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波段共口径大靶面的光学无热化红外镜头及光学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学镜头,具体涉及一种双波段共口径大靶面的光学无热化红外镜头及光学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红外光学的发展,各领域对红外热像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制冷型热像仪因其较高的响应灵敏度逐渐被广泛使用。其中双波段共口径红外镜头因可同时对中波和长波波段清晰成像,得到目标的特征信息,在遥测等领域使用需求逐渐增多。目前针对双波段共口径光学无热化红外镜头大部分采用折/反系统实现双光路共口径,此类光学系统存在的问题是:结构复杂,精度要求较高,体积和重量较大,视场角较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双波段共口径光学无热化红外光学系统存在结构复杂,精度要求高,体积和重量大,以及视场角小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双波段共口径大靶面的光学无热化红外镜头及光学系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波段共口径大靶面的光学无热化红外镜头,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沿光路依次设置的光焦度为负的整流罩A、第一负透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波段共口径大靶面的光学无热化红外镜头,其特征在于:/n包括沿光路依次设置的光焦度为负的整流罩A、第一负透镜B、第二正透镜C、第三正透镜D、第四负透镜E、第五正透镜F、第六正透镜G和滤光片H,以及滤光片H的旋转驱动机构、旋转驱动机构的控制系统;/n所述整流罩A为球面透镜;所述第一负透镜B为凸面朝向物方的双弯月负透镜;所述第二正透镜C为凸面朝向物方的双弯月正透镜;所述第三正透镜D为凸面朝向物方的双弯月正透镜;所述第四负透镜E为凸面朝向物方的双弯月负透镜;所述第五正透镜F为凸面朝向像方的双弯月正透镜;所述第六正透镜G为凸面朝向物方的双弯月正透镜;所述滤光片H为平板玻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波段共口径大靶面的光学无热化红外镜头,其特征在于:
包括沿光路依次设置的光焦度为负的整流罩A、第一负透镜B、第二正透镜C、第三正透镜D、第四负透镜E、第五正透镜F、第六正透镜G和滤光片H,以及滤光片H的旋转驱动机构、旋转驱动机构的控制系统;
所述整流罩A为球面透镜;所述第一负透镜B为凸面朝向物方的双弯月负透镜;所述第二正透镜C为凸面朝向物方的双弯月正透镜;所述第三正透镜D为凸面朝向物方的双弯月正透镜;所述第四负透镜E为凸面朝向物方的双弯月负透镜;所述第五正透镜F为凸面朝向像方的双弯月正透镜;所述第六正透镜G为凸面朝向物方的双弯月正透镜;所述滤光片H为平板玻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波段共口径大靶面的光学无热化红外镜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正透镜C的出射面S6为衍射面非球面;
所述第一负透镜B的出射面S4、第四负透镜E的出射面S10、第五正透镜F的出射面S12,以及第六正透镜G的出射面S14,均为非球面;
所述第一负透镜B的入射面S3、第二负透镜C的入射面S5、第三负透镜D的入射面S7和出射面S8、第四负透镜E的入射面S9、第五正透镜F的入射面S11,以及第六正透镜G的入射面S13,均为球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波段共口径大靶面的光学无热化红外镜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滤光片H的入射面S15和出射面S16上均镀有窄带通膜;
所述整流罩A、第一负透镜B、第二正透镜C、第三正透镜D、第四负透镜E、第五正透镜F,以及第六正透镜G的入射面和出射面上,均镀有双波段增透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波段共口径大靶面的光学无热化红外镜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整流罩A、第一负透镜B、第二正透镜C、第三正透镜D、第四负透镜E、第五正透镜F、第六正透镜G的厚度分别为4mm、6.5mm、9.5mm、10.2mm、9.1mm、9.5mm、5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波段共口径大靶面的光学无热化红外镜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整流罩A为多光谱CVD硫化锌材质;
所述第一负透镜B为锗材质;所述第二正透镜C、第三正透镜D、第四负透镜E、第五正透镜F,以及第六正透镜G,均为硫系材质;
所述滤光片H为N型锗单晶材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波段共口径大靶面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洋洋,郭德福,王鹏,闫福文,陈继铭,赵胜强,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中科立德红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