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气路多分离器制供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02582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气路多分离器制供氧系统,涉及制供氧系统技术领域;包括AB吸附塔、CD吸附塔、个体终端、弥散终端、第一气路连接管、车载气源、第二气路连接管、备用空压机、第一气路阀组、第二气路阀组、气压监测装置、氧气传感器、闭环控制系统等。系统优先利用车载压缩气源,经过两组吸附塔进行氮氧分离,从而提高车厢环境内氧气浓度,同时,在监测到车载压缩空气压力偏低、流量偏小或列车电力系统出现故障时,冗余压缩机气源自动开启,并经AB吸附塔分离输出高浓度氧气供个体终端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气路多分离器制供氧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制供氧系统
,特别涉及一种双气路多分离器制供氧系统。
技术介绍
动车组在高原上的时候,车厢内的氧浓度较低,乘客容易缺氧。现有的动车组只具备新风系统,不能提高车厢内的氧浓度。同时,动车组在出现故障的时候,其电力系统无法给新风系统供电,此时,将导致车厢内氧浓度进一步降低,从而对乘客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上述缺点,提出一种双气路多分离器制供氧系统,利用车载空压机提高车厢内氧浓度,同时,在电力系统出现故障时,可利用备用空压机输出氧气供个人应急使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双气路多分离器制供氧系统,包括备用空压机、第一吸附塔、第二吸附塔、和第一吸附塔的输出端连接的个人使用终端、和第二吸附塔的输出端连接的氧气弥散终端、用于连通备用空压机和第一吸附塔的第一气路连接管、车载空压机、用于连通车载空压机和第一吸附塔的第二气路连接管、用于连通车载空压机和第二吸附塔的第二气路连接管、位于第一气路连接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气路多分离器制供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备用空压机、第一吸附塔、第二吸附塔、和第一吸附塔的输出端连接的个人使用终端、和第二吸附塔的输出端连接的氧气弥散终端、用于连通备用空压机和第一吸附塔的第一气路连接管、车载空压机、用于连通车载空压机和第一吸附塔的第二气路连接管、用于连通车载空压机和第二吸附塔的第二气路连接管、位于第一气路连接管上的第一气路阀门、位于第二气路连接管上的第二气路阀门、用于根据车载空压机的输出气压控制第一气路阀门和第二气路阀门开启和关闭的气压监测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气路多分离器制供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备用空压机、第一吸附塔、第二吸附塔、和第一吸附塔的输出端连接的个人使用终端、和第二吸附塔的输出端连接的氧气弥散终端、用于连通备用空压机和第一吸附塔的第一气路连接管、车载空压机、用于连通车载空压机和第一吸附塔的第二气路连接管、用于连通车载空压机和第二吸附塔的第二气路连接管、位于第一气路连接管上的第一气路阀门、位于第二气路连接管上的第二气路阀门、用于根据车载空压机的输出气压控制第一气路阀门和第二气路阀门开启和关闭的气压监测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气路多分离器制供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路连接管上设有空气预处理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气路多分离器制供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附塔和第二吸附塔连接有监控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气路多分离器制供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吸附塔的数量至少为两个。


5.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气路多分离器制供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压监测装置包括上端和车载空压机连通的管件、滑动连接在管件内的活塞、一端连接在活塞上的弹簧、用于测量弹簧的拉力的拉力传感器;
所述弹簧另一端连接在管件上,所述拉力传感器和第一气路阀门连接;
所述第二气路阀门位于管件的管壁上,所述第二气路阀门沿着管件的走向均匀布置,最上方的第二气路阀门同时和第一吸附塔及其中一个第二吸附塔连接,其余第二气路阀门分别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楼百根孙莉楼洁丽章益郎钱晶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创威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华夏高原环境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