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底泥原位治理的折叠防溢深度曝气及注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2414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底泥原位治理的折叠防溢深度曝气及注液装置,由顶部连接管、伞形开合装置骨架、蒙皮材料和圆柱形曝气/注液头组成,并对圆柱形曝气/注液头进行开孔,其中上半部开孔少,而下半部开孔多。工作时,由于下半部开孔比上半部开孔多阻力小,且伞形开合装置骨架和蒙皮材料打开贴合在底泥形成顶部气顶压力或者液顶压力防止气体或者液体进一步往外流窜,从而可以使气体或者液体在深度目标层扩散。非工作时,将伞形开合装置骨架和蒙皮材料收合以减少体积便于储存和运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底泥原位治理的折叠防溢深度曝气及注液装置
本技术涉及底泥原位治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折叠防溢的深度曝气及注液装置。
技术介绍
城市河流、湖、塘出现黑臭,已成为我国许多大、中城市共同存在的污染问题,严重影响居民生活、城市形象和生态环境。而河流、湖、塘中的沉积物底泥由于多年积累往往成为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且在水底厌氧环境下很容易发生厌氧反应而加剧向水体中释放污染物从而导致黑臭的产生。因此对黑臭底泥的治理对于消除黑臭尤为关键。目前常用的手段主要有物理清淤等,但由于清淤工程量巨大造成投资高工期长等缺点,且清淤出来的底泥还需要另外进行处理,因此可以通过曝气或者注入药液的方式对黑臭底泥进行原位处理。但在黑臭底泥进行原位曝气或者注液时,气/液一定会向阻力小的大通道流动。比如由于底泥表层比深层松散,曝气或者注液时气/液大部分都会优先进入表层而不会进入深层。同时就算是曝气/注液头插入底泥一定深度,但是与底泥接触的边缘仍然会存在一些空隙,在曝气或者注液时,气/液仍会沿着空隙直接往上进入了水体而不是进入底泥。因此为了避免无效损失,需要在曝气或者注液时使气/液尽可能的往深度目标层均匀的扩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底泥原位治理进行曝气或者注液时使气/液尽可能的往深度目标层均匀扩散的装置。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将曝气/注液头上半部开孔少点,下半部开孔多点,下半部开孔多这样曝气或者注液时就会空隙大而阻力小,从而可以使气/液在深度目标层扩散。同时曝气/注液头顶部做个可以开合的蒙布,工作时蒙布打开,这样工作时可以在顶部形成气顶/液顶的压力,防止气/液从曝气/注液头与底泥接触的边缘空隙流窜,减少无效损失。在非工作时把蒙布收合以减少体积便于储存和运输。同时多个装置可以并联使用提高曝气/注液面积和效率。本技术由顶部连接管、伞形开合装置骨架、蒙皮材料和圆柱形曝气/注液头组成,并对圆柱形曝气/注液头进行开孔,其中上半部开孔少,而下半部开孔多。工作时,将顶部连接管连接在曝气机或者注液泵上,将伞形开合装置骨架和蒙皮材料张开,然后将圆柱形曝气/注液头插入底泥;同时多个装置可以并联使用以提高曝气/注液面积和效率。非工作时,将伞形开合装置骨架和蒙皮材料收合以减少体积便于储存和运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提供一种在底泥原位治理进行曝气或者注液时使气/液尽可能的往深度目标层均匀扩散的装置。本技术的伞形开合装置骨架和蒙皮材料贴合在底泥顶部,同时由于圆柱形曝气/注液头下半部开孔比上半部开孔多,所以阻力小,从而可以使气体或者液体在深度目标层扩散。且一开始曝气或者注液时,气体或者液体除了进入底泥外,还会有少量的气体或者液体会进入顶部的蒙皮材料处,聚集后就会形成气顶压力或者液顶压力防止气体或者液体进一步往外流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在工作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在非工作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在工作时的安装示意图。图中:顶部连接管1、伞形开合装置骨架2、蒙皮材料3、圆柱形曝气/注液4、上半部开孔5、下半部开孔6。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如图1-图3所示,装置由1顶部连接管、2伞形开合装置骨架、3蒙皮材料和4圆柱形曝气/注液头组成,对4圆柱形曝气/注液头进行开孔,其中5上半部开孔少,而6下半部开孔多。工作时,将1顶部连接管连接在曝气机或者注液泵上,将2伞形开合装置骨架和3蒙皮材料张开,然后将4圆柱形曝气/注液头插入底泥,这样2伞形开合装置骨架和3蒙皮材料贴合在底泥顶部。由于6下半部开孔比5上半部开孔多,所以阻力小,从而可以使气体或者液体在深度目标层扩散。且一开始曝气或者注液时,气体或者液体除了进入底泥外,还会有少量的气体或者液体会进入顶部的3蒙皮材料处,聚集后就会形成气顶压力或者液顶压力防止气体或者液体进一步往外流窜。同时多个装置可以并联使用提高曝气/注液面积和效率。非工作时,将2伞形开合装置骨架和3蒙皮材料收合以减少体积便于储存和运输。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用于底泥原位治理的折叠防溢深度曝气及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装置由顶部连接管、伞形开合装置骨架、蒙皮材料和圆柱形曝气/注液头组成,并对圆柱形曝气/注液头进行开孔,其中上半部开孔少,而下半部开孔多。/n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底泥原位治理的折叠防溢深度曝气及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装置由顶部连接管、伞形开合装置骨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昌桥李卫乐吴小中吴子君段立安
申请(专利权)人:微米环创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