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缸四排汽H级二拖一联合循环汽轮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2539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05
一种三缸四排汽H级二拖一联合循环汽轮机,它涉及汽轮机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为解决现有一拖一联合循环汽轮机组循环效率低、缸效率低,总体性能差,成本较高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前轴承箱、后轴承箱、高中压合缸、第一低压缸、第二低压缸、转子整体、两个高压主汽调节联合阀和两个中压再热调节联合阀,高中压合缸、第一低压缸和第二低压缸由先至后顺次固定连接,高中压合缸的两侧分别各设有一个高压主汽调节联合阀和一个中压再热调节联合阀,高压主汽调节联合阀的出汽端与高中压合缸的主蒸汽进汽口连接,中压再热调节联合阀的出汽端与高中压合缸的再热蒸汽进汽口连通,高中压合缸通过连通管分别与第一低压缸和第二低压缸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蒸汽做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缸四排汽H级二拖一联合循环汽轮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轮机
,具体涉及一种三缸四排汽H级二拖一联合循环汽轮机。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工业水平的不断进步,现有汽轮机成型设计早,主汽参数低,已经无法满足于现在的工业生产,目前联合循环项目最大容量为9H级一拖一项目,机组循环效率低、缸效率低,总体性能差,成本较高,而随着市场的发展,级组容量的增大,为满足现有生产所需蒸汽需要,因此开发高参数、大容量、高效率的新型联合循环汽轮机已经刻不容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一拖一联合循环汽轮机组循环效率低、缸效率低,总体性能差,成本较高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三缸四排汽H级二拖一联合循环汽轮机。本申请为解决以上问题提出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前轴承箱、后轴承箱、高中压合缸、第一低压缸、第二低压缸、转子整体、两个高压主汽调节联合阀和两个中压再热调节联合阀,高中压合缸、第一低压缸和第二低压缸由先至后顺次固定连接,前轴承箱靠近高压缸设置,后轴承箱靠近后一个低压缸设置,转子整体依次设置在前轴承箱、高中压合缸、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缸四排汽H级二拖一联合循环汽轮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前轴承箱(1)、后轴承箱(2)、高中压合缸(5)、第一低压缸(6)、第二低压缸(7)、转子整体(8)、两个高压主汽调节联合阀(3)和两个中压再热调节联合阀(4),高中压合缸(5)、第一低压缸(6)和第二低压缸(7)由先至后顺次固定连接,前轴承箱(1)靠近高压缸(5)设置,后轴承箱(2)靠近后一个低压缸(6)设置,转子整体(8)依次设置在前轴承箱(1)、高中压合缸(5)、第一低压缸(6)、第二低压缸(7)和后轴承箱(2)内,高中压合缸(5)的两侧分别各设有一个高压主汽调节联合阀(3)和一个中压再热调节联合阀(4),高压主汽调节联合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缸四排汽H级二拖一联合循环汽轮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前轴承箱(1)、后轴承箱(2)、高中压合缸(5)、第一低压缸(6)、第二低压缸(7)、转子整体(8)、两个高压主汽调节联合阀(3)和两个中压再热调节联合阀(4),高中压合缸(5)、第一低压缸(6)和第二低压缸(7)由先至后顺次固定连接,前轴承箱(1)靠近高压缸(5)设置,后轴承箱(2)靠近后一个低压缸(6)设置,转子整体(8)依次设置在前轴承箱(1)、高中压合缸(5)、第一低压缸(6)、第二低压缸(7)和后轴承箱(2)内,高中压合缸(5)的两侧分别各设有一个高压主汽调节联合阀(3)和一个中压再热调节联合阀(4),高压主汽调节联合阀(3)的进汽端与锅炉过热器连通,高压主汽调节联合阀(3)的出汽端与高中压合缸(5)的主蒸汽进汽口连接,中压再热调节联合阀(4)的进汽端与锅炉再热器连通,中压再热调节联合阀(4)的出汽端与高中压合缸(5)的再热蒸汽进汽口连通,高中压合缸(5)通过连通管(9)分别与第一低压缸(6)和第二低压缸(7)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三缸四排汽H级二拖一联合循环汽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主汽调节联合阀(3)通过两个高压进汽导气管(10)与高中压合缸(5)连通,一个高压进汽导气管(10)与高中压合缸(5)的顶部连通,另一个高压进汽导气管(10)与高中压合缸(5)的底部连通,中压再热调节联合阀(4)通过两个中压进汽导气管(11)与高中压合缸(5)连通,一个中压进汽导气管(11)与高中压合缸(5)的顶部连通,另一个中压进汽导气管(11)与高中压合缸(5)的底部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三缸四排汽H级二拖一联合循环汽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9)的进汽端与高中压合缸(5)的后侧连接,连通管(9)的出汽端分别与第一低压缸(6)的中部和第二低压缸(7)的中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三缸四排汽H级二拖一联合循环汽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高中压合缸(5)包括高中压合缸外缸(12)、高中压合缸内缸(13)、高压通流(14)、中压通流(15)、高压进汽蜗壳(16)和中压进汽蜗壳(17),高中压外缸(12)设置在高中压内缸(13)的外侧,高中压内缸(13)与转子整体(8)之间由先至后依次设有高压通流(14)和中压通流(15),高中压合缸内缸(13)的中部设有高压进汽蜗壳(16)和中压进汽蜗壳(17),高压进汽蜗壳(16)设置在靠近高压通流(14)的一侧且与高压进汽导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龙洋李功文孙嘉刘瑶李文超黄智敏张世伟樊晓溪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