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不同通气方式下的直接起爆装置及试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3069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两种不同通气方式下的直接起爆装置,包括顶盖、罐体、底盖,顶盖和底盖分别固定于罐体的顶部和底部,并构成一个整体密封的腔体;所述顶盖上设置有进气系统、排气系统、安全阀和点火器,进气系统和排气系统均与罐体内部连通,进气系统连接有喷粉系统;所述罐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压力传感器和离子探针。该装置及方法应用于爆震实验中,可提高同条件下可燃气爆炸压力与速度,降低起爆点火能量,减少形成爆震的距离,达到直接起爆的目的,对爆震的工程应用具有积极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两种不同通气方式下的直接起爆装置及试验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爆震试验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粉末助爆形式直接起爆技术的试验装置与方法。
技术介绍
当今,爆震技术应用涵盖在工业的各个方面。如:爆震发动机,爆震法制备纳米材料,材料表面喷涂与喷砂工艺,吹气灭火装置以及锅炉除渣,爆震起爆一直是现代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然而,气相爆震直接起爆需要巨大的点火能量,工程成本太大;间接起爆需要添加辅助装置,更是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粉末爆炸一直以来是危害社会安全重要因素之一,在爆炸的瞬间放出光和热,消耗大量的化学能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合理利用可燃粉末可以促进气相爆燃转化为爆震,可燃气的浓度、可燃粉末重量、点火能量以及助爆方法等都影响是否能形成爆震。综上所述,探索出一条简单、快速、成本低的爆震起爆方式势在必得,有效地促进爆震的形成,是爆震技术工程化应用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基础。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促进爆震的形成的两种不同通气方式下的直接起爆装置及试验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两种不同通气方式下的直接起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盖(2)、罐体(4)、底盖(12),顶盖(2)和底盖(12)分别固定于罐体(4)的顶部和底部,并构成一个整体密封的腔体;所述顶盖(2)上设置有进气系统、排气系统、安全阀(13)和点火器,进气系统和排气系统均与罐体(4)内部连通,进气系统连接有喷粉系统(1);所述罐体(4)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压力传感器(11)和离子探针(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两种不同通气方式下的直接起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盖(2)、罐体(4)、底盖(12),顶盖(2)和底盖(12)分别固定于罐体(4)的顶部和底部,并构成一个整体密封的腔体;所述顶盖(2)上设置有进气系统、排气系统、安全阀(13)和点火器,进气系统和排气系统均与罐体(4)内部连通,进气系统连接有喷粉系统(1);所述罐体(4)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压力传感器(11)和离子探针(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种不同通气方式下的直接起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系统为一个三通管,三通管的一个管穿过顶盖(2)插入罐体(4)内部,并通过接头(3)连接有吹气管(5),吹气管(5)的另一端位于罐体(4)底部,且与底盖(12)之间留有间隙,吹气管(5)相贴于罐体(4)内壁;三通管的另外两个管位于顶盖(2)上方,均作为进气口,其中一个管上设置有喷粉系统(1)。
所述排气系统包括一个排气管(9),排气管(9)上设置有压力表(8)和阀门(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种不同通气方式下的直接起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器为一个火花塞(10),其穿过顶盖(2)与罐体(4)内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种不同通气方式下的直接起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12)的内表面为凹面,且凹面光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种不同通气方式下的直接起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豪刘畅高鹤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