽3171,于二限位环槽3171中心分别向上延设一心轴318、319,其中一心轴318上缘面设有一孔槽3181,一心轴319上缘面相对设有一凸肋3191,旋转座32一侧设一呈圆柱形的作动体321,且作动体321设呈一具固结孔322的卷覆面323,于另一侧设一具轮轴座的卷收面324,于卷收面324的一侧设一挡部326,挡部326中心设有一枢孔327,且于卷覆面323与卷收面324接合处形成一抵撑面325,使旋转座32的卷覆面323恰枢设于中心轴316上,其抵撑面325恰可抵撑跨置于限位卡柱317上,传动组40由跨座41、42、收放杆43、收放绳44、传动绳45及导滑体46所组成,其中跨座41、42于一侧设一枢导孔411、421,供收放杆43穿设,收放绳44与传动绳45可设为带体或缆绳。欲组装时,如图3所示(请同时参考图4),令其卷绳控制器30的上、下基座31、31’相互呈反置向展立,将二扭力弹簧33的倒钩部定位端,分别固设于旋转座32作动体321的卷覆面323二侧凹槽的固结孔322中卡制定位,使二扭力弹簧33并联呈可逆S型方式运作(如图5所示),随后再分别将二扭力弹簧33套置于下基座31’二侧限位环槽3171的心轴318、319,同时将旋转座32的作动体321套置于中段环槽315的中心轴316上,此时,旋转座32的抵撑面325恰跨置于限位卡柱317,同时压制二并联扭力弹簧33的一侧缘,再将上基座31套合于下基座31’上,令上、下基座31、31’的公、母扣扣接部及对称部相互扣合,对组成一卷绳控制器30,此时将卷绳控制器30固设于上梁10的容置槽11内,再将跨座41、42呈适当距离置放且定位于上梁10内,使收放杆43由枢导孔411、421于跨座41、42间形成一滚动状态,且将固定于跨座42的导滑体46与旋转座32间以传动绳45穿绕形成导滑,将二收放绳44分别依帘体50穿设的位置绕设于收放杆43两端各位于二跨座41、42的一侧,使收放绳44穿设上梁10及帘体50后固设于下梁20上,其传动绳45一侧固设于收放杆43的一端并绕设导滑体46后固设于卷收面324上。于使用时,如图6所示,当帘体50欲往下展开时,由手部的力道将下梁20下拉,使收放绳44往下带动收放杆43转动,此时收放杆43向右转动释放收放绳44且传动绳45经导滑体46卷收于收放杆43一侧,随之传动绳45顺势带动卷收面324使作动体321呈逆时针转动,此时二扭力弹簧33由并联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窗帘的帘体收放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窗帘于上梁的一容置槽内分别设一卷绳控制器及传动组,该传动组并设多数收放绳与一传动绳相配合,收放绳及传动绳随传动组及卷绳控制器产生的定扭力作卷收及释放,且收放绳穿设于窗帘的帘体而固结于下梁,该帘体在卷绳控制器及传动组的连动下随收放绳的卷收或释放同步作动而进行收合或展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窗帘的帘体收放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窗帘于上梁的一容置槽内分别设一卷绳控制器及传动组,该传动组并设多数收放绳与一传动绳相配合,收放绳及传动绳随传动组及卷绳控制器产生的定扭力作卷收及释放,且收放绳穿设于窗帘的帘体而固结于下梁,该帘体在卷绳控制器及传动组的连动下随收放绳的卷收或释放同步作动而进行收合或展开。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帘的帘体收放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卷绳控制器是由上、下基座、旋转座及扭力弹簧所组成。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窗帘的帘体收放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下基座与上基座相同,且为上基座的一反置向,且上、下二基座相互呈具公、母相对扣接部及对称部可相互扣合对组。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窗帘的帘体收放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上、下基座二外侧端设有相对挡座,于一挡座上设一卡榫,另一挡座外侧挡面对应处凹设一嵌槽,二挡座内设有具心轴的环槽及限位环槽,环槽外侧边角环设有限位卡柱。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帘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粘武忠许盛瀛梁文颖
申请(专利权)人:庆丰富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