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河道治理的生物滞留床
本申请涉及生物滞留设施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河道治理的生物滞留床。
技术介绍
河道治理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包括对雨水的治理,传统模式下河道旁的雨水被直接导流至河道内,由于降雨初期,雨水中溶解了空气中的大量污染性气体,降落到地面后,雨水对地面进行冲刷进而包含了更多的污染性物质,被污染的雨水直接被排放进入河道中,不有利于对河道水资源的保护,常见的河道旁处理雨水的装置包括生物滞留床。生物滞留床是指通过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系统储存、渗透和净化雨水的设施,常见的生物滞留床包括床体,床体内包括各种用于过滤雨水的填充层,填充层内插设有溢流井,溢流井的上开口伸出填充层,溢流井圆周侧壁靠近下端的位置与穿孔排水管固定连通;当填充层上表面积累雨水的水平面高于溢流井的上表面时,雨水会通过溢流井流入穿孔排水管,进而缓解排水压力。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申请人认为在溢流井的使用过程中,由于雨水的流入,溢流井的底部会积攒较多的泥沙等杂物,由于泥沙等杂物沉积在溢流井的底部,操作人员清理泥沙等杂物时只能通过使用工具将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河道治理的生物滞留床,包括床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1)内从上至下依次包括蓄水层(11)、植土层(12)、人工填料层(13)以及砾石层(14),床体(1)内设置有溢流井(2)以及穿孔排水管(6),溢流井(2)的开口处位于蓄水层(11)内且低于蓄水层(11)的最大高度,溢流井(2)竖直设置且溢流管(3)下端位于砾石层(14)内,溢流井(2)圆周侧壁靠近下端的位置与穿孔排水管(6)固定连通,穿孔排水管(6)背离溢流井(2)的一端伸出床体(1)向靠近河道(7)的方向延伸,溢流井(2)内套设有溢流管(3),溢流管(3)与溢流井(2)为滑动连接,且穿孔排水管(6)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河道治理的生物滞留床,包括床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1)内从上至下依次包括蓄水层(11)、植土层(12)、人工填料层(13)以及砾石层(14),床体(1)内设置有溢流井(2)以及穿孔排水管(6),溢流井(2)的开口处位于蓄水层(11)内且低于蓄水层(11)的最大高度,溢流井(2)竖直设置且溢流管(3)下端位于砾石层(14)内,溢流井(2)圆周侧壁靠近下端的位置与穿孔排水管(6)固定连通,穿孔排水管(6)背离溢流井(2)的一端伸出床体(1)向靠近河道(7)的方向延伸,溢流井(2)内套设有溢流管(3),溢流管(3)与溢流井(2)为滑动连接,且穿孔排水管(6)靠近溢流井(2)的一端穿过溢流井(2)的圆周侧壁与溢流管(3)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河道治理的生物滞留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井(2)的内壁开设有滑槽(21),溢流管(3)外壁相对于滑槽(21)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滑块(31),滑块(31)与滑槽(21)为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河道治理的生物滞留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管(3)底部开设有清污口(34),清污口(34)相对的内壁开设有滑移槽(341),清污口(34)内滑动连接有滑移门(35),滑移门(35)侧壁正对滑移槽(341)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滑移条(351),滑移条(351)与滑移槽(341)为滑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河道治理的生物滞留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井(2)上表面盖设有集污筐(4),集污筐(4)包括支撑边(42)以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玉,孙长双,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巨昌水利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