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心型模块化填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64966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6: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夹心型模块化填料装置。将装置设计成可以多个堆叠和快速铺装的模块化形式,可以通过装置预留的空心柱对多个装置进行固定以强化堆叠和铺装结构。每个模块装置主要分为上下两部分,上下两部分主要填装不同的填料,其中上半部分主要是填装脱氮填料,下半部分主要填装除磷填料;同时上半部分主要采取镂空处理方便填料接触水体,下半部分除底部主要镂空外其它是密闭状态,而且下半部分内部还有一层封闭的挡板,分出内圈和环绕的外圈,除磷填料装填在内圈,环绕的外圈继续装填脱氮填料。该装置将造成长藻的除磷填料放置在装置内部,周围装填不会长藻的脱氮填料形成包裹,并在封闭挡板下彻底避免光照,从而防止吸附富集磷的除磷填料长藻。吸附富集磷的除磷填料长藻。吸附富集磷的除磷填料长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夹心型模块化填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水环境治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夹心型模块化填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城市河流、湖、塘出现黑臭,已成为我国许多大、中城市共同存在的污染问题,严重影响居民生活、城市形象和生态环境。在水环境治理中使用填料往往能够有效的脱氮除磷,但是填料特别是除磷填料在吸附去除水体中的磷的时候,常常也是将磷富集在填料里,因此随着一段时间后,除磷填料往往会比什么都不加的更容易长藻从而造成负效应。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夹心型模块化填料装置。
[0004]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将装置设计成可以多个堆叠和快速铺装的模块化形式,可以通过装置预留的空心柱对多个装置进行固定以强化堆叠和铺装结构。每个模块装置主要分为上下两部分,上下两部分主要填装不同的填料,其中上半部分主要是填装脱氮填料,下半部分主要填装除磷填料;同时上半部分主要采取镂空处理方便填料接触水体,下半部分除底部主要镂空外其它是密闭状态,而且下半部分内部还有一层封闭的挡板,分出内圈和环绕的外圈,除磷填料装填在内圈,环绕的外圈继续装填脱氮填料。
[000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提供一种夹心型模块化填料装置。将造成长藻的除磷填料放置在装置内部,周围装填不会长藻的脱氮填料形成包裹,并在封闭挡板下彻底避免光照从而防止长藻。同时模块化形式更利于填料的快速堆叠和铺装。
附图说明
[0006]本说明书包括以下附图,所示内容分别是:
[0007]图1是本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
>[0008]图2是本技术左视结构示意图
[0009]图3是本技术A

A

上半部分仰视结构示意图
[0010]图4是本技术A

A

下半部分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1]图5是b

b

(含上下两部分)之间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2]图中标记为:
[0013]1、空心柱,2、封闭挡板,3、下半部分环绕外圈,4、下半部分内圈,5、上半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0015]如图1~图5所示,将装置设计成可以多个堆叠和快速铺装的模块化形式,可以通过装置预留的1空心柱对多个装置进行固定以强化堆叠和铺装结构。每个模块装置主要分
为上下两部分,同时上半部分主要采取镂空处理方便填料接触水体,下半部分除底部主要镂空外其它是密闭状态,而且下半部分内部还有一层2封闭挡板,分出3环绕外圈和4内圈,除磷填料装填在4内圈,3环绕外圈装填脱氮填料。同时在5上半部分中装填装脱氮填料。
[0016]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夹心型模块化填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模块装置主要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主要采取镂空处理方便填料接触水体,下半部分除底部主要镂空外其它是密闭状态,而且下半部分内部还有一层封闭的挡板,分出内圈和环绕的外圈,每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昌桥屈曼丽李卫乐吴小中高坪
申请(专利权)人:微米环创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