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楼层电站式无接触电梯轿厢供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2309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轿厢供电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楼层电站式无接触电梯轿厢供电装置,包括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外界盒,所述第一套筒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原边电缆套筒,所述第一套筒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外部连接块,所述第一套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贯穿于第一套筒并延伸至第一套筒内部的连接线。该楼层电站式无接触电梯轿厢供电装置,通过设置将从电网中得到的工频电压整流变换成高频电压,再通过主耦合磁和副耦合磁的运行,实现无接触供电,避免了传统的电梯铺设大量电缆的麻烦;同时馈电反馈机制提高系统运行的精确度和稳定性,设置保护电路来提高了系统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楼层电站式无接触电梯轿厢供电装置
本技术涉及轿厢供电装置
,具体为一种楼层电站式无接触电梯轿厢供电装置。
技术介绍
供电,是指将电能通过输配电装置安全、可靠、连续、合格的销售给广大电力客户,满足广大客户经济建设和生活用电的需要;供电机构有供电局和供电公司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事物的安全性和便捷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前的楼层电站式供电装置为电线供电,导致人们在使用时电梯电线过多,从而影响电梯的运行,故而提出了一种楼层电站式无接触电梯轿厢供电装置来解决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楼层电站式无接触电梯轿厢供电装置,具备无接触电梯轿厢供电,减少电梯电线的量等优点,解决了电梯电线过多,从而影响电梯的运行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无接触电梯轿厢供电,减少电梯电线的量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楼层电站式无接触电梯轿厢供电装置,包括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外界盒,所述第一套筒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楼层电站式无接触电梯轿厢供电装置,包括第一套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筒(1)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第二套筒(2),所述第二套筒(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外界盒(3),所述第一套筒(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原边电缆套筒(4),所述第一套筒(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外部连接块(5),所述第一套筒(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贯穿于第一套筒(1)并延伸至第一套筒(1)内部的连接线(6),所述第一套筒(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9),所述连接块(9)的底部且位于第一套筒(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与连接线(6)连通的主耦合磁(7),所述第二套筒(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副耦合磁(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楼层电站式无接触电梯轿厢供电装置,包括第一套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筒(1)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第二套筒(2),所述第二套筒(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外界盒(3),所述第一套筒(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原边电缆套筒(4),所述第一套筒(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外部连接块(5),所述第一套筒(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贯穿于第一套筒(1)并延伸至第一套筒(1)内部的连接线(6),所述第一套筒(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9),所述连接块(9)的底部且位于第一套筒(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与连接线(6)连通的主耦合磁(7),所述第二套筒(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副耦合磁(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楼层电站式无接触电梯轿厢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筒(1)为圆形环装,且第一套筒(1)的顶部开设有数量为两个的线孔,且第一套筒(1)的底部开设有卡接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楼层电站式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瑞田家路郭天华
申请(专利权)人:大麦智能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