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元式幕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2787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单元式幕墙,包括背架和设于背架正面的面板,背架背部的上端设有“n”字形弯曲部,背架的内边缘设有向内凹陷的环形密封槽,密封槽中间设有辅助槽,背架的上下两端设有直角固定板,上端的固定板通过螺钉与背架连接,下端的固定板与背架焊接;面板的尺寸与背架尺寸相适应,面板的背面设有与辅助槽相匹配的凸起,凸起上设有卡槽,卡槽的开口指向固定板;所述背架一侧的侧壁上设有挂钩,另一侧的侧壁上设有卡口,卡口内设有与挂钩相匹配的支柱。很好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安装的时候都较为麻烦,同时还会导致后期的维护工作难度很大的问题。并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幕墙,结构简洁,组装和安装都更简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元式幕墙
本技术涉及一种幕墙,特别是涉及一种单元式幕墙。
技术介绍
建筑幕墙在我国随着高层/超高层建筑物的增多而增多,几乎哪里有高层建筑哪里就有各种幕墙。国外发达国家幕墙业经历百余年的历史,而在我国仅用了十多年时间即迎头赶上。从大的城市直至部分乡镇,均可看到各种形式的幕墙。近几年尤以隐框铝合金玻璃幕墙发展为最快。幕墙按其材料可分为铝合金玻璃幕墙,铝板幕墙(铝合金单板或复合铝板),钢板幕墙、石板幕墙、陶瓷板幕墙以及用上述材料组合而成的组合式幕墙。按外形可分为:平直幕墙、折线幕墙、圆弧幕墙、曲面幕墙和异形幕墙等。按结构形式可分为:有框幕墙、隐框幕墙和半隐框幕墙。由于上述各种幕墙使建筑物路面建筑造型新颖多变,虚实对比强烈,环境色彩鲜艳明快,给人们以喜闻乐见的建筑艺术形象,使城市增加了无穷的魅力。但是,现有的幕墙,在安装的时候都较为麻烦,同时还会导致后期的维护工作难度很大,有诸多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元式幕墙,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安装的时候都较为麻烦,同时还会导致后期的维护工作难度很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单元式幕墙,包括背架和设于背架正面的面板,背架背部的上端设有“n”字形弯曲部,背架的内边缘设有向内凹陷的密封槽,密封槽中间设有辅助槽,背架的上下两端设有直角固定板,上端的固定板通过螺钉与背架连接,下端的固定板与背架焊接;面板的尺寸与背架尺寸相适应,面板的背面设有与辅助槽相匹配的凸起,凸起上设有卡槽,卡槽的开口指向固定板;所述背架一侧的侧壁上设有挂钩,另一侧的侧壁上设有卡口,卡口内设有与挂钩相匹配的支柱。组装时,先将面板对应的放置在背架上,让面板背部的凸起与辅助槽对应,下端的安装板与面板安装到位,然后安装上端的固定板,对面板进行最后一次固定,根据需要,可以在密封槽内设置密封圈以加强幕墙的防水性能。安装时,背架的“n”字形弯曲部用来将幕墙整体挂在安装的位置上,稳定性高且方便移动,便于后续安装工作的进行,多块幕墙安装,可通过设于两侧的挂钩和卡口配合,让挂钩和卡口内的支柱相咬合,进行连接固定,加强安装的便捷性,同样,这样的结构更有利于幕墙在使用后期过程中的维护,很好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安装的时候都较为麻烦,同时还会导致后期的维护工作难度很大的问题。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板的数量至少为4,等量的设置在背架的上下两端,此设置可保证上下两端均有2个安装板,受力更均匀,提升结构整体的稳定性。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位于所述背架下端的固定板与背架焊接,位于上端的固定板上设有螺孔,通过螺钉与背架连接,由于下端的固定板承重较大,因此采用焊接的连接方式为承重能力提供保障,上端采用螺钉固定,即便于拆卸,又便于组装。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背架上端设有与固定板对应的螺孔,每一个安装板对应一列螺孔,每列螺孔的数量不少于2,可通过调整安装板螺孔和背架上端的螺孔对应来调整面板的松紧度,实用性高。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辅助槽的形状为矩形,数量为2,分别靠近背架的两端设置,面板的背面设置有2个与辅助槽相匹配的凸起。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凸起上设有卡槽,且开口分别指向背架的两端,开口位置与位于背架两端的安装板对应,卡槽用于将安装板插入其中,增强组装稳定性,同时拆下安装板即可拆下面板,便于组装和拆卸。如上所述,本技术的单元式幕墙,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组装时,先将面板对应的放置在背架上,让面板背部的凸起与辅助槽对应,下端的安装板与面板安装到位,然后安装上端的固定板,对面板进行最后一次固定,根据需要,可以在密封槽内设置密封圈以加强幕墙的防水性能。安装时,背架的“n”字形弯曲部用来将幕墙整体挂在安装的位置上,稳定性高且方便移动,便于后续安装工作的进行,多块幕墙安装,可通过设于两侧的挂钩和卡口配合,让挂钩和卡口内的支柱相咬合,进行连接固定,加强安装的便捷性,同样,这样的结构更有利于幕墙在使用后期过程中的维护,很好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安装的时候都较为麻烦,同时还会导致后期的维护工作难度很大的问题。并且本技术的幕墙,结构简洁,组装和安装都更简便。附图说明图1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公开的单元式幕墙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公开的单元式幕墙的面板背面结构示意图。图3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公开的单元式幕墙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元件标号说明:1-背架;2-密封槽;3-辅助槽;4-固定板;5-面板;6-凸起;7-卡槽;8-挂钩;9-卡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请参阅图1至图3。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单元式幕墙,包括背架1和设于背架1正面的面板5,背架1背部的上端设有“n”字形弯曲部,背架1的内边缘设有向内凹陷的密封槽2,密封槽2中间设有辅助槽3,背架1的上下两端设有直角固定板4,上端的固定板4通过螺钉与背架1连接,下端的固定板4与背架1焊接;面板5的尺寸与背架1尺寸相适应,面板5的背面设有与辅助槽3相匹配的凸起6,凸起6上设有卡槽7,卡槽7的开口指向固定板4;所述背架1一侧的侧壁上设有挂钩8,另一侧的侧壁上设有卡口9,卡口9内设有与挂钩8相匹配的支柱。组装时,先将面板5对应的放置在背架1上,让面板5背部的凸起6与辅助槽3对应,下端的安装板与面板5安装到位,然后安装上端的固定板4,对面板5进行最后一次固定,根据需要,可以在密封槽2内设置密封圈以加强幕墙的防水性能。安装时,背架1的“n”字形弯曲部用来将幕墙整体挂在安装的位置上,稳定性高且方便移动,便于后续安装工作的进行,多块幕墙安装,可通过设于两侧的挂钩8和卡口9配合,让挂钩8和卡口9内的支柱相咬合,进行连接固定,加强安装的便捷性,同样,这样的结构更有利于幕墙在使用后期过程中的维护,很好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安装的时候都较为麻烦,同时还会导致后期的维护工作难度很大的问题。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板4的数量至少为4,等量的设置在背架1的上下两端,此设置可保证上下两端均有2个安装板,受力更均匀,提升结构整体的稳定性。于本实施例中,位于所述背架1下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元式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式幕墙包括背架和设于背架正面的面板,背架背部的上端设有n字形弯曲部,背架的内边缘设有向内凹陷的密封槽,密封槽中间设有辅助槽,背架的上下两端设有直角固定板,上端的固定板通过螺钉与背架连接,下端的固定板与背架焊接;面板的尺寸与背架尺寸相适应,面板的背面设有与辅助槽相匹配的凸起,凸起上设有卡槽,卡槽的开口指向固定板;所述背架一侧的侧壁上设有挂钩,另一侧的侧壁上设有卡口,卡口内设有与挂钩相匹配的支柱。/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元式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式幕墙包括背架和设于背架正面的面板,背架背部的上端设有n字形弯曲部,背架的内边缘设有向内凹陷的密封槽,密封槽中间设有辅助槽,背架的上下两端设有直角固定板,上端的固定板通过螺钉与背架连接,下端的固定板与背架焊接;面板的尺寸与背架尺寸相适应,面板的背面设有与辅助槽相匹配的凸起,凸起上设有卡槽,卡槽的开口指向固定板;所述背架一侧的侧壁上设有挂钩,另一侧的侧壁上设有卡口,卡口内设有与挂钩相匹配的支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元式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的数量至少为4,等量的设置在背架的上下两端。


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君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勤果设计营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