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源头-传输-末端措施的城市产业集中区降雨径流水量水质控制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城市面源污染防控领域,特别是用于城市产业集中区的降雨径流污染净化系统。
技术介绍
城市面源污染是目前影响城市水环境的重要污染来源,而降雨径流污染是城市面源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是城市下垫面上沉积各类污染物在降雨径流的淋洗和冲刷作用下,随径流排入收纳水体产生的污染,具有来源广、分布随机、难以控制的特点。另一方面,城市工业区由于生产、服务活动集中,污染物种类多、负荷高、重金属污染物明显,且初始冲刷效应突出,又由于产业集中区内部用地结构相对单一,致使降雨径流污染对其水环境带来的影响更为突出。随着新型雨洪管理措施理念的发展,利用各类雨洪管理措施对城市降雨径流总量、峰值及污染物负荷进行调控的实践越来越多,但目前采用的较多的措施大多集中在绿色屋顶、透水铺装、雨水桶、雨水花园等源头削减措施,而城市产业集中区较大的建筑面积、较少的平屋顶和较高的不透水率,使得仅依靠源头管理措施对降雨径流污染进行管控难度较大。经检索,现有技术已有相关的申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成源头-传输-末端措施的城市产业集中区降雨径流水量水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截留系统、处理系统、传输系统和受纳水体;所述截留系统包括绿色屋顶,处理系统包括生物滞留设施和湿式滞留池,传输系统包括植草沟、雨水管网A;所述截留系统、生物滞留设施、植草沟依次相连通,所述生物滞留设施、植草沟出水端分别与水管网A的进水端连通,所述雨水管网A的出水端与湿式滞留池进水端连通,湿式滞留池出水端与受纳水体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源头-传输-末端措施的城市产业集中区降雨径流水量水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截留系统、处理系统、传输系统和受纳水体;所述截留系统包括绿色屋顶,处理系统包括生物滞留设施和湿式滞留池,传输系统包括植草沟、雨水管网A;所述截留系统、生物滞留设施、植草沟依次相连通,所述生物滞留设施、植草沟出水端分别与水管网A的进水端连通,所述雨水管网A的出水端与湿式滞留池进水端连通,湿式滞留池出水端与受纳水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源头-传输-末端措施的城市产业集中区降雨径流水量水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系统还包括干式滞留池,所述干式滞留池与截留系统连通或不相连通;传输系统还包括雨水管网B;所述干式滞留池出水端分别与雨水管网B进水端连通,雨水管网B出水端与湿式滞留池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集成源头-传输-末端措施的城市产业集中区降雨径流水量水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绿色屋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植被层、种植层、过滤层、排水层、隔根层和防水层;和/或生物滞留设施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植被层、滞水层和排水层,和/或所述植草沟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植被层、滞水层和排水层;和/或所述湿式滞留池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植被层、保护层和过滤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源头-传输-末端措施的城市产业集中区降雨径流水量水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截留系统还包括雨水桶,所述雨水桶进水端与绿色屋顶的出水端相连接或不连接;所述雨水桶出水端与生物滞留设施进水端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成源头-传输-末端措施的城市产业集中区降雨径流水量水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