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理水污染的生物填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92612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理水污染的生物填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混合菌体;混合菌体由芬式纤维微菌DSM 16025的菌体、反硝化卓贝尔市菌DSM 19707的菌体和Olearicoccumamyloliquefacium99B CGMCC No.20523的菌体组成;(2)将混合菌体和硅藻土混合,得到菌粉;(3)将砾石置于水玻璃溶液中浸泡;之后将浸泡过的砾石和菌粉混合,得到生物填料。实验证明,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生物填料处理人工污水,COD去除率显著增加。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生物填料可以治理水污染,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治理水污染的生物填料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理水污染的生物填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发酵生产菌液的残余培养基中含有大量的氮碳磷污染物,如果将菌液直接用于水环境治理,相当于又额外的引入外源污染物,因此需要对残余培养基进行去除后再使用。人工湿地或者生态浮岛等水环境治理设施中往往需要用到填料和/或固体菌剂。常规的固体菌剂不仅残留大量培养基的污染物,而且容易在水环境中迅速流失。因此,急需制备一种可用于湿地或生态浮岛的生物填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制备一种生物填料,用于治理水污染。本专利技术首先保护一种用于治理水污染的生物填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混合菌体;混合菌体由芬式纤维微菌(Cellulosimicrobiumfunkei)DSM16025的菌体、反硝化卓贝尔市菌(Zobellelladenitrificans)DSM19707的菌体和Olearicoccumamyloliquefacium99BCGMCCNo.20523的菌体组成;(2)完成步骤(1)后,将混合菌体溶液和硅藻土或高岭土混合,得到菌粉;(3)将填料置于水玻璃中浸泡;之后将浸泡过的填料和步骤(2)得到的菌粉混合,得到生物填料;填料为砾石、沸石或陶粒。所述步骤(1)中,混合菌体中芬式纤维微菌(Cellulosimicrobiumfunkei)DSM16025的菌体、反硝化卓贝尔市菌(Zobellelladenitrificans)DSM19707的菌体和Olearicoccumamyloliquefacium99BCGMCCNo.20523的菌体的比例可为1:(0.8-1.2):(0.8-1.2)(如1:(0.8-1.0):(0.8-1.0)、1:(1.0-1.2):(1.0-1.2)、1:0.8:0.8、1:1.2:1.2、1:1:1)。所述步骤(2)中,混合菌体溶液可为生理盐水重悬混合菌体获得。所述步骤(2)中,混合菌体溶液中,生理盐水和混合菌体的比例可为4-6ml:50×109cfu(如4-5ml:50×109cfu、5-6ml:50×109cfu、4ml:50×109cfu、5ml:50×109cfu或6ml:50×109cfu)。所述步骤(2)中,菌粉中混合菌体和硅藻土或高岭土的比例可为50×109cfu:20-30g(如50×109cfu:20-25g、50×109cfu:25-30g、50×109cfu:20g、50×109cfu:25g、50×109cfu:30g)。上述任一所述方法制备的生物填料中,生理盐水、混合菌体、硅藻土或高岭土、填料的比例可为4-6ml:50×109cfu:20-30g:120-130g(如4ml:50×109cfu:20g:120g、6ml:50×109cfu:30g:130g或5ml:50×109cfu:25g:125g)。采用上述任一所述的方法制备的生物填料也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采用上述任一所述的方法制备的生物填料在治理水污染中的应用也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上述应用中,向污染的水中加入采用上述任一所述的方法制备的生物填料,之后常温处理,即可治理水污染。上述任一所述混合菌体在治理水污染中的应用也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上述任一所述混合菌体在制备用于治理水污染的生物填料中的应用也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上述应用中,向污染的水中加入上述任一所述混合菌体,之后常温处理,即可治理水污染。加入上述任一所述混合菌体的形式可为加入上述任一所述生物填料。人工湿地或者生态浮岛等水环境治理设施中往往需要用到填料。因此,采用上述任一所述的方法制备的生物填料可用于湿地或生态浮岛。上述任一所述混合菌体也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验证明,向污水中加入本专利技术制备的生物填料,室温静置7d后,COD去除率显著降低。由此可见,本专利技术制备的生物填料可以治理水污染,用于湿地或生态浮岛。本专利技术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保藏说明拉丁名:Olearicoccumamyloliquefacium菌株编号:99B保藏机构: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机构简称:CGMCC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日期:2020年8月11日保藏中心登记入册编号:CGMCCNo.20523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中步骤二的结果(从左至右依次为菌粉B、砾石和生物填料B)。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给出的实施例仅为了阐明本专利技术,而不是为了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以下提供的实施例可作为本
普通技术人员进行进一步改进的指南,并不以任何方式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下述实施例中,芬式纤维微菌(Cellulosimicrobiumfunkei)DSM16025(以下简称芬式纤维微菌)和反硝化卓贝尔市菌(Zobellelladenitrificans)DSM19707(以下简称反硝化卓贝尔市菌)均为德国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的产品。下述实施例中,Olearicoccumamyloliquefacium99BCGMCCNo.20523(以下简称菌株99B)已在中国专利技术专利文献CN112226388B中公开。下述实施例中,发酵培养基的溶质及其浓度为葡萄糖20g/L、氯化钠5g/L、硫酸镁0.2g/L、硫酸铵1g/L、硝酸钠2g/L、磷酸氢二钾10g/L、磷酸二氢钾5g/L和酵母膏2g/L,溶剂为水,pH自然。实施例、生物填料的制备及其在治理水污染中的应用一、生物填料A的制备1、向发酵培养基中接种芬式纤维微菌,常规培养,得到菌液浓度为109cfu/ml的芬式纤维微菌菌液。2、向发酵培养基中接种反硝化卓贝尔市菌,常规培养,得到菌液浓度为109cfu/ml的反硝化卓贝尔市菌菌液。3、将1体积份芬式纤维微菌菌液和1体积份反硝化卓贝尔市菌菌液混合,得到混合菌液A。4、取50ml混合菌液A,5000rpm离心5min,收集菌体;之后将所述菌体用5ml生理盐水重悬,再加入25g硅藻土,混合,得到菌粉A。5、将125g砾石(直径为3-5mm)置于水玻璃(即液体硅酸钠,具体为欧联弘达(北京)工贸有限公司的产品)中浸泡5min,之后将浸泡过的砾石和菌粉A充分混合(目的为使菌粉粘在砾石表面),晾干,得到生物填料A。二、生物填料B的制备1、向发酵培养基中接种芬式纤维微菌,常规培养,得到菌液浓度为109cfu/ml的芬式纤维微菌菌液。2、向发酵培养基中接种反硝化卓贝尔市菌,常规培养,得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治理水污染的生物填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n(1)制备混合菌体;混合菌体由芬式纤维微菌(Cellulosimicrobiumfunkei)DSM 16025的菌体、反硝化卓贝尔市菌(Zobellelladenitrificans)DSM 19707的菌体和Olearicoccumamyloliquefacium99B CGMCC No.20523的菌体组成;/n(2)完成步骤(1)后,将混合菌体溶液和硅藻土或高岭土混合,得到菌粉;/n(3)将填料置于水玻璃中浸泡;之后将浸泡过的填料和步骤(2)得到的菌粉混合,得到生物填料;/n填料为砾石、沸石或陶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治理水污染的生物填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混合菌体;混合菌体由芬式纤维微菌(Cellulosimicrobiumfunkei)DSM16025的菌体、反硝化卓贝尔市菌(Zobellelladenitrificans)DSM19707的菌体和Olearicoccumamyloliquefacium99BCGMCCNo.20523的菌体组成;
(2)完成步骤(1)后,将混合菌体溶液和硅藻土或高岭土混合,得到菌粉;
(3)将填料置于水玻璃中浸泡;之后将浸泡过的填料和步骤(2)得到的菌粉混合,得到生物填料;
填料为砾石、沸石或陶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混合菌体中芬式纤维微菌(Cellulosimicrobiumfunkei)DSM16025的菌体、反硝化卓贝尔市菌(Zobellelladenitrificans)DSM19707的菌体和Olearicoccumamyloliquefacium99BCGMCCNo....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昌桥吴子君屈曼丽
申请(专利权)人:微米环创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